歼35吧 关注:13,409贴子:217,871
  • 9回复贴,共1

中印两国“侧卫”的国产化之路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IP属地:辽宁1楼2023-02-16 08:42回复
    上一世纪九十年代初,中印相继开启了引进俄罗斯“侧卫”系列战机的工作,在此后不久又不约而同地引进生产线开始进行国内组装并相继开始了“侧卫”的国产化道路,到如今三十多年过去了,“侧卫”在中印两国各自发展成怎么样子了?下面就简单捋捋......


    IP属地:辽宁2楼2023-02-16 10:05
    回复
      2025-09-28 12:41:10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2001年装备国产发动机,国产雷达和电子设备的完全国产机型歼11B首飞,
      2008年左右,歼11B正式投入量产。
      从2008年开始至今,基于歼11B的具备“侧卫”系列战机独特气动外形的国产歼1×战机开始在中华大地上开花结果,先后进入海空军服役或研发的机型包括:歼11BS、歼11BH、歼11BSH、歼15、歼15D、歼15T、歼16、歼16D、歼11D、歼11BG、歼11BHG等等


      IP属地:辽宁4楼2023-02-16 10:12
      收起回复
        2000年10月,印俄两国签署谅解备忘录,确定印度可按照俄方的许可下生产140架SU30MKI战斗机。第一架俄制SU30MKI战斗机在2002年交付印度空军,而印度自行组装的SU30MKI则于2004年服役。
        2000年前后,印度开始了SU30MKI的国产化研制工作。
        2010年11月份,印度当地媒体宣布完全国产化的苏30MKI首飞成功。


        IP属地:辽宁6楼2023-02-16 10:16
        收起回复
          2020年印度本土组装生产的最后一批SU30MKI完成生产,至此印度引进的总数为272架的SU30MKI生产任务终结。但是据报道,最后一批的SU30MKI国产化率也仅为51%.....
          从最后一批SU30MKI组装完成到现在,基于“侧卫”系列战机的印度国产化衍生机型仍然杳无踪影,由于依赖俄罗斯等国的进口零部件的制约,已经服役的两百多架的SU30MKI也只能保持60%的完好率。


          IP属地:辽宁7楼2023-02-16 10:20
          回复
            从上面的数据可以看出,中国自引进苏27之后不久即开始了迅速的国产化进程,特别是歼11B诞生以后,这个进程开始加速,此后基于歼11B的各种衍生型号如雨后春笋般萌发,有力地支撑了国家武器装备的现代化建设;而印度自引进苏30后也一直在为产品完全国产化而努力,但是直到2020年最后的几架SU30MIKI组装完成,印版苏30依然杳无音讯,组装的SU30MKI国产化率仍然稳定地保持在最初的状态,也并没有明显变化。
            从引进之初到现在的三十多年间,基于歼11B的国产“侧卫”在中国已经装备了600多架,已经超过了侧卫诞生地俄罗斯成为世界第一大重型战斗机群,而且型号之多简直令人目不暇接,它们一起构筑了强大的中国“侧卫之墙”。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印度侧卫家族的国产化进程的停滞不前,时至今日零部件也只有51%的国产化率,更不用说衍生机型了.....


            IP属地:辽宁8楼2023-02-16 10:41
            回复
              数据来自百度,不一定准确,但足以说明问题......发帖有点费劲啊


              IP属地:辽宁15楼2023-02-16 12:36
              回复
                如果把“侧卫”在印度的国产化之路画成一条线的话,那么从2000年到现在,这条线就像一条直线,平稳而略有上扬.....
                如果把“侧卫”在中国的国产化之路画成一条线的话,那么从1993年到1999年,这条线一直是平稳上行的,2000到2008年间这条线开始缓慢爬升,等到2008以后,这条线突然一跃而起并放射出无比灿烂的光芒,冲破了黎明之前那最后一片黑暗,照耀在中华大地之上


                IP属地:辽宁17楼2023-02-16 13:38
                回复
                  2025-09-28 12:35:10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三十年来,印度引进的SU30MKI还是当初的模样,稳定地保持着51%国产化率....
                  同样是三十年,包括发动机在内的全部零部件完全国产的“侧卫”已经遍布各个角落,从海航到空军,从单座到双人,从空优到多用途,从常规到电战,从滑跃到弹射,从战斗机到教练机.....正逐渐填补着国产装备的每一处空白。


                  IP属地:辽宁18楼2023-02-16 13:58
                  回复



                    IP属地:辽宁19楼2023-02-16 14:02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