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服吧 关注:1,390,257贴子:14,655,608

为什么中国南方人和东南亚一些地方的人自称炎帝子孙?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比如越南,自称炎帝神农氏的子孙。






IP属地:四川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5-03-15 18:28回复
    大家只知道赵佗率领秦朝大军,建立了南越国。
    实际南越国之前,越南历史上曾使用“赤鬼国”、“文郎国”等国号。
    ~~~
    根据《大越史记全书·外纪·鸿厖纪》、《岭南摭怪·鸿庞氏传》等越南古籍的说法,鸿庞氏系出中国传说里的炎帝神农氏。
    鸿庞氏,是越南传说时期中最古的时期,鸿庞氏,称号为“雄王”、“雒王”或“碓王”。雄王节的意义相当于中国人祭拜炎帝黄帝一样,越南人视雄王为祖先。07年,越南政府更是把雄王节法定为假日,全国休假一天。
    雄王,是神农氏三世孙帝明在南巡五岭时,娶婺仙女,生泾阳王。将泾阳王封到南方,国号赤鬼国。
    据《岭南摭怪》所说,泾阳王具有“能行水府”的神力,并娶了“洞庭君”的女儿,生貉龙君。其后,泾阳王“不知所终”,由貉龙君“代治其国”。
    有关泾阳王娶“洞庭君之女”,唐代的著名传奇《柳毅传书》有记载”。


    IP属地:四川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25-03-15 18:55
    回复
      2025-08-10 08:23:08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易•系辞传》:“包牺氏没,神农氏作,斫木为耜,揉木为耒,耒耨之利,以教天下。”。
      《易经 系辞传》:“神农氏没,黄帝、尧、舜氏作,通其变,使民不倦,神而化之,使民宜之。”。
      “神农氏之世”,经历了帝临、帝承、帝明、帝宜、帝来、帝哀和帝榆罔。
      ~~~
      帝榆罔,是末代炎帝,也是黄帝、蚩尤同一时期。
      ~~~
      《史记 五帝本纪》:“轩辕之时,神农氏世衰。诸侯相侵伐,暴虐百姓,而神农氏弗能征。于是轩辕乃习用干戈,以征不享,诸侯咸来宾从。而蚩尤最为暴,莫能伐。炎帝欲侵陵诸侯,诸侯咸归轩辕。轩辕乃修德振兵,治五气,蓺五种,抚万民,度四方,教熊罴貔貅貙虎,以与炎帝战于阪泉之野。三战,然后得其志。蚩尤作乱,不用帝命。于是黄帝乃征师诸侯,与蚩尤战于涿鹿之野,遂禽杀蚩尤。而诸侯咸尊轩辕为天子,代神农氏,是为黄帝。”。


      IP属地:四川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25-03-15 19:13
      回复
        先秦时期的《逸周书》记载道:"蚩尤乃逐帝(榆罔),争于涿鹿之阿,九隅无遗。赤帝大慑,乃说于黄帝,执蚩尤,杀之于中冀,以甲兵释怒,用大正顺天思序,纪于大帝,用名之曰绝辔之野。乃命少昊清司马鸟师,以正五帝之官,故名曰质。天用大成,至于今不乱"。
        《庄子•盗跖》:“蚩尤氏强,与榆罔争王,逐榆罔。”。
        《周书尝麦》“赤帝(炎帝)分正二卿,命蚩尤于宇少昊,以临四方,蚩尤乃逐帝,争于涿鹿之阿,九隅无遗。”。
        ~~~
        实际,蚩尤也是神农氏的后裔。
        《太白阴经•遁甲•遁甲总序》:“蚩尤者,炎帝之后,与少昊共治西方,主金,兄弟十八人,日寻干戈,恃甲兵之利,残暴不仁。”。
        ~~~
        炎帝神农建耆国,即滁黎。“滁”,即今山西长治市黎城县,因有古滁水而名(今浊漳河)。“西伯戡黎”即此。黎侯国,姜姓诸侯耆(黎)国。《括地志》云:“故黎城,黎侯国也,在潞州黎城县东北十八里。”
        炎帝临,生二裔子帝承、帝黎。
        炎帝姜黎,其子以父字为氏,姓黎氏,受封耆(黎)国,封地在今山西省黎城县。
        传至炎帝榆罔时代,耆(黎)田子黎邛所生九子:黎贪、黎巨、黎禄、黎文、黎广、黎武、黎破、黎辅、黎弼。
        以长子“蚩尤”黎贪为首,伙同族兄弟七十二人,灭伏羲风姓后裔“九黎部”,号称“九黎国”。
        《太平御览》卷七八:“蚩尤兄弟八十一人,并兽身人语,铜头铁额,食沙石子。”


