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武帝吧 关注:7,324贴子:58,269

【羽林军】虽远必诛 大汉帝国的扩张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作者 醉罢君山
一楼 祭拜五千年来护我华夏的热血将士


IP属地:湖北1楼2012-05-02 10:46回复
    二楼祭拜那些为了支持国家的战争而奉献的大众百姓


    IP属地:湖北2楼2012-05-02 10:46
    回复
      2025-08-11 19:27:44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这个区的主要任务是宣传热血英雄的故事,和系统的历史。
      一个国家没有英雄是可悲的,英雄代表着一个国家的很多东西,如进取心,如勇气,但是,史书毕竟是有限的,5000年来,上得了史书的英雄又有多少呢,每每想起那些无名枯骨,我的心就在流血就在痛,千年来,他们默默的保护着汉家天下,保护着华夏大地,试问,谁人不想家,谁人不思亲人,然而,为了祖国的安危,为了更多百姓自由的活着,这些军人们还是选择了与黄沙作伴,与戈壁,草原做伴,一场场的战争下来,袍泽一个一个倒在脚下,他们名字会被后人所遗忘,他们注定上不了史书。但他们无悔,他们做了自己该做的,他们守护了这个国家。秦皇汉武固然伟大,但没有忠勇的士兵和热血的英雄,那功绩又从那里来呢。所以,我们也要做我们该做的事,本区就为英雄。。。。


      IP属地:湖北3楼2012-05-02 10:47
      回复


        IP属地:湖北6楼2012-05-02 10:48
        回复

          (虽远必诛-3)
          头曼单于对冒顿的归来,几分失望,几分惊喜。
            失望的是他改立太子的计划,就此泡汤了,那位美艳欲滴的阏氏,少不了又要吵闹一番。惊喜的是,冒顿死里逃生所表现出的惊人的胆略,让老单于也不禁暗暗的喝彩。
            对头曼单于,对匈奴民族而言,勇敢是人的第一美德。
            面对死里逃生返回的儿子,头曼单于不免有几分愧疚,作为补偿,他将一支由一万人组成的精锐骑兵交给冒顿,作为冒顿的亲兵。此刻的冒顿,没有表现出任何的怨言和不满的情绪,他如荒野中正准备捕杀猎物的狼,耐心等待着时机。
            冒顿对整个事件的来龙去脉作一番秘密的调查。他震惊了:父亲仅仅是为了一个女人,而要对自己痛下杀下手。
            面对强有力的父亲,他仍然恭恭敬敬。但,这只是表面,在他内心深处,这位将自己投入虎口的父亲,已成为必杀的恶魔,当然,还有那位被父亲宠爱万分的阏氏。
            如何报复?来挑战匈奴之王?冒顿思忖良久,必须充分利用这支骑兵部队,使之自己忠心不二,只知有冒顿太子,而不知有头曼单于。
            于是他设计了鸣镝,会发出声响的箭。
          鸣镝声起,所以的骑兵一起拉弓,箭雨飘向鸣镝的方向。
            久而久之,鸣镝取代了口头的命令。
            冒顿决定用自己心爱的战马,来考验骑兵们服从命令的程度。
            一次,冒顿下了战马,让自己坐骑在远处吃草,众骑士在等候着鸣镝的声音。冒顿的鸣镝对准自己的战马,一声清脆的声音划过草原,大部分的骑士不假思索,射出的箭紧随着鸣镝,一匹剽悍的战马立即倒毙在箭雨之中。而一些人却犹豫了:是不是太子的鸣镝射失手了?那可是太子心爱的战马啊!
            但是冒顿不会给犹豫者第二次的机会,他下令将没有射出箭的骑士全部抓起来,然后从冷冰冰的嘴唇中吐出一个字:“斩!”
            不一会儿,一排被吹下的头颅被陈放在众骑兵面前,所有人心里都不由得打寒颤。
            冒顿重申他的命令:“骑兵们身负重任,所以必须要随时听从命令,果断执行,当动荡局面来临时,惟有果断者可以取胜。即便是让你们射杀我心爱的战马,也不要犹豫,必须果断执行命令,违者的下场,大家都看到了。”
          冒顿简直疯了。
            为了考验战士的忠诚,他射杀自己心爱的战马。
            他意犹未足,再把自己的宠妾推上祭台。
            当冒顿带着宠妾到了兵营,这位宠妾以为这是恩宠,却不知自己将成为权力祭台上的牺牲品。冒顿,已经沦落为一个彻头彻尾的冷血动物。
            冒顿举起响箭,瞄准了宠妾。
            宠妾正会心地转过头,含情脉脉望着冒顿,但她看到冒顿手中的弓正瞄准着自己,秋水般的眼神,顿时变得惊恐万分。心爱的夫君射出无情的响箭,这个美丽女人,对世界的最后一眼,看到是铺满天空的一片箭雨。
            连惨叫声都来不及叫出,数千支随之而来的利箭刺穿了她的身体,一个美丽之花瞬间香消玉殒,鲜血沾满了密密麻麻的箭头。
            冒顿没有一丝的动心,照例将一些惊恐万分而没有射箭的骑兵斩首示众。
            他没有任何表情地看着万箭穿身的美女,淡淡地说:“把尸体埋了。此事不得泄露,违者,斩。”
          


