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野圭吾吧 关注:106,460贴子:2,281,940

170203【东吧有爱】评分贴 书评贴 绝不公平公正的东野圭吾作品评分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应该是170204啊!这样才是东野君的生日 然而系统没法改
祝东野君生日快乐🎂 活到老写到老帅到老开心到老 顺便发个贴总结一下我看过的东野君的书,欢迎围观吐槽讨论


来自iPhone客户端1楼2017-02-03 02:33回复
    我的理想是读遍东野君的所有作品。
    不管大叔是迫于生计还是创作力旺盛,应该二者兼而有之,现在已完成的作品有八十五本左右,绝大部分是小说。真是不数不知道,一数吓一跳啊!而且他近几年还以每年三本的速度在出新书。如果我维持每年看七本,东野君每年写三本,写到他七十岁,那么至少未来十年,我都有东野君的书可看。作为东野迷还是挺幸福的。


    来自iPhone客户端2楼2017-02-03 02:34
    收起回复
      2025-11-21 00:32:03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四年前读第一本《白夜行》,到现在读了二十八本,路漫漫其修远兮……我的目标是有朝一日在题目中加上“所有”二字。我应该能活得比东野君长吧……


      来自iPhone客户端4楼2017-02-03 02:37
      收起回复
        排序之前先说说我为什么喜欢东野君。有两个理由:第一,东野君的书让人欲罢不能。简单点说就是“好看、吸引人”。这个吸引人的地方不仅是他设的推理悬念,还有他讲故事的方式、他的语言风格。第二,东野君是个善良而简单的人,他的三观很正,正得可爱,正得温暖。我有学日语的朋友说,她不喜欢有些畸形的岛国文化。东野君写过很多称得上“畸形”的事件,阴暗的心理,但他同情那些因为种种原因变得“畸形”和“阴暗”的人,也让人们去思考这个让人变得“畸形”的社会环境,而且他的内心,始终抱有对未来温柔的希望。他从不说教,而是让读者自然而然的思考。他非常尊重读者的智商和三观。


        来自iPhone客户端6楼2017-02-03 02:37
        回复
          以下有我自己的评分排序,除了那些豆瓣上的高分神作,还是能发现几本遗珠的。我把自己评分和豆瓣评分的对比放在前面,向大家重点推荐遗珠。如果想看具体哪本书的短评可以继续往下看,没有剧透哈!


          来自iPhone客户端8楼2017-02-03 02:42
          回复
            我把我看过的二十八本书分为三类:我和豆瓣英雄所见略同的、我认为豆瓣低估了的(遗珠)、我认为豆瓣高估了的(遗珠的反义词是什么?)。豆瓣评分以评分人最多的哪一版为准。组内排名按我的评分高低。


            来自iPhone客户端9楼2017-02-03 02:43
            回复
              我和豆瓣英雄所见略同的(分差在0.5分以内):
              《嫌疑人X的献身》《白夜行》《恶意》(前三名一样,我感到宽慰)
              《解忧杂货铺》《放学后》《祈祷落幕时》《布鲁斯特的心脏》《湖边凶杀案》《伽利略的苦恼》《绑架游戏》《禁忌魔术》


              来自iPhone客户端10楼2017-02-03 02:44
              回复
                我认为豆瓣评分过低的(敲黑板,重点来了!):
                《我的晃荡的青春》《秘密》《单恋》《圣女的救济》《虚无的十字架》《从前我死去的家》《名侦探的诅咒》《濒死之眼》《疾风回旋曲》


                来自iPhone客户端11楼2017-02-03 02:45
                收起回复
                  2025-11-21 00:26:03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我认为豆瓣评分过高的(东野君啊,我并不总是偏袒你啊!)
                  《麒麟之翼》《红手指》《时生》《幻夜》《分身》《变身》《毕业前杀人游戏》


                  来自iPhone客户端12楼2017-02-03 02:46
                  收起回复
                    具体评分如下:
                    1 嫌疑人X的献身 9.5 2005年 豆瓣评分9.0
                    和很多人一样,我是看了这本之后,沦为东野迷的。至今还记得,深夜看到结尾时,我内心的狂跳。和《白夜行》润物细无声式的叙述风格不同,这本是到最后对读者的心脏来一下猛击。这也是我看的遍数最多的东野的小说,每次都像享受受虐似的……


                    来自iPhone客户端13楼2017-02-03 02:48
                    收起回复
                      2 白夜行 9.4 1999年 豆瓣评分9.2
                      这是我看的第一本东野的小说。和电视剧上来就揭开谜底的简单粗暴的改编相比,原作实在是太尊重读者智商了。非常喜欢语言的娓娓道来,和一种总是阴天的氛围。值得一读再度的作品,但我没有读过第二遍,知道真相之后,实在是没有勇气……


                      来自iPhone客户端14楼2017-02-03 02:50
                      收起回复
                        3 恶意 8.9 1996年 豆瓣评分8.6
                        很多人把这本和《白夜行》《嫌疑人X的献身》并列为东野君最好的三本小说。从构思之精巧、立意之深刻来说,这本的确也很厉害。东野君已不屑于玩“谁是凶手”的游戏了,而是“他为什么杀了他”。喜欢最后采访不同人对同一个人的看法。看完这本之后,不禁对自己的内心审视起来……


                        来自iPhone客户端15楼2017-02-03 02:51
                        收起回复
                          4 我的晃荡的青春 8.5 1995年 豆瓣评分7.0
                          为什么这本的分这么低?!极度不解……这个题目我就很喜欢。写的是东野君的青少年时代。我把整本书分为四部分:为怪兽痴迷的小学时代、坏学生中的普通学生的初中时代、极度缺钱的高中时代、山寨理科生的大学时代。光看看我的总结就很有意思啊,有木有?我像读推理小说一样一口气读完,既有种“啊,怪不得东野君能写出这样的作品”的恍然大悟,又有种“啊,想不到你是这样的东野君”的意外惊喜。如果拍成电视剧,绝对是《请回答1988》这个级别的。为什么韩国和日本的少年生活看起来读起来这么有趣啊!东野迷绝对不能错过的一本书。


                          来自iPhone客户端16楼2017-02-03 03:01
                          收起回复
                            5 秘密 8.3 1998年 豆瓣评分7.7
                            这本虽然豆瓣上没上8分,但知乎上还是有很多大神在推荐。我也挺喜欢这本的。这本基本没有涉及推理和解谜,而是比较多的心理活动,爱情亲情描写也比较多,虽然看到最后结局时有看《嫌疑人X》时头皮发麻的感觉(果然还是东野君啊,而不是普通的爱情小说),但和前三部的冷酷阴暗相比,这本轻快而温情。


                            来自iPhone客户端17楼2017-02-03 03:02
                            回复
                              2025-11-21 00:20:03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6 单恋 8.3 2001年 豆瓣评分7.5
                              这本是关于人的社会性别的,人的生理性别和社会性别的矛盾、性别认同障碍、同性恋等等。东野君借相川之口说:男人和女人就像麦比乌斯环的正反面。如果是一张普通的纸,那么反面永远是反面,正面永远是正面。但若换成麦比乌斯环,正面却会在不知不觉中成了反面。正反面紧密相连。这个世界上所有人都在麦比乌斯环上,不存在完全的女人,也不存在完全的男人。我有点惊讶在2001年东野君就有这样的觉悟,让我想起了读研时学gender study时blabla的一堆理论,要是那个时候读到这本书就好了……现在这本书对于营造一个宽容的社会环境也很有积极的意义。


                              来自iPhone客户端19楼2017-02-03 03:05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