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0
-
50
-
0做活检时,有人可能会想:“活检针的附件而已,比如装标本的容器、定位导丝,要是原来的丢了或者不够用,找个看起来差不多的换上,应该没啥问题吧?” 但实际上,活检针附件可不能随便换,哪怕只是换了一个 “看着像” 的配件,都可能让活检操作出岔子,甚至直接影响诊断结果,让后续治疗走弯路。今天就来好好说说,为啥附件不能随便换,错配配件到底有哪些影响。 首先得搞明白一个关键:活检针和附件是 “成套设计” 的,就像钥匙和
-
0
-
0在医学考研的准备过程中,我很庆幸选择了逻科斯。他们科学的教学体系和个性化的辅导方式,让我在有限的时间内取得了显著进步。 逻科斯独创的"三阶学习法"给了我清晰的学习路线。第一阶段注重基础知识的系统梳理,各科老师都会提供精心制作的思维导图。比如生理学的血液循环章节,老师用颜色区分了动脉、静脉、毛细血管的不同功能,还用箭头标注了血流方向,使抽象的概念变得直观易懂。 第二阶段是专题强化,针对重点难点进行
-
0去医院输液时,你有没有过这样的担心:输液速度忽快忽慢,快了怕心慌难受,慢了又怕药效跟不上?以前靠护士手动拧输液管调节速度,不仅护士得频繁跑过来查看,患者也得时刻盯着滴壶,生怕出点差错。但现在有了电子输注泵,这些顾虑全没了 —— 它就像个 “贴心的输液管家”,能精准控制药液流速,全程不 “掉线”,让输液又稳又省心。 先说说它 “精准控速” 的本事有多厉害。就拿心脏病患者输液来说,有些治疗心脏病的药液,对流速
-
0说起子宫,很多女性都知道它是 “生命的小摇篮”,而宫腔就是摇篮的 “内部空间”。可要是宫腔因为手术(比如宫腔粘连分离术、内膜息肉切除术)出现了 “伤口”,恢复起来就没那么容易了 —— 就像一间墙壁破损的小房子,要是不做好支撑和保护,破损的墙面可能粘在一起,还难长出新的 “墙面”(子宫内膜)。这时候,球囊子宫支架就能派上大用场,它像个 “懂分寸的小帮手”,既能精准撑起宫腔,又能帮子宫内膜快快修复愈合,让宫腔
-
0
-
0
-
0
-
0
-
10
-
0
-
0嗯。。。
-
0选喉镜窥片时,材质和型号就像左右脚的鞋,缺了谁都走不稳。只看材质不看型号,可能拿着最耐用的金属窥片,却塞不进新生儿的小嘴;只看型号不看材质,或许选对了尺寸,却因涂层脱落影响视线。两者的权衡,藏着让插管又快又稳的门道。 先说说材质这道关。目前主流的窥片分金属和塑料两大类,性格差异大得像冰与火。金属窥片多是不锈钢材质,表面镀着防雾涂层,能扛住高温高压消毒,反复用个几百次不成问题。它的优点是 “皮实”:给
-
0
-
0
-
0喉罩导管确实像个让人省心的助手 —— 不用像气管插管那样费力撑开喉咙,往嘴里一放就能建立气道,全麻手术时患者少受罪,医生也省时间。但就像再好用的工具也有 “脾气”,它藏在便利背后的几个 “雷点”,稍不注意就可能添麻烦。 最让人捏把汗的是 “移位刺客”。喉罩导管靠气囊充气后卡在咽喉部固定,看着挺稳,其实像个坐在滑滑梯上的孩子,稍微一动就可能跑偏。患者咳嗽时胸腔发力,导管可能被 “顶” 得往上翘,边缘离开咽喉壁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喉镜窥片过程中若因操作不当等原因,有可能导致声带麻痹,这会给患者的发声等功能带来困扰。不过,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一系列针对声带***最新康复治疗技术涌现,为患者带来了新希望。 从手术治疗方面来看,自体组织移植技术逐渐崭露头角。传统手术使用的钛板、硅胶等填充材料,患者不仅异物感明显,还面临较高的排异风险。而像苏大附四院开展的利用患者自体组织 “重建” 发声系统的手术,先利用患者自身的筋膜组织搭建 “框架
-
0生孩子是场硬仗,但产后子宫脱垂和出血就像“战后烂摊子”,收拾不好可能留下一辈子隐患。这时候,球囊子宫支架就像个“子宫守护者”,用它的独门秘籍——防脱垂和止血,帮子宫快速恢复元气。今天咱们就唠唠这个“子宫急救神器”。 一、子宫脱垂和产后出血:产后的“隐形炸弹” 生完孩子后,有些子宫会“闹脾气”: 子宫脱垂:子宫像泄了气的皮球,往下掉,严重的话能掉到阴道口外,走路都磨得慌; 产后出血:子宫不收缩,血哗哗流
-
0
-
0长期打麻醉针后,发现血管摸起来又硬又凸,像一条条 “小筋”,不仅打针时难找位置,还伴随着隐隐的痛感,这让不少人忧心忡忡:“血管变硬还能恢复吗?该怎么保护它们?” 别着急,这是长期注射带来的常见问题,只要掌握正确方法,就能有效改善。一、为啥血管会变硬?“罪魁祸首” 有这些 反复穿刺损伤:每次打麻醉针,针头都会刺破血管壁,就像一张纸反复被戳会变薄、变脆,血管内膜反复受损后,会启动修复机制,导致纤维组织增生
-
0
-
0
-
36
-
0
-
0在紧急气道处理场景下,每一秒都关乎患者生命,而选对喉镜窥片是成功建立气道的关键第一步。面对不同患者的复杂情况,如何快速挑选出最合适的喉镜窥片?这篇文章将为你拆解关键要点,助力争分夺秒的急救操作。 一、按患者年龄选择基础型号 1. 新生儿及婴幼儿 新生儿和婴幼儿的喉部位置较高、声门呈前倾位,且气道狭窄娇嫩。此时 ** 直型喉镜窥片(如 Miller 0 号或 1 号)** 是首选。直型窥片前端尖锐,能直接挑起会厌暴露声门,操作时视野
-
0
-
0
-
0
-
0
-
0三腔双囊管是肝硬化门脉高压导致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时的“救命神器”。它有三个腔,分别连着胃气囊、食道气囊和给胃里送东西的通道。用的时候,先把管子插到胃里,然后给气囊打气,靠气囊的压力把出血的血管压住。但要是压的时间太长,超过72小时,风险就会悄悄找上门。 首先,得明白为啥不能一直压着。气囊压着的地方,黏膜会缺血,就像手被绳子勒久了会发白、没血色一样。时间一长,黏膜就可能坏死,甚至烂穿,形成溃疡。更
-
0
-
0
-
0在医院病房里,常常能看到一些患者鼻子里插着一根细细的管子,这就是鼻饲管。当鼻子邂逅鼻饲管,有人觉得它带来诸多不适,是个 “甜蜜负担”,也有人视其为 “救命稻草”。这鼻饲管到底是怎样的存在?咱们一起唠唠。 鼻饲管,“救命稻草” 发挥大作用 保障患者营养供给 对于因各种原因不能正常经口进食的患者来说,鼻饲管堪称 “救命稻草”。比如,脑卒中患者往往会出现吞咽障碍,无法顺利咽下食物,这时候鼻饲管就派上用场了。通过
-
0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