        IP属地:四川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25-03-15 19:27
        回复
          晋·王嘉 《拾遗记》:“ 帝喾之妃, 邹屠氏之女也。 轩辕去蚩尤之凶,迁其民善者于邹屠(山东鲁地)。”。有一部分蚩尤后被迁到了山东。


          IP属地:四川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25-03-15 19:53
          回复
            《山海经 海内经》:“炎帝之妻,赤水(贵州赤水)之子听訞生炎居,炎居生节并,节并生戏器,戏器生祝融。祝融降处于江水,生共工。共工生术器,术器首方颠,是复土穰,以处江水。共工生后土,后土生噎鸣,噎鸣生岁十有二。”。


            IP属地:四川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25-03-15 20:06
            回复
              《集解》引应劭曰:“黄帝受命,有云瑞,故以云纪事也。春官为青云,夏官为缙云,秋官为白云,冬官为黑云,中官为黄云。”。
              《集解》引贾逵曰:“缙云氏,姜姓也,炎帝之苗裔,当黄帝时任缙云之官也。”’《正义》:“今括州缙云县(浙江),盖其所封也。字书云缙,赤缯也。”又“谓三苗也。言贪饮食,冒货贿,故谓之饕餮。”。
              良渚遗址,出土了“饕餮”。
              ~~
              《汉书 传》:“昔者鲧、共工、讙兜与舜、禹杂处尧朝,周公与管、蔡并居周位”。
              ~~
              《战国策·魏策一》载:“昔三苗者,左彭蠡之波,右洞庭之水,文山在其南,而衡山在其北。”。
              ~~
              《尚书·舜典》:“流共工于幽州,放欢兜于崇山,窜三苗于三危,殛鲧于羽山,四罪而天下咸服。”。
              《史记卷一·五帝本纪第一》中记载,“欢兜进言共工,尧曰不可而试之工师,共工果淫辟。四岳举鲧治鸿水,尧以为不可,岳强请试之,试之而无功,故百姓不便。三苗在江淮、荆州数为乱,于是舜归而言于帝,请流共工于幽陵,以变北狄;放欢兜于崇山,以变南蛮;迁三苗于三卫,以变西戎;殛鲧于羽山,以变东夷:四罪而天下咸服。”。


              IP属地:四川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25-03-15 20:22
              回复
                《左传·文公十八年》以及《史记·五帝本纪》中的记述是:帝鸿氏之不才子“浑敦”、少皞氏之不才子“穷奇”、颛顼氏之不才子“梼杌”,以上合称“三凶”,加上缙云氏之不才子狍鸮,也称为“饕餮”(三苗),合称“四凶”。


                IP属地:四川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25-03-15 20:25
                回复
                  2025-08-10 08:17:08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左传·昭公十七年》引少昊氏后裔郯子云:“昔者黄帝氏以云纪,故为云师而云名。炎帝氏以火纪,故为火师而火名。共工氏以水纪,故为水师而水名。太嗥氏(伏羲)以龙纪,故为龙师而龙名。我高祖少皞挚之立也,凤鸟适至,故纪于鸟,为鸟师而鸟名。……自颛顼以来,不能纪远,乃纪于近,为民师而命以民事,则不能故也。”。


                  IP属地:四川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25-03-15 20:48
                  回复
                    神农氏之世的社会。
                    ~~~~~~~
                    ~~~~~~~
                    《庄子•盗跖》:“神农之世,卧则居居,起则于于;民知其母,不知其父,与麋鹿共处,耕而食,织而衣,无有相害之心。”。
                    ~~~
                    《商君书•画策》说:“神农之世,男耕而食,妇织而衣,刑政不用而治,甲兵不起而王。”。
                    ~~~~~
                    中国婚姻制度发展:
                    《通典》记载:
                    “遂皇氏(燧人氏)始有夫妇之道。
                    伏牺氏制嫁娶以俪皮为礼。
                    五帝驭时,娶妻必告父母。
                    夏氏亲迎於庭。
                    殷迎於堂。
                    周制,限男女之岁,定婚姻之时。(媒氏云:"令男三十而娶,女二十而嫁。"婚姻之时,即仲春之月。)亲迎於户。