          IP属地:湖北7楼2012-05-02 10:48
          回复

            (虽远必诛-5)
            三十万的骑兵,如同一群恶狼,向东边扑去。而此时的东胡,却沉醉在对匈奴的外交胜利之中,他们完全相信,可以不费吹灰之力得到匈奴的大片土地,就象他们曾不费吹灰之力得到了头曼的千里马与冒顿的阏氏。
              然而,等待他们的,不是使者所带回的捷报,而是匈奴三十万的骑兵。他们所犯下最大的错误,在于他们误把猛虎当作绵羊,猛虎决不软弱,它只是蛰伏,等待时机,只是在麻痹它的对手。冒顿就是这只猛虎。
              当东胡人发现了来势汹汹的匈奴骑兵时,一切都晚了,因为东胡人早已在边境放松了警戒,面对匈奴突然发动的闪电战,还来不及反应,已经成为这群恶狼的盘中餐,除了被杀死,就是被俘虏。
              冒顿的骑兵深入东胡境内,直捣王庭,杀死东胡王,东胡这个曾经强大的国家,几乎在一夜之间,被匈奴毁灭了。冒顿将匈奴的地盘,扩展到了辽阔的东方。
              这是一次巨大的胜利!
            然而,冒顿的胃口远不止此。
              冒顿将矛头调转方向,又从东边杀往西边,兵锋直指月氏国。
              月氏国有十万的控弦之士。曾几何时,月氏与匈奴、东胡三强鼎立于北方的荒原,冒顿本人还曾入质月氏,并且险些在月氏国丢了性命。仅凭这点,就可以想象冒顿对月氏是何等的痛恨。
              月氏人惊讶地发现,匈奴忽然变得如此的强大,冒顿所一手训练出来的骑兵,在辽阔的战线上勇不可挡。
              月氏的军队全线溃败。月氏的土地一半沦入匈奴之手,一部分月氏人选择撤退,重新寻找避难之地。
              这是何等辉煌的胜利!所有的北方蛮族,都从匈奴的铁蹄声中感到了震憾与恐慌。
              冒顿并没有对月氏人赶尽杀绝,这绝不是因为他心慈手软,而是在他眼中,月氏已经是不堪一击,只是一只病猫,随时可以收拾。这使得月氏暂时得以苟延残喘。
              在东、西两侧吞下两头大象,冒顿还要什么?
              这头发了疯似的雄狮,还能吞得下食物吗?
            匈奴的大军,在东、西线取得了庞大的土地。此刻的匈奴,其土地的广袤,几乎可以与汉帝国相媲美。可是雄心勃勃的冒顿并不想停止扩张的步伐。
              匈奴的大军越过阴山,向南挺进,渡过黄河,势如破竹,吞并了两个盘居在此的蛮族部落:楼烦、白羊,占领了这片被称为“河南地”的战略要地,即现今黄河河套西北部的区域。
              河南地曾是匈奴之痛。
              匈奴的先祖们曾经盘踞在此地,但是在秦始皇三十二年时(公前元216年),秦国大将蒙恬统领三十万大军,北伐匈奴,夺取河南地,并在北面防线上修筑长城,以防止匈奴的反扑。
              秦末天下大乱,中原逐鹿,群雄并起。河南地成了一片被遗忘的土地,盘踞在此的蛮族楼烦、白羊趁机瓜分这片土地。冒顿的铁蹄不费吹灰之劲,轻松收拾了楼烦与白羊,收复了匈奴人的故地。
              如今,冒顿的铁骑将蒙恬修建的河套长城抛在身后,将汉匈边境,恢复到了秦帝国蒙恬北伐前的格局。
              北方的匈奴汗国与南方的大汉帝国,各据一方,两虎对峙,即将燃起三百年绵绵的烽火。
            (第一章 第一节 完)
            


