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挺好玩的图)
我周末看见它的时候想的还是哈哈哈好惨
然后昨晚我的同学在准备她们的综述
但是在长达两年的实验期间她们到底做了什么
一共就去了两三次实验室,用组里的学姐的结果混过去中期答辩,用另一个学姐的课题和结果拿了一个奖
负责答辩的同学在上面讲述着她们参与度百分之一的课题,主题是铁死亡里的一个信号通路
我们班有同学当天下午问她们,能不能说说啥是铁死亡
她们:啊……铁死亡就是……啊,就是死亡……你问那么多干什么,这个不重要
太搞笑了,做铁死亡课题不知道铁死亡是什么
再问里面的信号通路
她们:啊……就是都在ppt里
就这?就这?
直到去年我还在想,我可能会成为一个内科医生,我喜欢肿瘤的信号通路,在我的法语期末口试的时候我还在讲,因为这里有很多是有待探索的
我知道我有别的同学也很喜欢肿瘤学,是出于分子机制很容易发文章
但我是真的觉得,我理应去发现新的东西,在现有的理论框架里添东西或者发现新的机制
我在想,我在一所看上去还行的大学,八年制,我的教育资源理应反应在我的成果里,而不只在我的影响因子里
但现在我真的觉得如果做内科,就必须像完成KPI一样不断水文章,把我觉得最神秘的分子机制浅显地解释一通(在现有的情况下很多文章里甚至不解释,只是在阐述他们做了某一个分子,效果是什么),那么科研的魅力在哪里,转化医学的价值在哪里
这让我觉得我自私且无价值
虽然有的人的“与我不同之处”在大一就初见端倪,我那个时候可能还会直接表现出我觉得这样不对,现在就只是“哈哈哈恭喜”然后心里“这样不对”
然后我就更喜欢外科了,虽然内科老师大部分语速慢看起来不像是我能成为的人也是事实,但这才是根本原因
可能还是喜欢神外/功能神外?毕竟也是在“发现新东西”
也有受到赛博世界观里“人脑芯片”“脑机接口”的影响(这并不合乎现实世界的伦理,但在作品里显得很酷)
无论如何我都不希望我喜欢的东西变成可以通过水来获得“自我价值叠加”的筹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