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一只眼睛,看破关系的迷雾—武志红
我们所谓的人格是一个内在的关系模式,即“内在的小孩”与“内在的父母”的关系。一个人的外部的人际关系其实就是他的内心关系向外的展现。譬如,假若一个人的内在的关系模式是“挑剔的内在的父母”与“被挑剔的内在的小孩”。那么,这个人的现实的人际关系,要么是他瞧不起别人,要么是他甘于被别人瞧不起。 面对这样的人,我们就要明白,他挑剔你,其实并非是你的错,而是他自己的问题。他是把自己内心的东西投射到你身上了。不过,接不接受他的投射,就是你的问题了。别人之所以那么容易把他们的“被挑剔的内在的小孩”投射到她的头上,是因为她的内心中首先有了一个“被挑剔的内在的小孩”。
自爱=“内在的父母”爱“内在的小孩” 自信=“内在的父母”赞赏“内在的小孩”,自立=“内在的父母”尊重“内在的小孩”的独立空间。你的内在的关系模式并不是一直恒定不变。相反,与其他人、与社会和与自然的每一个互动都是机会,即促进你的心灵改变的机会。当然,这也常常蕴涵着风险,每一个互动都可能把你的心灵拉进黑暗。要认识这样的互动,我们就需要多一只眼睛,能够在必要的时候跳出来,并从一个近乎旁观的视角审视一下你与他人的互动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