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联吧 关注:152,250贴子:7,269,758

回复:【墨帅读联】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岳阳楼
一楼何奇,杜少陵五言绝唱,范希文两字关情,滕子京百废俱兴,吕纯阳三过必醉,诗耶?儒耶?吏耶?仙耶?前不见古人,使我沧然涕下;
诸君试看,洞庭湖南极潇湘,扬子江北通巫峡,巴陵山西来爽气,岳州城东道岩疆,潴者,流者,峙者,镇者,此中有真意,问谁领会得来。
这联的知名度就不做多说了,岳阳楼有五绝,杜诗、范记、孟诗、窦联、何书。关于此联的赏析前人已经太多,由于时间关系也不能翻新,这里就借鉴一段,与大家一起学习。
这副对联的显著特点之一是:用问答手法指点江山,写出了洞庭湖的山川形势、地理环境;其显著特点之二是:用典多,作者借助名人典故、名人诗文名句、传说逸事,描情绘景,抚今迫昔,抒发作者的情怀淋漓尽致,内涵十分丰富;其显著特点之三是:排比法的运用颇富表现力,上下联用了两组排比句,从各个角度有层次地反映岳阳楼的传说佳话和四周形势景象,揭示了岳阳楼著名和雄伟奇特的原由。
上联一开始就赞叹岳阳楼的奇伟,接着便历数典型史迹予以论述:首先点出的是杜甫的五言绝唱——为世人称道的《登岳阳楼》诗,让人们从中去领略洞庭湖的浩瀚宏阔;其次点出使岳阳楼声誉倍添的范仲淹的佳辞妙句;再次提及岳阳楼的修建及范仲淹文中对滕子京政绩的评价;最后以吕洞宾的神话和陈子昂的诗句作结,从而把岳阳楼的奇伟美妙提到最高度。因为在岳阳,流传着许多关于吕洞宾的神话传说及诗句。其中有一首诗云:“朝游北越暮苍悟,袖里青蛇胆气粗。三醉岳阳人不识,朗吟飞过洞庭湖。”作者把诗、儒、吏、仙几个方面的史迹、典故,巧妙地溶入自己的联作之中,把岳阳楼的奇伟写到了绝处。然而作者到此笔锋顿转,移用陈子昂的佳诗妙句,借以发出不见前代贤才而悲伤感慨之情,寄寓着自己深沉的思想情感。
下联继续写岳阳楼之奇之美,不过不是借诗文典故,而主要是依据方位实写。登楼远眺,南可望潇湘,北可及巫峡,西可至巴陵山,东可穷山岩的边界。那宏阔的湖水,那滚滚奔腾的河流,那耸立的群峰,那雄镇一方的主峰均映入眼帘。作者写至此,切景着墨:发出了此中胜景真意,谁领会得来的设问。真是言虽尽而意无穷。
全联以问句始,以问句终,向读者提出了许多发人深思的问题,内涵丰富,但是,面对“气向万千”的洞庭湖,窦垿为什么要“怆然涕下”?他又“领会”了什么呢?
在窦垿生活的时代,既有英法等国侵略者滋事的“外患”,也有太平天国革命的“内忧”,他本人日后也曾到四川避兵。在仕途上,他参劾过穆彰阿,具有施展政治抱负的求进愿望,但却得不到实现。遁世学道吗?神仙之事,毕竟渺茫。可见,“四奇”和作者本人的身世遭遇有着内在联系的!
这样,窦垿由祖国壮丽河山中所获得过且过的“领会”,也就不难看出了。湖、江、山、城,经过许多朝代兴亡,许多人事沧桑,但却不因此而改变它们的风貌,依然或潴、或流、或峙、或镇。比起大自然看不出的缓慢变化,朝代的兴替、个人的得失多么渺小,实在算不了什么。由上可证,窦垿最后还是想通了,不以个人的坎坷遭遇而耿耿于心了。所以提问道:这种感受,有几个人能真正领会呢?
窦垿联系自己的切身体会,用精练的言语,写出这副一百零二字的楹联,既咏史,也写景,既抒情,又述怀,令人回味无穷。
偷懒完毕。
明天
枫桥
乡愁非廿八字能言,萍梗笑多情,卧城外几杵疏钟,遥闻夜半;
乌啼隔两千年犹似,客心安可寄,借此间一星渔火,泊向天涯。


