5、VS北条氏康、武田信玄
永禄3年(1560)——永禄4年(1561)
长尾家的悲愿?为救援椎名康胤首次出兵越中
位于越后西部的越中国,与长尾家素有渊源。景虎的祖父能景便是在越中征讨一向一揆时战死。之后,能景之子为景认定,其父之死与守护代神保氏脱不开干系,因此接受了守护畠山氏安定北陆的邀请,出兵讨伐神保氏。
永禄三年(1560)三月,景虎首次出兵越中。景虎原打算出兵信浓。但在此时,因越中的神保氏和椎名氏对立逐渐加深,支配越中中部的神保氏勾搭上了武田信玄。鉴于景虎出兵信浓前,无法坐视信玄在背后煽动,故此他先向越中派遣使者,斡旋越中两家和睦。
但是,由于神保家中出现了“佞人”,和睦没多久就宣告破裂。所谓的“佞人”即神保家中的亲武田派。针对此事,景虎道:“这样下去,椎名家会灭亡。”因而高度警惕起来,并于三月二十六日出阵越中。
三月晦日夜,景虎进军之时,神保长职舍弃富山城(富山县富山市),逃往西边的增山城。增山城地处险要,还有神保方重兵把守。因而,担任景虎方先锋的越中部队屡攻不下,无奈只得改为在远处布阵包围。此时,景虎亲率部队跨过“大河切所”,逼近增山城,竟吓得神保长职丢盔卸甲,当夜便弃城而逃。
景虎对放跑了神保长职之事感到十分可惜,随后便将此事告知了常陆的佐竹义昭派至军中的使者,并宣告了下一步将向信浓出兵的意图。
景虎为何而行动?在这封给佐竹义昭的书信中,可以看到经常被用来解释景虎行动的句子:“在所有事情上,我景虎,不会因个人好恶而动用武力,只会根据道理来决定支持哪一方。”人们将景虎亦即上杉谦信称为“义之武将”,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这句话,如此说并不为过。之后,这段话在不知不觉中脱离原本的语境独立传播,并且不断地被演绎和丰富,最终强化了上杉谦信这所谓的“义之武将”形象。
但是,纵览全文的话,会发现这句话讲的是能州之事。笔者推测,因为神保氏是守护畠山氏任命的越中守护代,恐怕是因畠山氏斡旋,景虎才中断军事行动。换言之,景虎中断对神保氏的进攻,是因为他不能无视与自己处于友好关系的能登畠山氏的意愿。
此外,曾宣言仅依据道理,不问对象都要帮助的景虎,心里逐渐浮现出一个出兵关东的计划。然而比起关东,出兵信浓是更为优先的目标。为此,他需要一个说得过去的借口。于是,当佐竹氏特地从常陆派使者远赴越中军营时,景虎便顺势向佐竹及关东诸将做了这番表态,这或许是当时情势下的不得已而为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