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吧 关注:4,072,652贴子:50,464,489
  • 13回复贴,共1

答疑交流帖,小白和老司机都欢迎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13年迷上搞机 这几年来一直捣鼓电脑,一路从fx6300到2550k到3570k到e3v3到现在的6700k,超频也算家常便饭,现在6700k超4.7g稳如狗 这几年一直把diy当做最重要的爱好,也算有些了解,欢迎新手和老司机来交流











IP属地:江苏1楼2017-02-07 21:39回复
    只是爱好者,不是壕


    IP属地:江苏2楼2017-02-07 21:41
    收起回复
      2025-08-27 14:03:06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先来做些科普吧。
      一:关于非K的普通cpu能不能超内存(intel平台)
      ——能,无论是奔腾赛扬还是e3,都可以,但是有一个限制条件就是主板,只有z开头的和x开头的主板支持超内存,也就是说,能不能用高频内存主要取决于主板而不是cpu。当然cpu的内存控制器体质好会更能超,但大众体质的U也可以使用远超过默认频率的内存。有其在ddr4平台,z170和z270所代表的6代和7代cpu的优势就是极高频的内存,而且随着ddr4内存和其平台的成熟,内存运行频率会继续提升。
      问题是tmd现在内存飞涨,去年6月的时候我买了一套芝奇8gx2的c16的3200mhz内存才525,现在涨了一半还多。不过总会降价的,虽然不知道是什么时候


      IP属地:江苏3楼2017-02-07 21:41
      收起回复
        二:需不需要买堆料的主板?
        ①如果是奔着超频去的,请买千元以上的z系列主板,并且最好选择华硕,其次技嘉华擎。(微星的bios中看不中用),另外买千元附近的超频板子要注意有没有防掉压功能,没这个功能一般来说可以洗洗睡了
        ②如果奔着日常使用去的,只要注意你看中的主板是否具有一些你需要的接口(比如音频光纤输出口、足够数量的四针pwm风扇接口),或者一些有前途的接口(比如全速的m.2)。另外保修很重要,尽量选择行货,带发票的,如果没有发票,可能会失去全国联保,而只能寄回卖家处保修,问题是卖家倒闭了咋办
        ③当然也会有一些人,希望小超怡情的,那么最好也选择千元左右的z系列主板,理论上越贵的主板,超频就更容易,无论是硬件支持还是bios支持,而且网上的超频教程几乎都是针对这个价位及以上的主板的,便宜的超频板子往往你会找不到教程里说的部分功能


        IP属地:江苏6楼2017-02-07 21:45
        收起回复
          三:cpu与gpu温度高和发热高的区别
          温度高不代表发热高,发热高也不代表温度高。
          温度高但是发热并不高主要因为两个原因,①顶盖与cpu芯片的导热介质问题,同样发热,顶盖和芯片间采用硅脂来导热的温度要比钎焊的高得多。②散热器问题,或者机箱通风问题。
          典型的例子就是iu和au,iu至尊i7以下的cpu都是硅脂导热,而au的am3+平台(主要是打桩机)则都是钎焊,明明au的功耗更高,但是很多时候比功耗低一些的iu的温度要低不少。尤其是满负载时候的温度差距尤其明显


          IP属地:江苏9楼2017-02-07 21:55
          收起回复
            四:水冷是不是一定比风冷强
            并不是。水冷按结构来说可以分为一体式和分体式两种。搭配完善的分体式水冷无疑性能强于风冷,而一体式水冷就是市面上主要卖的,它不用玩家自己组装,买来就可以使用。分体式需要玩家自己组装,甚至需要自己热弯水管,有一定难度,但好处是有独立的水箱,储水量要比一体式多得多,也可以使用更大的冷排和更强力的水泵以及导热性能更好的冷头。
            简单来说,决定水冷性能的主要是这么4个方面:①水冷头导热性能。②水流循环速度(水泵是否强力)③水冷液容量。④水冷排散热能力(材质、做工、面积、厚度)
            由于各种原因,一体式水冷在这4个方面都很难出色,尤其是第3项,一体式水冷绝大部分都没有独立的水箱,导致水冷液远少于分体式水冷,所以即便有些价格昂贵的一体式水冷能够在第124项上都做得很好,但依然性能有限。同样的发热,打个比方,可以使1L水升温1度,但是可以使100mL水升温10度,水温越高,和水冷头本身的温差就越小,使水冷头降温的能力就越差,冷头温度升高,冷头温度升高则导致冷头和cpu顶盖间的温度差更小,散热能力降低,自然导致cpu温度上升。
            事实上网络上很多测试也表明,一体式水冷与价格相近甚至更便宜的顶级风冷间并没有性能优势,相反在噪音上更是要大不少。当然顶级风冷也有自己的问题,比如体积过于庞大,遮挡高度较高的内存,庞大的重量可能伤害主板等等。


