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阴阳师吧 关注:5,338,801贴子:66,865,812
  • 5回复贴,共1

【御魂故事】阴阳师进入魂主时代!开个贴扒一下新御魂的背景故事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IP属地:黑龙江来自iPhone客户端1楼2025-08-20 09:05回复
    第一个:尘冢
    尘冢的原型是一种付丧神尘冢怪王,由堆积的尘土幻化而成,记载于江户时代妖怪画师鸟山石燕的《百器徒然袋》(图2),其中一幅描画其为打开唐柜的鬼的形象。(图3)
    鸟山石燕配文解释:”夫森罗万象,凡有形者,无不有长。尚麟为兽之长,凤为鸟之长,尘冢怪王即尘积所生山姥之长。”
    背景故事:
    如果尘土一直堆积就会幻化成一种叫尘冢怪王的妖怪,有的人说这个妖怪性格很像山姥。有一年年末,肥后国鱼贯村的一个叫久兵卫的农民出门去买过年的年货,他买了砂糖、海带、魔芋等好多东西,驮在马背上往家里走去,走到一条山路上时,突然尘冢怪王立在马前,大声说道:“把东西留下,赶快走,不然把你的马也吃掉!”久兵卫拿起海带向他丢去,夺路而逃,尘冢怪王一口吞下海带,飞快追上,久兵卫一边逃命一边抓起食物丢去,很快就没有东西可投了,就在尘冢怪王快要抓住马后腿的时候,久兵卫灵机一动,取出袖兜里的烟草点燃向尘冢怪王丢去,尘冢怪王被熏得头昏脑涨,久兵卫借机逃走。
    与鸟山石燕的描画不同,阴阳师的御魂图标里尘冢是尘土化成黑衣忍者而非山鬼的形态。
    值得一提的是,尘冢怪王在不同作品中有截然不同寓意。
    《山姥》角色因心中执念无法成佛,不断在四季轮回的山中徘徊,化作山姥,其心中执念如云尘一般不断堆积,最终化作无法解脱的尘冢怪王之身。
    吉田兼好的《徒然草》第七十二段中记载:“又多又不难看的是书架上的书和垃圾堆里的垃圾。”,“尘冢”之意即是从中而来,指聚集垃圾、灰尘。但书中认为“尘冢”是好事,也许是由于没有聚集贪念的意思吧。
    现代解读中,尘冢怪王被赋予象征消费主义时代物质囤积的隐喻属性。


    IP属地:黑龙江来自iPhone客户端7楼2025-08-20 09:29
    回复
      2025-08-29 09:35:10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第二个:片叶之苇
      片叶之苇,日语称“かたばのあし”,属日本江户时代本所七不思议之一(图二),指生长在隅田川畔仅具单侧叶片的芦苇(图三),系民间传说中怨念的具象化符号。
      这是一个比较伤的故事。
      江户时代本所的附近住的美女阿驹为家附近的男子留藏所爱慕,他曾几次想要强行拥抱阿驹,阿驹却对他非常冷漠,最终激怒了留藏,追赶阿驹而出。
      他们一逃一追到了隅田川入口的驹止桥附近,留藏袭击了阿驹,砍下她的一手一脚,最终将尸身投入河中。
      在这之后驹止桥此侧的河岸都长满了茂盛的芦苇,却诡异的只长出半边的叶子,仿佛是阿驹的怨念在作祟一般。
      故事的尾声,留藏发狂而死,这即是片叶之苇的由来。
      御魂图标上的女子,只露一手,身后伴有芦苇,显然是阿驹的形象。


      IP属地:黑龙江来自iPhone客户端15楼2025-08-20 09:44
      收起回复
        第三个:夜啼石,又称夜泣石
        是日本的石头传说。在各地有各种夜泣石存在。大致来说,有会发出哭泣声或能让孩子停止在夜间哭泣的两种。日本各地皆有夜泣石的传说,其中以静冈县的小夜之中山夜泣石最有名,小夜之中山是被杀害者的灵魂附身石头,使其发出哭声,另外也有很多是石头自体发出怪音者。
        该传说收录于1776年日本画家鸟山石燕所著的妖怪画集《百鬼夜行》中。根据《百鬼夜行图鉴》记载,夜啼石白天与普通石块无异,夜间则发出呜呜哭声的声音。(图三)
        相传静冈县挂川市佐夜鹿有一个叫阿珠的女子刚刚死了丈夫,怀着身孕,去邻村借钱。晚上回家过山岭,遇上强盗持刀索财。阿珠求他宽恕,不得,受伤倒在石头上。强盗走了,阿珠将要生产,不停地呻吟,最后生下孩子抱着石头而死,孩子哭了很久,力量耗尽枯竭,突然母亲所抱的石头大声啼哭,附近的僧人听到过来,埋葬了这女子。这孩子被称为“记石”,长在僧寺。这石夜夜大哭个不停,怎么超度都没有用,十四载过,孩子从僧那里知道自己身世,对着石头跪拜不已,孩子到城里,受雇锻造铺。一天老师去别处,有个异乡来的的客人说:“请打好这刀,十四年前做过盗贼时,砍一个女人误中石头,缺刃成这样。”孩子听说,怒发冲冠也悲痛得大哭起来:“你还自己送上门来了!“拿着新磨好的刀暴跳而起,刀落客首。到后来,石头才不哭了。
        现在日本各地有不同的夜泣石,如千叶县市川市国府台里见公园中的夜泣石,据说在里见・北条的合战战死的里见广次之女前来吊念亡父之灵,因身心俱疲倚靠在石头后气绝,此后石头会发出哭泣声。
        以及长野县饭田市的夜泣石,据说是水害之时失去孩子,因此半夜会发出哭声。