IP属地:四川51楼2016-06-14 21:12
回复
    枫桥
    乡愁非廿八字能言,萍梗笑多情,卧城外几杵疏钟,遥闻夜半;
    乌啼隔两千年犹似,客心安可寄,借此间一星渔火,泊向天涯。
    张继的一首《枫桥夜泊》让枫桥和寒山寺流传千古,毫无疑问今天这幅联也是脱胎于《枫桥夜泊》。
    起句直接破题,是为压顶之法,但是纵观上比却还是沉浸在枫桥夜泊的意境中,所以相对来说起句过于抬高,导致后面的承接无力,这一点是需要特别注意的,当然张继的这首诗其中的囊括的内容之广泛,也不是二十八字能说明的,但是这样的起笔未免有些歧义,这里暂且不说。
    上比在枫桥夜泊的意境中,下比通过乌啼这个意象将千年前和现在的时空连接起来,这类的方法在诗词对联经常会用到,形成顺利的过度,这里有一点是非常好的,下比的结句在这里翻出了新,张继的诗词在寒山寺的钟声之时戛然而止,作者在这里却用一句泊向天涯将乡愁更加的明朗化,思乡之时的感情很多人都有所体会,但是因为现实得原因离乡越来越远 ,那么其中的感情细品或许可知。
    这里也属于借别人的酒杯浇自己的块垒,其中虚实转换,乡愁属于思觉上的虚,疏钟和乌啼属于听觉上的实,渔火属于视觉上的实,而天涯则又回到了虚上面,留有余味。
    联和诗虽然同属一类韵文范畴,但是也有着不同,联更讲究挺拔疏朗。
    明天
    杜甫草堂
    与蜀国宰里闾守望,两朝学士名臣,浣花溪前,添作巴中胜迹
    共李谪仙肺腑相知,同是流寓客子,洛京别后,来听剑外秋风


    IP属地:四川53楼2016-06-15 15:45
    回复
      2025-05-09 23:17:22
      广告
      师父父写的太高深,好难懂~(其实是字数太多了。。。我会说我有密集恐惧症么~)


      IP属地:新疆来自Android客户端55楼2016-06-16 14:13
      回复
        师父父写的太高深,好难懂~(其实是字数太多了。。。我会说我有密集恐惧症么~)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56楼2016-06-16 14:41
        回复

          忍将露白沽来饮;
          未想枫红醉到枯。
          短联最考功力,不仅在对仗方面需要工整的对仗,在想象、布局、意象的择取以及文字的表达都是有很大的考验,饮露一直有高洁的意思,这里也是可以看出作者的性情以及标格。不得不佩服作者的巧思和情致,全联上下联各一个意象,露和枫,作者分别与之加工,露白和枫红,然后作者巧思将两者有机的联系起来。一幅好看的短联的炼字也是极其考究的,这联一沽一醉之间,不但将上下联有机的联系起来,而且采用了拟人的表达手法,让秋天更加的形象化,最后再来看忍与未之间的关系。
          明天
          彭玉麟题西湖平湖秋月
          凭栏看云影波光,最好是红蓼花疏、白苹秋老;
          把酒对琼楼玉宇,莫孤负天心月到、水面风来。


          IP属地:四川57楼2016-06-17 02:35
          回复
            学习


            来自Android客户端59楼2016-06-19 09:48
            回复
              题河北内丘扁鹊庙
              史记非谈奇述异者文,其扁鹊仓公一篇,读来颇似搜神记;
              医方乃救苦延生之术,若针灸汤药诸法,惠及真如起死方。
              今天来说一说对联的正奇之法,正奇之法估计很多人都没有听过,当然这只是我个人的一点见解,当然这也只是对联上下联变化的一种手段,就像题署联的时空手法一样,一般的成联上下联都有各自的安排而有能够有机的统一,例如远近、大小、时空等等对比手法,今天我们就来说一说正奇的说法。
              此联上比以奇入下比以正出,故能生发有端而脚踏实地,如果上比以正入下比奇出,则又是另一种境界,当然这在于作者如何安排。而如果全联皆用正的手法,则难免呆板,如果全联用奇的手法,则难免生发无端飘飘然,在使用的时候应该多加注意。
              明天:
              李白与马
              浮生本天地之尘,十万里被发行吟,不溺于心,则溺于俗;
              君子有达穷之惑,一百年与时俯仰,世无伯乐,敢谓良材?


              IP属地:四川60楼2016-06-19 20:42
              回复
                辛苦..


                IP属地:安徽来自iPhone客户端61楼2016-06-19 21:23
                回复
                  2025-05-09 23:11:22
                  广告
                  转录再别处看见的一些联评:
                  陈乃永联评
                  =======================
                  寿某君(怀抱昆仑)
                  月明昨夜,云碧今宵,合十五日桃花信,著风流本色;
                  君客中州,我宾东海,沽三千里春水潮,寿诗酒狂徒。
                  乃永:上联以时序穿珠缀玉,流水行文。淑雅者可读到“云碧调琴夜,月明晞发时”,此为上流。然yin才必有别解,以为是:风月时,青鬓乱,云涌巫山桃面红。此之谓下流。合上流与下流之解,寿者“风流本色”之状便呼之欲出了。下联豪谈之语不掩四射“基情”,大有“君主长江头,妾住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之风骚。到了结句,一派淋漓。且此联切时、切地、切人、切事,及对仗精到都堪嘉许。然而,私以为“信、潮”二字比较滞涩语感,且意义不大,建议杀掉。


                  IP属地:四川62楼2016-06-19 23:26
                  回复
                    浔阳楼(石马相公)
                    复临九派,更上层楼,与宋公明并起吟魂,千秋硕望风呵壁;
                    如约独酌,重温古调,有白司马前来问酒,万古琵琶月满江。
                    乃永:此联精彩的是上腰至结处,有豪情,偏婉曲;有愤世,不嘶吼;有千斤之功,然只加四两之力。下联转到白居易当年,结句遣词加力,貌似想要稳住上联,然还是略有虚张声势之感,从思想内涵来说,终欠一筹,弱于上联。纵览全联,还是蛮喜欢这个体格。另,私以为复、并、独这些几词都有欠斟酌。聊举一例,“如约独酌”:试问赴约来酌,咋还独酌呢?被放鸽子了吗?