            IP属地:湖北9楼2012-05-02 10:49
            回复
              感动,此贴必读啊!


              10楼2012-05-04 10:23
              回复
                嗯,很了不起的说。御林军。


                11楼2012-05-04 12:39
                回复
                  2025-08-11 19:21:44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想加入吗,现在正在招人中,还有,是羽林军不是御林军


                  IP属地:湖北12楼2012-05-04 13:00
                  收起回复
                    想加入吗,现在正在招人中,还有,是羽林军不是御林军


                    IP属地:湖北13楼2012-05-04 13:00
                    回复

                      [注解]
                        刘邦兵分两路,其具体细节不甚清楚,笔者从《汉书》诸将传中择取相关资料,列于下:
                        其一为周勃。《汉书•周勃传》:“以将军从高帝击韩王信于代,降下霍人。以前至武泉,击胡骑,破之武泉北。转攻韩信军铜鞮,破之。还,降太原六城。击韩信胡骑晋阳下,破之,下晋阳。后击韩信军于硰石,破之,追北八十里。还攻楼烦三城,因击胡骑平城下,所将卒当驰道为多。”
                        其二为樊哙。《汉书•樊哙传》:“以将军从攻反者韩王信于代。自霍人以往至云中,与绛侯等共定之。”
                        其三为夏侯婴。《汉书•夏侯婴传》:“因从击韩信军胡骑晋阳旁,大破之。追北至平城,为胡所围,七日不得通。”
                        其四为灌婴。《汉书•灌婴传》:“从击韩王信于代,至马邑,别降楼烦以北六县,斩代左将,破胡骑于武泉北。复从击胡骑晋阳下,所将卒斩胡白题将一人。又受诏并将燕、赵、齐、梁、楚车骑,击破胡骑于硰石。至平城,为胡所困。”
                      以上资料可见,周勃与樊哙并未能加平城之战,而是分兵追击韩王信旧部及匈奴援军。


