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考吧 关注:115,810贴子:1,644,666
  • 12回复贴,共1

【干货分享】公务员面试:省考面试具体有哪些流程,要怎么说话?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干货分享】公务员面试:省考面试具体有哪些流程,要怎么说话?


来自iPhone客户端1楼2019-06-29 00:48回复
    面试流程:
    1.携带招考单位出具的面试通知书或者面试准考证以及招考单位需要的其他证件准时到达面试地点。凭面试通知书或者面试准考证以及其他相关证件进入候考区。
    2.进入候考区之后,需要签到。之后由候考区工作人员宣读考场纪律以及面试后成绩的公布和体检的安排等工作,宣读完毕之后,各考生要上交自己的通讯工具等物品。
    3.准备就绪之后,便是组织考生进行面试顺序的抽签。
    4.抽到第一的考生将由工作人员带到面试区进行面试,其他考生在候考区内候考。
    5.进入考场、面试开始。
    6.面试答题结束后,考官将现场打分,记分员将所有考官的分数收齐后,去掉最高分和最低分,求出平均分即是你的最后得分,计分员核算完分数,监督员和主考官签字后,会在下一位考生面试结束后交给工作人员到候分室对考生宣布。
    7.面试结束后,考生不得再进入候考区和面试区,必须立即离开考场,不得逗留和随意走动。
    答题流畅吐字清晰这些都是最基本的,想要取得面试的成功,一定要注意的一点是一定要避免面试答题模板化的问题。


    来自iPhone客户端2楼2019-06-29 00:49
    回复
      2025-11-08 20:15:47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面试高分要点
      第一节 流畅大于内容
      考生常见问题:回答经常卡顿;上段没答完就开始担心下段说什么;常出现“恩、啊、这个、那个”等语气词;经常想套用名人名言,背到一半却忘记;结尾部分说完想的内容后,思考还能说什么,结果卡顿10s后,才说出答题结束;开篇思考时间直逼2分钟。
      上面的问题,会让考官对考生产生不好的印象,认为考生抗压能力差,语言表达不流畅,进而怀疑考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面试分数自然就比较低。
      因此,答题整体流畅度要比内容更重要,贴近生活用语加上流畅的表达远比滞涩的专业用语得分高。在答题中,不要强行要求自己成为央视播音员的水准;不要试着用自己不掌握的高大上语言;不要把自己与其他高端的考友横向对比;更不要强行变成不熟悉的自己!
      咱们能做的就是把生活中真实的自己表达出来。题目问题在生活中怎样思考表达,在考场上就怎样表达,这样才能确保流畅,同时辅以逻辑和细节内容。要时刻告诉自己,流畅远重于内容。


      来自iPhone客户端3楼2019-06-29 00:50
      回复
        第二节 整体大于部分
        考生常见问题:第一道题是考生不擅长的题目,答得不好,结果心情很差,整个人十分紧张,想用后面题目往回捞分,结果事与愿违,心态的波动直接体现在答题上,流畅、内容、细节都大幅下滑,甚至有的考生紧张的说不出话。
        上面问题出现的根本原因,就是考生过于在意一城的得失,不能站在整体角度思考问题。全场都在质疑自己,是否那句话说的有问题!这样做非常影响后面的发挥,而且考官一眼就能看出考生的心态波动,自然得分就比较低。
        举个例子,我今年部委国考结构化面试第一题就是传统的组织计划题,因为开始有些紧张,所以答题不如平时,没有达到100%的水平。我答完这道题就发现了问题,于是马上调整心态,告诉自己这仅仅是一个部分,不要影响大局。通过后面平稳的发挥,还是获得了90.5的高分。
        所以,咱们要站在全局思考问题,一句话、一个例子、一道题不足以定胜负,必须平稳心态,说过去的话就让他过去,不要影响后面的发挥就行。部分远不及整体,不能因小失大。


        来自iPhone客户端5楼2019-06-29 00:52
        回复
          第三节 层次大于内容
          考生常见问题:答题内容非常多,但却有致命问题:层次重叠、混乱。例如综合分析题,开头答意义+对策,之后答问题危害,又想到了意义,最后答对策,结尾部分再次强调重要性。时间上超过了轻松超过4分钟。
          在面试新手看来,答题非常棒,理论与事例并存。但在考官看来,前后内容打架,层次混乱,这样的答题还不如两分半的答案,简单干净,分数反而会比较低。这也是为何25分钟的考试,11分钟答完的考生90+,而24分钟的考生80-的原因。
          所以,在练习过程中,要注意逻辑上的把握。一方面是整体答题结构需要在大脑中固化,问题就是问题,原因就是原因,不要说完对策又说问题,这和我讲的“申论多层次题目”本质是相同的!另一个方面是逻辑词清晰,“第一、第二、第三”有序排布,不混乱。
          大家看我文章,也是有序的排布层次,问题、危害、对策分段阐述,大家才能看明白。否则,全文揉到一起,层次交织,看两遍都不知道写的是啥。