                    IP属地:四川63楼2016-06-19 23:26
                    回复
                      赠太仓胡永平会长(金锐)
                      文墨传湖山形胜,宜画宜诗,王烟客故居二十亩;
                      疏豪想魏晋时人,且歌且啸,阮步兵醉饮三百杯。
                      乃永:白描般的手法,聊加渲染,胡先生其人其居之环境便鲜明起来,这似乎就是传说中的举重若轻之境了。总体来看,下联一气呵成,流畅之极,诗酒旷逸之名士之风洒然飘来。想来胡先生看了该是引小金为知己,对饮三百杯吧。上联也好,可想象在佳山佳水之间,往来有同好,清谈有画诗,漱喉有琼酿,其乐何极。然,上比似有小疵,起有文墨,腰又诗之画之,貌有呼应状,实则费字。


                      IP属地:四川64楼2016-06-19 23:26
                      回复
                        赠鸠竹(将千龄兮)
                        倚三千尺衡岳遥窥渤海,想见其人,以证鲲鹏之造化;
                        有一万年潮声涌入山窗,欲凭此笔,别开魏晋后文章。
                        乃永:特喜欢此联的骨骼,堪称雄健,数字的使用很合理、自然,没有丝毫生拉硬扯之嫌。起句满满蓄势,腰作过渡,聊作伸展,绝不费言,到结句局面大开,嘿嘿,一个伟大而又富有学力的竹子一下子站起来了。赠人联很难写的,写得情文并茂,尔我并融,得体合境,那就是难上加难了。总之,单看联已经很不错了,至于尺度的把握,小魔儿以后再慢慢进益吧。另,感觉窥字略欠雅致。


                        IP属地:四川65楼2016-06-19 23:29
                        回复
                          三十五自寿(莫非)
                          涅槃在大梦之间,以醒看云,以醉看人,杯酒精神今日寿;
                          割据乃浮生所想,得痴一半,得嗔一半,春风刀俎古稀年。
                          乃永:从无以为凭时期开始,感觉其古文字功底很深厚,行文多堂奥涵深,古意弥漫,兼有禅味。下字也多有大胆奇崛,颇有语不惊人死不休之态,比如此联的涅槃、春风刀俎,初入眼颇为崛硬,细想又有余味,春风刀俎更是给人种惊心之感。总的来看,若说浪子那联是白描派的,那这联就是抽象派的,要潜入其精神层面方能探知,俺尝试着潜入了,结论是联的主旨是两腰,如此,想见其状,果是诗酒狂徒一晋人。不满的是割据一词不知其妙,涅槃似乎也有欠允洽,整联略嫌晦涩。


                          IP属地:四川66楼2016-06-19 23:29
                          回复
                            写在三期毕业典礼(其道)
                            绛帐听经,芸窗弦诵,百廿日朝夕消磨,今与春风传大雅;
                            名山可仰,书气自华,第一等文章有继,应知吾道久不孤。
                            乃永:刚毕业的娃,能有如此手笔也是相当不错的了。遣词古雅,布局合理,一气写来,虚实照应,游刃自如,端有可贵处。将三月以来同学之谊,师生之情以及毕业寄望都一一包容,的是可造之才。然也有稚嫩的地方,某些关键部位对仗还是要稳重点的。若以一毕业生的口吻来看,“第一等文章有实继”之说法似也不妥,有自擂之嫌。这句以第三者身份来表达是最为合适的。两结很不错的,然看得多了,也就少了些夸赞的情绪。


                            IP属地:四川67楼2016-06-19 23:29
                            回复
                              2025-05-09 23:05:22
                              广告
                              浔阳楼(细雨沾衣)
                              非沦落者不识登临,百十载逆旅何如,光影自循环,一杯酒浮生去也;
                              是天地间气钟吴楚,万千劫英雄安在,江潮凭起覆,四行诗大笔涂来。
                              乃永:此联喜的是两结,沉雄有力,犹显旷达张扬,整联体势也是大开大合状,犹如真汉子手笔。沦落事,杯酒一释之;英雄胆,大笔一慨之,抑扬有序,布局井然,可见娃儿之用心。不足的是整联略空,下起比较纠结,读起来磕巴,作用也不明显。上比的光影一词似也堪酌。


                              IP属地:四川68楼2016-06-19 23:29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