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尾景虎登场,继承断绝的古志长尾氏
虎千代被托付给春日山城的林泉寺,据说是在他七岁那年,即天文五年(1536)。林泉寺是长尾能景(虎千代的祖父)为追悼亡父重景,于明应六年(1497)建立的曹洞宗寺院。开山祖师昙英惠应,乃是从上野国白井(群马县涩川市)双林寺请迎请而来。虎千代入寺时,住持为天室光育,虎千代在他门下苦修六年。
江户时代编纂的《北越太平记》等书籍有提到,比起修行,虎千代对武艺更感兴趣。书中提到:“常常集结数十个寺庙附近的孩子,砍下竹子树木,仿制成铁炮、枪、长刀、太刀、刀等兵器,先量其长短,据此思考实战中的利弊,然后以此决定战争游戏的胜负。”另外,相传虎千代还曾热衷于攻城模型,该模型一间(日本长度单位)大小,呈现正方形样式,由城堡和人偶构成。多年以后,上杉景胜将这个模型赠予了武田胜赖的嫡男信胜。如今,虽有一套名为“行伍”的微缩模型留存于世,但无法确定它是否就是当年的那套。
据说最终,天室光育认为虎千代与其出家为僧,不如走武家之路,遂将其送返春日山城。
天文十一年,在长尾为景去世的次年,守护上杉定实向长尾晴景提交起请文,宣告退出政坛。但因为没有男子可以继承,所以希望从陆奥伊达氏那迎来养子。
但是,由于为景的死和伊达家的内乱(洞之乱),养子一事受到挫折。同时,围绕着伊达家的入嗣问题,越后内部发生对立,再加上为景的死,动摇了府中政权的基盘。
而原本寄养于春日山城下林泉寺的虎千代,就在此时被迎回城中还俗。元服后,得名长尾平三景虎。
不久,景虎便奉兄长晴景之命前往古志郡。然后,景虎第一次进入古志郡栃尾城(新潟县长冈市)的时间,最晚可推测为在天文十二年八月。那时景虎十四岁。
古志郡原是古志长尾一族的势力范围。一般认为,古志长尾家因无嗣而断绝,景虎继承了其名号。恐怕景虎入主古志郡之时,古志长尾家已凋敝殆尽,只剩末代当主房景之遗孀光室妙智了吧。
栃尾城建在标高220米有余的鹤城山上,城北一带壕沟密布,足见当时对这一方向来敌的严密防范。
不久,邻近的敌对势力因轻视景虎年少,开始在栃尾地区修筑寨栅以向其施加压力。
为此,晴景对栃尾城主本庄实乃下令,表示栃尾一带的事务需与诸将合议决策。此时的晴景本人似乎已染病,他写信向本庄传达:“我始终未曾怠慢治疗,料想不日即可痊愈,无需担忧。”并于附言中写道:“景虎将于近日出阵,获胜指日可待。”可见景虎即将从栃尾出阵的消息已报至春日山。此次栃尾城攻防战,是现存史料记载的景虎初战。
关于这次战斗,景虎本人也在后来的书信中留下记述,但是完全没提及对于敌人的身份以及详细战况。只写了:“近邻各郡的敌人,从四面八方进逼栃尾,抢占地利,筑起堡垒,有时还会发动出乎意料的军事行动。”并自夸自己在各处的战斗中均取得胜利,讨伐的凶徒不计其数。
晚年的长尾为景在行军途中突然返回。此事推测是因上杉定实向伊达氏联络,想收伊达时宗丸为养子,导致反对此事的中、下越地方势力直接对府中政权采取敌对行动。但可惜的是,现在并不能从史料上找到关于敌对者的详细信息。
九月二十日,景虎向本成寺(新潟县三条市)给予安堵。本成寺的僧侣一直保存着景虎祖先实景的印章。景虎得知此事后,称赞其行为可嘉,随即颁发安堵状表示:父亲为景以前捐献给该寺的土地,将永远予以安堵。值得一提的是,在《本成寺文书》中,不仅保存了文安元年(1444 年)由上杉房朝发出的文书及其花押,还有盖有长尾实景印章的文书,这大概就是景虎当时所见到的印章吧。
想必当时,本成寺亲眼目睹了从栃尾城出击的景虎,声势日益壮大,便带着保存着的长尾家印章前往求见,请求继续保持寺领吧。景虎发给寺院神社的文书中,除了给本成寺的安堵状外,还有一份把土地捐给守门大明神(新潟县三条市)的文书也留存至今。这些寺院神社全都位于栃尾城的北面,也就是说,围绕栃尾边境的攻防到此时已可视为大局已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