          来自iPhone客户端6楼2019-06-29 00:53
          回复
            第四节 细节大于空谈
            考生常见问题:在答题过程中,说了一堆假大空的话,没有一个对策是可以落地实施的。这种现象在综合分析和组织计划都非常普遍。例如,让组织拍摄美丽社区纪录片。多数考生仅仅答出要前期周密组织相关人员,购买设备;写计划书供领导审阅;形成工作组,把工作进行拆分,由专业人干专业事;加强前期宣传,将此次纪录片通知到每一名社区群众,赢得他们支持;在拍摄中将社区好人好事采集好;后期由专业人员进行剪辑;最后要发布在两微一端中加强宣传。
            上面的答案是不是非常丰富?但我想说,这是提纲,不是答题。在考官看来,这样不能落地的对策等于没提对策,面面俱到等于全盘皆失,自然是无法获得高分的。
            所以,大家要把自己当成基层工作人员,反问自己提的措施能够真正落地,分析的原因是否针对,问题能否继续挖掘。这点类似于我在申论中提出的“一级对策、二级对策”,咱们面试要提出的是“一级+二级+三级对策”,一竿子插到底。
            例如“在拍摄中将社区好人好事采集好”这一条,就可以拆分为“拍摄社区志愿者工作、老年人社区健身、孝道文化、垃圾分类回收、红色党建工作开展、文体娱乐活动节目”。上面仅仅是拍摄对象,还有怎么拍摄的问题需要进一步阐述。


            来自iPhone客户端7楼2019-06-29 00:53
            回复
              第五节 活用大于背诵
              考生常见问题:先举个例子。题目:“有一名群众经常来教育局反应学校补课问题,经查证反应的问题不存在,有的同事说这样的群众不应该接待了,浪费公共资源,请问你怎么看?”这明显考的是为民服务的意识。有的考生会把背的内容用出来:我们要做到“把握政策,办事不偏不倚;送上温暖,待人有情有义。”
              这样回答背诵的痕迹太重,用的对还行,但是有的同学生搬硬套,让考官立即判断出是背诵的内容,得分就会非常低。如果把培训班教的内容背诵出来,一旦考场有另外一个考生也用了相同的话,那结果只有一个,被判为培训学生,立即低分处理。
              所以,同学们记忆素材可以,但一定要充分内化吸收,用自己的话重新整理表达,充实在语言体系之中。题目环境适合可以用,不适合切记不要生搬硬套。


              来自iPhone客户端8楼2019-06-29 00:54
              回复
                第六节 沟通大于形式
                考生常见问题:“各位考官,上午好。”、“各位考官,考生开始答题。”、“各位考官,考生答题完毕。”整个结构化面试充满了考官和考生的对立感。还有的考生声音非常洪亮,如同军队士兵向长官汇报工作一样,缺少平等沟通交流的感觉。
                这个问题虽然不是致命的问题,但是却限制着我们的成绩向90+进发。我们应该用日常工作交流的语气来答题,与考官有沟通的感觉。
                第七节 事实大于理论
                在面试答题的时候,运用事实例子是画龙点睛的一步。当然,这一点是建立在逻辑、层次、内容兼具的情况下的。在训练达到一定程度之后,可以选择将生活、工作中的所见所感作为例证来支撑某一条分论点。


                来自iPhone客户端9楼2019-06-29 00:57
                回复
                  2025-11-08 20:09:47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组织计划题之调研题答题框架图
                  下面我在贴出自己总结的组织计划题之调研题的答题框架图,仅供参考。大伙可以根据这道题的思路再总结一下其他组织计划题的答题框架哦。


                  来自iPhone客户端10楼2019-06-29 01:00
                  回复


                    来自iPhone客户端11楼2019-06-29 01:01
                    回复
                      面试经验暂且分享这些。
                      教程资料楼主也有,省考面试➕国考笔试。
                      需要私,希望在公考路上能帮到大家。


                      来自iPhone客户端12楼2019-06-29 01:06
                      回复
                        2020省考➕国考课程资料分享,需要加网盘


                        来自iPhone客户端14楼2019-09-02 11:33
                        回复
                          网盘号:粉猪佩琦,琦字写对


                          来自iPhone客户端15楼2019-09-02 11:34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