            IP属地:江苏13楼2017-02-07 22:18
            收起回复
              五:为什么百兆宽带怎么测都跑不满12.5MB/S(百兆宽带的理论速度)
              百兆宽带对设备有一定要求,需要4项要求满足才能跑满:①千兆光猫。②千兆路由器(不是无线千兆,是wan口和lan口均支持千兆)③网线(有8根线芯)需8根全接水晶头。④千兆网卡。
              ①基本都能满足,不作考虑
              ②一般都不满足,现在市面上的路由器绝大部分是百兆路由器,最大速度在90兆左右。千兆路由器现在也不贵,百来块钱就可以买到,以后网速上升到更高也有用武之地。
              ③现在得网线都是8芯的,但有些坑爹的电工偷懒在家庭布线时只接4根,虽然也能上网,但是最大速度不会超过90兆,需重做成8芯的,在家庭这种短距传输环境下,8芯即可实现900兆的最高速度(受限于你的网速)
              ④较老的电脑,以及现在市面上的一些中低端主板都还不具备千兆网卡,如没有就只能另外买一张千兆网卡了。


              IP属地:江苏16楼2017-02-07 22:34
              收起回复
                整机和自己攒机的区别
                ①整机类似配置往往更便宜
                ②整机多用工包零件,无保(所谓店保只看店家心情,倒闭了也自然心情都不用看了)
                ③部分卖家的整机还有消化7天退货和返修件的作用
                ④整机买来就用,省却了装机和攒机的麻烦
                ⑤如果你攒机时喜欢买tb上最便宜的那些零件,那么无视2和3,因为和整机用的是一样的
                ⑥整机同型号配置往往缩水,z170-P之类的玩意儿都是整机在用,成本更低
                ⑦整机的走线往往比小白初次装机强得多


                IP属地:江苏22楼2017-02-07 23:08
                收起回复
                  2025-08-27 13:57:06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七:cpu散片和盒装的区别
                  区别只在质保。散片无保(店保听听就好了,他卖个7700k都赚不到几十块,会自掏腰包给你换块两千多的U?盒装质保不用店家自己掏钱,intel和经销商会买单)。
                  有人以为散片都是二手,或者认为散片都是被挑过体质的cpu,其实是谬论。世界上绝大部分IU的销售形式都是散片,反而盒装才是少数。又例如,7700k盒装还没开卖前,7700k的正式版散片已经卖了几个月了,怎么可能是二手呢?
                  tb上确实存在挑体质的散片,但只是极少数的卖家而已,而且都会明白告诉你会挑体质,因为只有告诉你他会挑体质,别人才会去问他买雕(体质好的cpu),说白了,大部分cpu都不是雕,如果挑了体质,他进的那些U能卖出去几颗,谁会花高的价钱去买已经被挑剩的U?卖雕赚钱,卖普通体质的U注定赔钱,一来一回,就算能赚也是小赚几个辛苦钱,要知道挑体质可不是件简单事,来来回回的测试体质至少也要花一个小时以上,何苦来哉,所以也只有一些出货量很小的卖家才会做这种吃力不讨好的事情,因为他不这样干就更没人问他买了。所以买散片最好找出货量大的卖家


                  IP属地:江苏36楼2017-02-08 13:21
                  收起回复
                    八:cpu的体质
                    有不少人bios默认设置,或者使用自动超频后贴出cpu核心电压来问体质的,这是错误的。体质是要手动试出来的,通过在某个频率,比如4.5g,不断调整电压以获得最低稳定电压,这个电压才能看出cpu的体质如何。测试的工具prime95、aida64的单fpu,memtest等。象棋这种软件是不可能作为测试软件的,它只能跑个分,能过象棋不能证明稳定。
                    所以超频或者说确定cpu体质是一件很折腾的事,甚至还有高负载不死机,低负载死机的问题,导致整个过程还是挺漫长的,我的6700k超到4.7g,内存3200mhz最终稳定花了一星期的时间反复调整(因为会反复蓝屏)