                      IP属地:湖北17楼2012-05-04 17:58
                      回复

                        (虽远必诛-10)
                        周勃和樊哙的主力大部队在哪啊?刘邦心急如焚。
                          刘邦想派勇士突出重围,与主力部队取得联系,但白登山被围困得水泄不通,插翅也飞不出去。怎么办?
                          刘邦急得直跺脚。
                          刘邦望着天空,若有所思:“难道我万里征战,最后竟要困死这座小小的山头吗?”
                          他突然想起娄敬的话:“唉,恨我当初不听娄敬的劝告,不然怎么会在此无端自取其辱呢?“
                          此时,号称“智囊”的陈平,闯进刘邦的帐内。
                          “陛下,如今困于此地,只能试着走一步险棋,或许还有机会可以逃脱。”
                          刘邦一听,急忙拉着陈平的手:“有何妙计,快快说来。”
                          陈平向坐卧不安的刘邦献上一条“密计”,刘邦听罢连连称善。
                        入夜时分,一个人影闪过阏氏的帐篷,帐篷里的灯火还未熄灭。
                          帐内坐着一位美丽的姑娘,她正是冒顿单于所宠爱的阏氏,身边还有几位服侍着她的侍女。
                          “何人在外面?”阏氏听到帐外有动静,喝了一声。
                          人影闪进帐篷内,立马就跪下嗑头。
                          “你是何人?”阏氏又喝问一声,依然保持着贵夫人镇定。
                          “在下是大汉皇帝派来的使臣,冒死前来。向瘀氏娘娘请安,并向娘娘献上微薄之礼。”来人答道,仍然长跪不起,只是双手捧起礼箱,并打开呈献在阏氏面前,金灿灿、亮晶晶,只见盒内尽是珠宝玉器黄金饰物。
                          女人皆爱美,即便是贵为国母的阏氏,又怎能例外?匈奴物产贫乏,几时见过汉地的这些贵物?阏氏不由心动,屏退左右。
                          来使对阏氏说道:“大汉皇帝被单于围困,很愿意与单于能罢兵修好,还有劳娘娘代为请求。大汉天子愿意将国内最美的女人,献于单于。”说罢来使从怀中取出一帛画卷,将卷轴展开,上面绘着一位美艳欲滴的女子。
                          阏氏作为女人的妒忌心便上来了,心中暗想:倘若单于掠得汉地,汉地的女子个个珠光宝气,只怕是要见异思迁、喜新厌旧了。于是便答应了汉使,向冒顿单于请求停战罢兵。
                          这就是陈平向刘邦献上的所谓的“密计”。
                        第二天,守卫在白登山的汉军十分惊讶地发现匈奴的进攻停止了,而且在西南的方向留下了一个缺口,冒顿单于果然打算罢兵。
                          汉军立即从这个缺口撤退。出了城门,刘邦长喘了一口气,马上要驾车狂奔逃命。大将夏候婴制止了:“不能逃得太快,否则让匈奴骑兵看到我们方寸已乱,反而会惹祸上身。”陈平下令两边的军队拉起劲弩,箭头向外,警戒匈奴骑兵可能发起的突袭。
                          这是一个生死攸关的时刻!
                          刘邦感觉置身狼群之中,狼群虎视眈眈,但怎知恶狼不会猛扑过来呢?
                          有惊无险!
                          当跳出了匈奴人的包围圈之后,刘邦长长喘了一口气,如释重负。
                          毕竟是上天眷顾啊,刘邦对“天命”不由得又多信了几分。
                        


                        IP属地:湖北19楼2012-05-04 17:58
                        回复
                          今天的五章更新完成,汉军威武


                          IP属地:湖北20楼2012-05-04 17:58
                          回复
                            感动!PS:黄岩岛啊!