                    IP属地:四川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25-03-15 20:56
                    回复
                      《国语·鲁语上》记载:“共工氏之伯九有也,其子曰后土,能平九土。”(共工氏称霸九州,他的儿子是后土,能治理九州的土地)。
                      《楚辞·天问》记载:“康回凭怒,地何故东南倾?”(共工勃然大怒,东南大地为何侧倾?)。


                      IP属地:四川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25-03-15 21:10
                      回复
                        司马贞《三皇本纪》载:“神农氏,姜姓以火德王。母曰女登,女娲氏之女,忎神龙而生,长于姜水,号历山,又曰烈山氏”。
                        ~~~~
                        历史上,祭祀的神圣包括了天神、人神、地祗。祖先就是人神,就是祖先神。
                        ~~~
                        《路史·后记》说:黄帝率先祭祀炎帝神农氏“崇炎帝之祀于陈”。
                        《竹书纪年》记载,黄帝升天后,距今5000多年前时,人们就削木为黄帝之象,帅诸侯奉之,这是祭黄帝的最早记载。
                        距今4000多年前,“有虞氏禘黄帝而祖颛顼,效尧而宗舜”。
                        距今3000多年前,西周周穆王,献食马3百,牛羊三千,“穆天子升于昆仑之丘(昆仑山),观黄帝之宫”。(黄帝氏,神农氏之时,为诸侯,兴起于西北昆仑山地区,活动范围在青海、甘肃、陕西等地)
                        《史记·封禅书》说:秦灵公三年,在“吴阳作下畤,祭炎帝”。
                        秦襄公在天水设西畤,秦文公在吴山之南三畤原祭白帝,秦宣王在渭河南设密畤祭青帝,秦灵公在吴山东南(今贾村塬)设吴阳上畤祭黄帝。
                        西汉初期,刘邦在雍城郊外原属秦畤的基础上设北畤等,用于祭祀黑帝和天地。
                        汉武帝九次“行幸雍”,其中八次为“祠五畤”,即专门从及祭祀宗先和圣贤。
                        距今2000多年前,汉武帝北巡朔方勒兵十余万,祭黄帝冢于桥山。
                        距今1200年前的唐代(大历五年),把黄帝庙列为祭祀场所。
                        1939—1941年,抗战时期,桥山祭祀黄帝。






                        IP属地:四川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25-03-15 22:23
                        收起回复
                          山西曾经是尧都,实际尧舜之前,山西可能也曾是炎帝都。


