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考吧 关注:115,809贴子:1,644,679
  • 12回复贴,共1

公务员考试科目行测和申论怎么学才好?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公务员考试科目行测和申论怎么学才好?


来自iPhone客户端1楼2019-06-29 02:37回复
    行测篇
    考试特点
    1.强压下考验做题数量
    我的原则:求稳不求多。笔试行测是120道题或者135道题,基本一个题只有不到一分钟的时间思考涂,肯定做不完,所以行测考的不止是你掌握了多少知识点,而且是在这种强压下,你能做多少题,考多少分数,这个是必需的岗位能力。
    2.试卷的不同点
    省部级数量关系题一般是10道,地市级一般是15道。省部级有阅读(给一个材料,下面有五个小题,要求你的综合能力非常强),地市级没有。
    省部级相对地市级是比较有难度的。
    五大模块:
    1.常识部分
    较容易,套路是多看,多记。大家都说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所以时间跨度和空间跨度比较大。每天关注下时政,对看些比如半月谈、人民评论、或者新闻联播焦点访谈这些内容,紧跟国家最新政策,最新科技、最新动态就可以了,基本每年考试都是考这些。
    比如2018年之前,就考了很多关于19大,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很多内容。包括宪法的修改等等。
    多看科技和法律类的,如果到时候岗位选择,你是省部级试卷,重点在国家的中国国家古代史,古代的政治制度、国家文化遗产这些;地市级重点是法律,20道题里,一般有2道都会考法律,所以是重点。备考时候要有的放矢,重点看法律。


    来自iPhone客户端2楼2019-06-29 02:38
    回复
      2025-11-07 15:10:36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2.言语部分
      逻辑判断:首先要有大量积累,所以你要做5遍。历年真题和出题都是环环相扣的,所以真题一定要做到滚瓜烂熟,你要将那些成语实词虚词都记下来,记到错题本上,每天早上记一下。
      逻辑填空:注重语意,语句的前后关系,不要凭你的语感来做题,语感做题很多时候可能是错的,要关注它的前后文联系,它会有前后文提示的。
      逻辑填空的几种关系要搞清楚,包括解释关系、并列关系、转折递进关系。你都要将这些关系好好的梳理清楚,这些关系在考试当中占很大比例,尤其转折关系。
      片段阅读:题量为20道,考的小题比较多,包括意图题、逐字题,态度观点,细节排序还有标题贴入,各个模块都是非常重要的。尤其主旨意图题,这个基本会考到八九道题左右。


      来自iPhone客户端3楼2019-06-29 02:41
      回复
        3.数学运算
        数学套路就是记公式,平时多刷题,多算,掌握解题技巧,考试的时候猜证结合。实在不会的建议有计划的放弃。比如地市级的试卷,一共15道题,其中有5道是非常基础的,你可以保证正确率,其余不会的,据说都蒙B,如果都不会,就蒙B或C,因为根据历年真题的经验总结来看,B和C的答案往往是比较多的。
        4.逻辑推理
        四个模块:图形推理、定义判断、类比推理、逻辑判断。
        图形推理在国考中有10道,其中重点把一些图形分为两类,然后让你识别135或者246哪个属于一种之类的题型。
        定义判断有10道题,相对简单,注意把握正确率。想考70分,最好对9道题,或者10道题都对。主要有四类题:主体类、目的、方式、影响类,考察的是你的阅读能力,所以对于定义判断,一定要多刷题,掌握阅读技巧。
        类比推理在考试中有2道题,一般都是你没见过的新题。一般给出的两个对比,两个都是新词,虽然你对它们不了解,但是它有内在的逻辑关系。
        逻辑判断有10道,四类题:真假话、翻译推理、加强和削弱。真假话和翻译推理一般国考会有4道题,加强3道,削弱3道。
        省考当中逻辑推理真假话考的比较多一点,所以备考的时候,注意抓重点,不要胡子眉毛一把抓。