                    IP属地:江苏64楼2017-02-09 14:26
                    收起回复
                      九:机箱散热对于电脑的影响
                      电脑机箱不是能把所有零件都装进去就可以了。
                      选择一款机箱的动机主要有以下几点:①颜值;②价格;③用料做工;④结构设计。
                      如果你需要一款散热好的机箱,你需要着重考虑④,往往④优秀的机箱两三百就能买到,并不是价格越高的机箱散热越好,当然也不是价格越高的机箱散热就越差,因为机箱的风道要做好是很简单的事情,但①和③就很需要成本了,说穿了,再好的机箱也不如不用机箱, 直接电风扇大力对着吹
                      那既然简单为何有些价格不低的机箱散热反而很差?比如恩杰H440,这个机箱我用过,散热烂的很,就散热而言,第④点其实是不合格的,但是它在①和③上都表现的不错,其中①和④产生了冲突,设计师迁就了①而牺牲了④,导致h440顶部出气口是侧出。而且顶盖和风扇间距过小,导致了出风非常困难。
                      有几种机箱,如果你在意散热,尤其是在使用了对散热要求高的零件时,就不要买了:(1)电源上置的,且电源风扇参与机箱空气循环的机箱。(2)以静音为主要卖点的机箱。(3)出风口垂直方向被阻挡,只能侧向出风,尤其是顶盖还和风扇距离很近的机箱对,就是在说h440。
                      (1)电源上置且参与机箱空气循环的话,电源会成为悲剧,电源不仅要负担自身的发热,还要承担整机的很大一部分散热,我第一台电脑就是电源上置,cpu是6300,显卡r9 270,每当游戏打完,电源总是烫的,很大一部分热量不得不走电源出去,非常伤电源。
                      (2)静音机箱往往密封性强,密封性强自然就不透气了,不透气了还怎么散热?
                      (3)第三项很好理解,你特么风全吹顶上有特么弹回来了,能散P热?我还真把手伸进机箱去试过,越是力大的风扇,风回弹的现象就越严重,简直像是再反吹
                      其实只要机箱设计不反人类或者刻意牺牲散热,其实散热效果都能七七八八,没啥大区别。


                      IP属地:江苏352楼2017-02-14 20:44
                      收起回复
                        十:内存双通道/频率的影响
                        双通和频率都直接影响一点,就是带宽,顺便科普一下带宽计算的公式:带宽(MB/S)=位宽x频率÷8。对显存带宽计算同样有效。
                        我目前用的双通3200mhz内存的带宽就是128x3200÷8=51200MB/S,也即51.2GB/S,如果是单通道,则只有64Bit,带宽减半为25.6GB/S,如果内存换为2133mhz双通,则带宽为128x2133÷8=34128MB/S=34.128GB/S,可见双通和频率都能极大影响内存带宽,其中双通要远比频率重要,而且更易获得(因为高频内存必须搭配Z系甚至X系主板),所以建议预算允许的尽量使用双通道内存。
                        内存带宽就和cpu性能一样,并不是所有游戏或者应用都能反映出差距,而且实际上,cpu性能和内存性能也是息息相关的,内存性能差的cpu,总体性能也好不到哪去。部分游戏中更大内存带宽会有明显提升,有些游戏则提升较小,有些则基本没提升。其实cpu也一样,很多游戏中i3和i7的表现是很接近的,但这并不影响i7的客观性能和它的价格。


                        IP属地:江苏353楼2017-02-14 21:05
                        收起回复
                          不要再问我要完整的配置了,因为需求重复而且很费时间,不可能一个个给些配置的,毕竟不是商家。。你写配置给我看,让我给建议是可以的。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362楼2017-02-15 00:17
                          回复
                            十一:显卡散热形式的选择
                            现在的显卡散热形式基本上可以概括为3种。①涡轮(比如n卡公版泰坦皮)②垂直于显卡方向的横向鳍片布置(比如七彩虹gtx1070 xtop)③平行于显卡方向的竖向鳍片布局(比如微星gtx1070 gaming x).
                            就针对显卡本身的散热能力来看(机箱散热良好时),类似的散热规格下三种散热形式的排名应是②>③>①;
                            就针对有利于机箱整体散热来看,排名应是①>③>②。
                            使用②形式散热的显卡,如果显卡本身发热量较大,而且机箱散热不良,会较容易导致机箱内部积热,这时不但机箱内其他部件温度会上升,比如cpu,就连显卡的温度也不会低,因为它的热风是完全排放在机箱内部的,而①大部分热风可以直接从显卡尾部,也即机箱挡板处排除,③也可将一部分热风直接排出机箱外。
                            而且②这种横向鳍片设计,会导致热风直吹在主板上和机箱侧板上,导致两个隐患,一是加速主板老化,拉高附近元器件的温度(比如南桥和本来就很热的m.2固态),二是会增加钢化玻璃侧板炸裂的概率,特别是冬天室温低的时候
                            如果你比较看重显卡本身的散热,而且机箱散热良好,可以选择②,如果你比较看重主机整体的散热效果,或者为元器件的安全寿命着想,还是选择①或者③,如果你想要玩多显卡,那么坠吼的选择还是①。


                            IP属地:江苏513楼2017-02-21 15:16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