                          IP属地:四川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25-03-15 22:47
                          回复
                            三皇五帝的来历?
                            三皇五帝,中国人共同祖先。
                            ~~~
                            ~~~
                            《春秋运斗枢》、《春秋纬元命苞》记载:三皇,伏羲、女娲、神农。
                            伏羲,天皇氏。
                            神农,地皇氏。
                            女娲,人皇氏。
                            ~~~
                            五行上帝:
                            《吕氏春秋》云:太昊、炎帝、黄帝、少昊、颛顼。
                            东方青帝,太昊伏羲氏。
                            南方炎帝,神农氏。
                            西方白帝,少昊。
                            北方黑帝,颛顼。
                            中央黄帝,轩辕氏。
                            ~~~
                            注意:
                            五帝:黄帝、颛顼、帝喾、尧、舜,为《史记》中的五朝代。并非五行上帝。
                            ~~~
                            三皇五帝的五帝,主要是指五行上帝。
                            ~~~
                            (1)西方白帝———少昊
                            少昊氏族,亦作“少暤”,因修太昊伏羲氏族之法,故称之为少昊氏族,也叫少典氏族。师从太昊风姓氏族。
                            《孔子家语》载:“黄帝者,少昊之子,曰轩辕”。
                            《大戴礼记》:“黄帝,少典之子也,曰轩辕”,只是把“少昊”换成了“少典”。
                            《山海经·大荒东经》载:“东海之外大壑,少昊之国。少昊孺帝颛顼于此,弃其琴瑟。”。
                            少昊氏族的年幼的少帝颛顼曾在这里丢弃了自己琴瑟。
                            《左传》昭公十七年记郯子话:“我高祖少昊挚之立也,凤鸟适至,故纪于鸟,为鸟师而鸟名。”。
                            ~~~
                            少昊氏族,到了黄帝之子挚的时候,也就是青阳金天氏。
                            设置有鸿鸟氏、风鸟氏、玄鸟氏、青鸟氏等,共24个氏族。
                            《左传》载:“凤鸟氏,历正也;玄鸟氏,司分者也;伯赵氏,司至者也;青鸟氏,司启者也;丹鸟氏,司闭者也。祝鸠氏,司徒也;鴡鸠氏,司马也;鸠氏,司空也;爽鸠氏,司寇也;鹘鸠氏,……
                            ~~~
                            在中国出土的不少遗址中,都出土了“鸟图腾”。例如:江浙良渚遗址出土的众多玉器上,都有神圣化的鸟类纹饰。三星堆出土太阳玄鸟图腾。殷商曾有“玄鸟生商”。
                            ~~~
                            少昊氏族历史悠久,在炎帝时候,就存在。
                            ~~~
                            《逸周书 尝麦解》:“赤帝分正二卿(炎帝榆罔设置二卿士),命蚩尤于宇(由蚩尤氏掌管武力防卫),少昊以临四方(少昊氏去管理四方边远地区),司□□上天末成之庆。蚩尤乃逐帝(蚩尤武力强,与炎帝榆罔争王),争于涿鹿之河,九隅无遗。赤帝大慑,乃说于黄帝,执蚩尤,杀之于中冀,以甲兵释怒,用大正顺天思序,纪于大帝。用名之曰:绝辔之野。乃命少昊清司马、鸟师,以正五帝之官,故名曰质。天用大成,至于今不乱。”。
                            ~~~
                            ~~~~
                            出身少昊的轩辕氏,被分封到了西北昆仑山。
                            ~~~
                            轩辕氏与西陵氏(螺祖),蜀山氏通婚。
                            《华阳国志》:“蜀之为国,肇于人皇,与巴同囿。至黄帝,为其子昌意娶蜀山氏之女,生子高阳,是为帝颛顼;封其支庶于蜀,世为侯伯。”。
                            “故上圣则大禹生其乡,媾姻则黄帝婚其族,大贤彭祖育其山,列仙王乔升其冈。”。
                            《史记·五帝本纪》记载:“黄帝居轩辕之丘,娶西陵氏之女,是为嫘祖。嫘祖为黄帝正妃,生二子,其后皆有天下。”。
                            ~~~~~
                            ~~~~~
                            (2)周人祖先
                            ~~~~
                            姬姓的周人,讲述自己祖先。《国语·周语下》载:“我姬氏出自天鼋,及析木者,有建星及牵牛焉,则我皇妣大姜之侄、伯陵之後,逄公之所凭神也。”。
                            整句话直接翻译下来是这样的:我姬氏出自天鼋的分野,而析木之次附近的建星和牵牛则是始祖母太姜的侄儿、伯陵的后裔逢公所主的吉星。
                            《国语》中,“姜嫄”又被称之为“皇妣大姜”。
                            有北齐之国,姜姓,使虎、豹、熊、罴。——《山海经·大荒北经》
                            昔爽鸠氏始居此地,季荝因之,有逄伯陵因之,蒲姑氏因之,而后大公因之。——《左传》
                            姬姓周人自己在追溯祖源的时候,追到了姜嫄这里,《诗经·生民》有:“厥初生民,时维姜嫄。”也就是母系姜姓逄国,而父系祖先追到后稷(弃)。


                            IP属地:四川来自Android客户端20楼2025-03-16 17:29
                            回复
                              2025-08-10 08:11:08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拾遗记·高辛》:“帝喾之妃,邹屠氏之女也。轩辕去蚩尤之凶,迁其民善者于邹屠之地,迁恶者于有北之乡。”。


                              IP属地:四川来自Android客户端21楼2025-03-16 17:35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