        来自iPhone客户端4楼2019-06-29 02:41
        回复
          5.资料分析
          国考和省考一样的,都是20道,资料分析这部分别看它的题量虽然大,材料比较多,其实是非常简单的,甚至说不能再简单,因为有的题目你读完题都可以做出答案来,所以这么简单的一定要放在前面做!
          考的比较多的是限期量和基期量还有比重的增长率,这两类题在国考中比重会占到7~8道左右,所以一定要重点掌握。
          考试的时候做不完有两种可能:第一是最后时间不够了,做起来比较着急,忽略了很多关键东西,导致你做一道错一道。第二是你有时间,可你各类公式不熟悉,列式就很困难,所以很难算出正确答案。
          所以一定要掌握一个原则:考试前,尽量把它放到最前面做,完了再做其他模块。因为就这个分数来讲,有很多题都是命题人白给你的,没拿到就实在是太亏了。


          来自iPhone客户端5楼2019-06-29 02:42
          回复
            申论篇
            考试特点
            近万字的文字材料,之后是根据文章设置问题。
            考试题型
            五类题目+大作文


            来自iPhone客户端6楼2019-06-29 02:43
            回复
              根据我的经验建议,一般开始就开门见山地提出论点,表态,再分几个分论点展开论述,结尾简介呼应前面的态度。这样基本上分数都不低的。


              来自iPhone客户端7楼2019-06-29 02:44
              回复
                总结:三个目标
                1.做申论,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分清每一则材料,提炼每段的中心思想,做材料标记。这样最后组织答案时,将中心点用上去就可以了。这个作用就像行测错题本一样,节省时间,加深印象。
                2.应用文,最重要两点。掌握常考文种,进入角色。
                3.注重平时积累。半月谈和人民日报的评论对写作非常有用。一方面锻炼语言能力,另一方面使你的文章锦上添花。那些评论都是官方的,你将它们运用到作文当中,那就是很好的一个档次。所以平时一定要多关注时政热点,多看新闻,比如去年滴滴打车比较热的问题。


                来自iPhone客户端8楼2019-06-29 02:45
                回复
                  2025-11-07 15:04:36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三.0基础三个月怎么有效复习公务员考试?
                  以我0基础三个月备考经历为例
                  四轮复习法:
                  第一轮:基础知识轮。一个月系统学行测、申论,每周上午将行测5种类型的题目弄熟,下午看申论,查看书上的答题技巧,熟读书上的知识点。申论有固定题型,一般是一篇大文章加几道小题(五大题型)给你回答,最后有篇作文。一般花一周时间看完申论里面的题型和解题技巧就可以了。
                  第二轮:做题攻坚轮。掌握解题技巧后,要进行大量的练习,光听课,光看书是没有用的。听完一个模块,将它的学习技巧运用到每一个模块当中,进行大量练题。如果全部学完,返回去做题的时候,那些技巧你不定能记住几个。
                  做完5类题型后,你的答题技巧应该都非常熟练了,这些技巧在考试当中基本都能用到,甚至有的题目你将这些技巧熟记于心后,做题时根本不用思考,达到直接秒杀的程度。
                  第三轮:错题巩固轮。每学完一个模块后,相应地刷真题,做练习,建立错题本,怎么建立错题本的具体下面会讲到。
                  第四轮:模拟冲刺轮。看完行测申论至少一遍后,其余时间用来刷历年真题和模拟题,最好是全程模拟考试时间做题,比如坚持在规定时间内做行测,锻炼又好又快的答题质量。
                  如果你是2019年考,那么2014-2018年4年的真题,每套至少做五遍以上,把真题当中的每个答案,还有它的解题技巧,来龙去脉都熟记于心,做到非常熟练,这样你才有资本在国考上进行考试。


                  来自iPhone客户端9楼2019-06-29 02:46
                  回复
                    今天就分享到这里,有问题都可留言咨询楼主。🍒资料也有,省考面试➕国考笔试,友情分享。


                    来自iPhone客户端10楼2019-06-29 02:49
                    回复
                      卫星。 榴弹 小写全拼 8-6-5


                      来自iPhone客户端11楼2019-06-29 02:50
                      回复
                        6-5-5 去-


                        来自iPhone客户端12楼2019-06-29 02:50
                        回复


                          来自iPhone客户端14楼2019-09-02 11:3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