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0在药房抓药的时候,你就会发现,老师在开中医处方时,大多用四君子汤开头,以后的加减变化就繁杂了。
-
0人参健脾丸对脾虚消化不良,乏力,腹胀便溏等,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
0小柴胡汤治疗往来寒热,口苦咽干目眩,胸胁苦满,心烦喜呕等,但见一症便是,不必悉具。病情进一步发展,岀现口干舌燥时,加石膏,效果岀奇。
-
0异公散加小茴香,丁香。治疗脾胃虚寒疗效好。
-
0人参,麦冬,五味子,研细粉。精神不佳,口干舌燥时,用开水冲服。
-
1我将《伤寒论》里面的调胃承气汤变为散剂,大黄,元明粉各100g炙甘草40g共粉成散剂,备用。不需要经常服用,大便不通畅时,服用3至6g,自己摸索的吃,值得注意的是:太少了不起作用,太多了会拉肚子。它的优点是不伤胃。
-
0金匱肾气丸,用小量,顿数限不限,自己摸索出最小量,吃了既不上火,又能起作用的剂量。确实能起到养生保健的目的。
-
0治湿不利小便非其治也。水液在体内流动运行,是依靠肺脾肾三脏相互恊调完成的,不论外湿或内湿,都可能造成水湿停滞而生病,该方在临床应用时,肾阳虚时可加附子,气虚可加黄芪,党参。
-
0四七汤是治疗梅核气的方子,如果再和柴胡舒肝散合用,治疗肝气郁结,痰湿郁堵,效果倍增。血瘀明显者可加桃仁、红花。
-
0逍遥散治疗肝脾不和,效果显著。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
-
0湿为阴邪,易伤阳气。
-
0五苓散是治疗水液代谢有效方剂,它最大的功效就是“通阳化气,利水祛湿”,它不单是一种利水的方药。
-
0理中丸加保和丸,健脾和胃,可谓良方妙药。
-
0芍药甘草汤加附子,用于阴阳两虚者。
-
0当归,白芍,川芎,白术,云苓,泽泻。治疗腹痛,痛经,合大柴胡汤治疗腹部急腹症,根据临床症状,进行加减运用,效果可靠。
-
2养生的第一个条件就是养性,人要有个良好的个性,遇事不急不躁,能够冷静处理事情,而不伤害自己,一旦伤害到自己,那就是属于性志郁结,这时候,就需要用四逆散加减进行调节,其效果是非常理想的。
-
0白芍咏 玉根藏土蕴清贞,不与丹红斗艳尘。 柔肝能敛风中汗,养血堪调月里身。 性秉微寒存静气,功兼缓痛见仁心。 白花虽谢灵不灭,一剂汤头济世人。
-
1咏当归 生就灵根向野丘,紫茎翠叶蕴清幽。 补血曾医闺阁病,调经常解妇人忧。 一剂汤成融暖意,三春功满慰离愁。 本草之中称妙品,相思尽付药香流。
-
0天下第一回阳药是附子理中(丸)汤,其中附子,干姜,炙甘草,就是四逆汤。四逆汤加人参就是四逆加人参汤,再加白术,就成了附子理中汤。还可以加肉桂等等,效果随药物加减而起变化。
-
0桂枝,炮姜,白芍,大枣,炙甘草,苍术,云苓。治疗脾胃虚寒,易患感冒的人,效果好。
-
0附子理中丸合十全大补丸,治疗气血虚,脾胃虚寒的人,效果好。古人云:“壮火食气,少火生气”。温补药品,少少用,让它慢慢起作用,心急服用量太大,容易上火。
-
0这两种药合用,对脾胃虚寒又兼积食的患者,疗效很好,它既可温脾胃又可以消导通下,也叫温下法。
-
1附子理中丸可以用来保养阳气,用少量1至3g,(如浓缩丸,2至3丸)根据自身需要,1日1至2次,多则上火。这是用于养生,如果胃寒需要大温,用量就需要大了,临床应用就需要灵活一些。
-
0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
-
0很多温热药用来温胃散寒,或温经散寒,效果不理想时,四逆汤立地见效。
-
0环境制理逐渐起作用了,过去我们常说四季如春,现在我们可以说四季如秋了,再也没有以前的大风沙暴等恶劣天气了。
-
0亲朋相聚,酒席欢乐,新郎新娘,牵手进来!
-
0“开鬼门,洁凈府,祛菀陈莝”包括:发汗,利小便,化痰,活血化瘀,这些手段中医是经常用的,总体来说。祛邪是必要的手段,扶正才是真正的目的。
-
0脾气虚的人,水湿就多,如鼻涕多,眼泪多,口水多,小便多等等。
-
0祛邪是必要的手段。扶正才是真正的目的。《伤害论》里面用人参、半夏、姜、枣、草。就提显了扶正的这一点。
-
0
-
0每次给患者开处方时,都应该记着利湿药云苓,泽泻,桂附地黄丸中少不了苓泽,当归芍药散更离不了苓泽等等,当然都是在辨证论治的基本上说的。
-
0人们开始过冬天的生活了,阿左旗的供暖时间可长达六个月,因为天气原因,还可以延长,室内暖暖的,可以享受暖暖的幸福!
-
0姜糖饮 姜切数片, 红砂一捻。 沸水煮融, 寒祛身暖。
-
0深秋经常下雨,天气一天比一天冷,穿暖和点!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