                            来自手机贴吧21楼2012-05-06 10:20
                            回复
                              2025-08-11 19:15:44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虽远必诛-11)
                              凶狠残忍的冒顿单于怎么会突然网开一面呢?这留下了一个千古之谜。
                                古代史学家多把功劳归于陈平的“奇谋”,陈平一生有所谓“六大奇谋”,其中之一,就是解围白登之谋。然而陈平所谓的“奇谋”,根本经不起推敲。
                                冒顿是怜香惜玉之人吗?不是。是可以被女人所左右的人吗?不是。是爱美人甚于爱江山的人吗?也不是。他视女人为工具,为了弑父夺位,他不惜以爱妾作为活靶子以考验士兵们的忠诚;为了迷惑敌人,他又不惜把另一个宠妾拱手相送以东胡。
                                冒顿,就是这样一个人,血腥成性的冷血动物,陈平却企图通过贿赂阏氏来达到劝服冒顿解除对白登城的包围,这,岂不是天方夜谈?
                                如果不是陈平“奇谋”的功劳,那又如何来解释冒顿突然作出撤围的决定呢?
                              史料记载,在匈奴军队围困白登山时,曾与赵兵团的将领王黄取得联系(赵兵团主力即韩王信的残兵败将),约定会师的时间。然而赵兵团却迟迟未至,冒顿单于心生狐疑:是否赵兵团与大汉军队私下有秘密交易?
                                这会不会是冒顿单于决定撤围的原因呢?答案是否定的。
                                赵兵团只是毫无战斗力可言的韩王信的残兵败将,对于怀有蛇吞象野心的冒顿而言,这支小部队,实在没有任何实力以撼动匈奴军队的优势。赵兵团失约这个小小插曲,岂可以令雄才大略的冒顿单于放弃了一次歼灭汉帝国刘邦皇帝的天赐良机?
                              其实谜底不难揭晓,只是历来的历史学者,囿于陈平“密计”的神话,所以反而没有看到事实真相。
                                请看《资治通鉴》在一句非常重要的话:“(高帝逃离山登后)至平城,汉大军亦到,胡骑遂解去。”刘邦白登山突围后,汉军的主力兵团(周勃的兵团)也已经到达了平城。
                                再看《汉书》“周勃传”记:“(周勃)后击韩信军于硰石,破之,追北八十里。还攻楼烦三城,因击胡骑平城下。”
                                这则资料清楚地写了周勃所统率的主力兵团在硰石战役之后,向北继续追求八十里,然后又攻破楼烦三城,最后到达平城。而且〈周勃传〉中明显提到,汉军到达平城时,已经跟匈奴骑兵交锋了。
                              真相昭然若揭!匈奴撤围,根本不是陈平所谓的“密计”,更非赵兵团的失约,而是冒顿已经得到情报,汉军主力大部队已经到达平城,而白登山,就是在平城的地界内!
                                汉军主力的前锋已经与匈奴骑兵交火了。
                                这意味着汉军主力部队,马上可以对匈奴军队发动进攻!
                                而此时,匈奴骑兵面对白登山的坚固的防御工事,猛攻七昼夜,依然无法突破守军的防线。一旦汉军主力投入战斗,匈奴军队将遭遇内外夹击,后果不堪设想!
                                匈奴已经是动用倾国之兵,再无战略预备队可以投入,一旦被强大的汉军反包围,匈奴不仅将赌上军队的命运,还要赌上民族与国家的命运。
                                这种严重的后果,冒顿即便是战争赌徒,也不敢轻易以整个民族的命运来进行一场旷世豪赌。
                              这里非常有必要提及的是,有些历史书籍,写到刘邦的白登之围时,错误地认为汉军的三十二万大军被四十万的匈奴骑兵所围困。这是天大的误解!
                                被围的汉军,只是其中一部,虽然没有具体的人数记录,但绝不会超过十万人。
                                冒顿非常的明智。虽然匈奴的战略欺骗获得了成功,把贪功急进的刘邦先锋部队围困在白登山,使这位大汉天子惊惶失措了七天七夜,但冒顿心中却是明白,匈奴根本没有战斗中占到一点便宜,久攻不克的白登要塞,反而有可能使汉军主力在外围对匈奴军队实施反包围,迫使匈奴进行决战,这对匈奴绝对是不祥之兆。
                                以退为进!冒顿这一招,下得太漂亮。
                                当冒顿下令撤围一角时,他取了一场心理战的决定性胜利。
                                刘邦落荒而逃。
                                因为落荒而逃,所以成了失败者。
                                虽然汉军在战场上的表现不逊色于匈奴的军队,但最后的落荒而逃,便背负上失败的心理。
                                白登之围,成为大汉帝国长久挥之不去的一块心病,畏惧匈奴的情绪从皇帝漫延到了普通的士兵,直到数十年后,卫青与霍去病对匈奴反击取得了空前的胜利,汉帝国才恢复军事大国的心理优势。
                              


                              IP属地:湖北22楼2012-05-06 11:35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