        IP属地:黑龙江来自iPhone客户端20楼2025-08-20 10:02
        收起回复
          第四个:雨降
          雨降原型来自雨降小僧(日语:雨降小僧(雨降り小僧),是日本流传的妖怪之一。鸟山石燕将其收录于《今昔画图续百鬼》典籍。(图二)
          雨降小僧被定位为侍奉雨神的从属妖怪,其存在与农耕社会的祈雨文化紧密相关。据百鬼夜行典籍记载,该妖怪主要在降雨时现身荒野,负责执行具体降雨事务,而非独立掌控气象变化。
          民俗传说中雨降小僧保持着固定形象特征:头戴失去伞柄的破旧雨伞,这种特殊装束被认为具有聚集雨云的神秘效力。手持的提灯在部分传说版本中被解释为降雨量的象征物,灯光强弱预示降雨持续时间长短。其孩童外貌常被描绘为赤足行走、身着旧式和服,面部表情多呈现呆滞或忧郁状态,与职责带来的疲惫感形成意象关联。
          雨降小僧可以算是少数对人类很和善的妖怪。但如果以恶作剧的心态抢夺雨降小僧的雨伞并戴在头上。很有可能终身都拿不下戴在头上的雨伞哦。
          御魂图标的雨降与其说是小僧,不如说是雨降坊主,没有了传统形象里的孩童模样,手上的灯笼也替换成了明珠。


          IP属地:黑龙江来自iPhone客户端24楼2025-08-20 10:24
          回复
            第五个:油赤子
            油赤子载于鸟山石燕《今昔画图续百鬼》,别名油坊、姥火、宗源火等。可能是鸟山石燕原创的妖怪。其形象多为火球状,夜间飞入屋内化为婴儿形态舔食灯油,传说为卖油人因生前偷盗地藏油而受罚变成的亡灵妖怪,原型可能源自江户时代文献《诸国里人谈》记载的‘盗油之火’及比叡山‘油坊’怪火。鸟山石燕在画作中详细描绘了其在双层照明灯笼前偷油的场景。(图二)
            有关妖怪的书籍解释称,油赤子以火球的形态飞进家中,然后化为婴儿的形态舔舐灯里的油,再变成火球飞走。过去农户家中的灯笼一般比较简陋,而且烧的是鱼油,因此容易引猫儿来偷吃,远远看上去就像婴儿一样。这可能是油赤子的真实来源。
            背景故事:
            有一个卖油的人,他很贪心,总是在油里掺水,或者偷别人的油去卖。他这样做了很久,没有人发现他的诡计。有一天,他去了一个寺院,想要偷寺院里供奉在地藏菩萨前的灯油。他悄悄地走进了殿堂,拿出一个空瓶子,准备把灯油倒进去。就在这时,他听到了一个声音说:“你想做什么?”他吓了一跳,回头一看,原来是地藏菩萨的雕像在说话。他吓得跪在地上,求菩萨原谅他。菩萨说:“你既然知道错了,就不要再做这种事了。你要知道,油是很重要的东西,它可以照亮黑暗,也可以救济众生。你不但浪费了油,还欺骗了别人,这是很大的罪过。如果你再这样下去,你会受到报应的。”卖油人听了,心里觉得有点后悔,但也不太在意。他觉得菩萨只是吓唬他而已,他还是想继续赚钱。于是,他答应了菩萨的话,但心里却打定主意不改邪归正。第二天,卖油人又出去卖油了。他还是像以前一样,在油里掺水,或者偷别人的油。可是这一天,他遇到了很多麻烦。有些客人发现了他的诡计,骂他骗子,还打了他一顿。有些客人不知道他的诡计,买了他的油回家后发现油不能点燃,或者很快就烧完了。于是,他们都气愤地找到卖油人,要求退钱或者换货。卖油人无法应付这些客人,只好跑掉。可是跑到半路上,他突然感觉胸口一阵剧痛,就像有什么东西在撕扯他的心脏一样。他捂住胸口,倒在地上。就在这时,他看到了一个火球从天而降,直奔他而来。火球越来越大,越来越亮,最后把卖油人整个吞没了。从那以后,在那个地方就常常出现一个火球,在夜晚飞来飞去。有些人看到火球变成了一个胖胖的小孩子,在舔别人家里的灯油。有些人听到火球发出了哭声或笑声。有些人甚至闻到火球散发出一股油腻的气味。这个火球就是卖油人死后变成的油赤子,他因为贪婪而受到了报应,永远不能安息。
            御魂图标里的油赤字是个小孩模样,有老鼠的耳朵,应该是融合了中国民谣故事《小老鼠上灯台》的形象创作。


            IP属地:黑龙江来自iPhone客户端25楼2025-08-20 10:36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