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0肺癌:潜伏在呼吸间的健康威胁 在现代社会,肺癌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头号杀手”之一。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球每年因肺癌死亡的人数超过170万,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在恶性肿瘤中均居首位。这种源于肺部支气管黏膜或腺体的恶性肿瘤,因其早期症状隐匿、进展迅速,往往让患者和家庭猝不及防。 肺癌的致病因素:从习惯到环境的多重考验 肺癌的发生是多因素长期作用的结果,其中吸烟是公认的首要诱因。烟草中含有尼古丁、焦油等多种致癌
-
0肺癌作为全球癌症死亡的主要病因,其中非小细胞肺癌(NSCLC)占比约85%,而EGFR突变在亚洲及不吸烟肺腺癌患者中尤为常见。从第一代到第三代EGFR靶向药的迭代,虽显著延长了患者生存期,但耐药问题始终是治疗瓶颈。尤其是第三代药物奥希替尼耐药后,C797S等突变的出现,促使第四代EGFR靶向药成为研发焦点,为攻克耐药难题带来新希望。 一、EGFR靶向治疗的迭代:从突破到困境 第一代EGFR抑制剂(吉非替尼、厄洛替尼等)通过竞争性结合EGFR激酶区ATP
-
0一、身体里的“叛逆军团”:CMML如何搞破坏? 想象骨髓里的造血工厂突然失控:单核细胞与粒细胞组成“叛逆军团”,疯狂增殖挤占正常细胞空间,还生产“劣质产品”——这就是慢粒单核白血病(CMML)。它兼具白血病的恶性增殖与骨髓增生异常的细胞质量缺陷,让医生都头疼:“这病该怎么治?” CMML的三大“破坏招式”: - “电量偷光症”:红细胞被挤兑,氧气运输不足,爬楼腿软、浑身乏力,像被抽干的充电宝; - “免疫摆烂症”:白细胞功
-
1这里是肺癌病友群,一个充满温度与力量的港湾!无论你是初遇疾病的迷茫患者,还是陪伴左右的家属,都能在此倾诉心声、交流抗癌经验。群内共享前沿医疗资讯,分享康复心得,彼此鼓励打气。风雨同舟,携手抗癌,让我们一起在温暖中重拾希望,共赴生命的曙光!
-
1
-
0宫颈癌是全球女性中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严重威胁着女性的生命健康。随着医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宫颈癌的治疗方案日益丰富,一线用药的合理选择对于患者的治疗效果和预后至关重要。以下将为您详细介绍宫颈癌一线用药的相关指导。 宫颈癌一线治疗的药物分类 在宫颈癌一线治疗中,常用的药物主要分为化疗药物、靶向药物和免疫治疗药物。 化疗药物 化疗药物是宫颈癌一线治疗的基础。顺铂是最为经典的化疗药物之一,它通过与肿瘤细胞DNA结
-
0针对NTRK融合患者,由江苏威凯尔医药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第二代TRK抑制剂VC004正在开展临床试验招募。以下是关键信息整理: 一、药物背景与临床进展 VC004是我国自主研发的新一代抗耐药TRK抑制剂,通过靶向结合TrkA、TrkB和TrkC激酶,阻断下游信号传导,抑制肿瘤生长。其临床前研究显示,VC004较一代药物拉罗替尼具有更高的激酶活性和药效,且能克服一代药物的耐药突变。 截至2025年5月,VC004在中国已完成I/II期临床试验,关键II期数据显示: - 疗
-
0大家好。在临床工作中,见过太多患者和家属因对肿瘤缺乏了解而产生过度恐惧,也见过因认知误区延误治疗的遗憾案例。今天,想以专业视角,为大家揭开肿瘤的神秘面纱,帮助大家科学认识肿瘤。 肿瘤,简单来说,是人体细胞在各种致瘤因素作用下,发生异常增殖形成的新生物。正常情况下,人体细胞遵循严格的生长、分裂和死亡规律,维持着身体的正常运转。但当细胞的基因发生突变,生长调控机制失衡,原本有序的细胞增殖就会失控,异常
-
0基因,如同生命的蓝图,承载着人类繁衍、生长、发育的遗传信息。基因检测就像一把神奇的钥匙,能够打开这张蓝图,让我们深入探索自身的遗传奥秘,为生命的健康和发展提供重要指引。 从家族遗传的角度来看,基因检测有着不可替代的价值。许多家族中可能存在某些遗传疾病的致病基因,通过对家族成员进行基因检测,可以清晰地梳理出疾病的遗传模式,确定致病基因的携带者。这不仅有助于患病家族成员及时得到准确的诊断和有效的治疗,
-
0一、重新理解免疫治疗:让「身体卫兵」重拾战斗力 2018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颁给癌症免疫疗法,标志着这一领域从实验室走向临床的重大突破。但很多患者对其原理仍感困惑:为什么免疫系统会「放任」癌细胞生长? 我们的免疫系统就像一支精密的军队,T细胞是负责巡逻的「卫兵」,而癌细胞会耍出「伪装术」——通过表达PD-L1等蛋白,与T细胞表面的PD-1结合,传递「别攻击我」的信号,从而躲避免疫监视。免疫治疗(如PD-1/PD-L1抑制剂)的作用
-
0成熟B细胞淋巴瘤是一组异质性很强的血液系统恶性肿瘤,传统治疗手段存在缓解率低、复发率高等局限,亟需更有效的治疗药物。HBW-3220胶囊作为新型靶向抗癌药物,其在中国开展的多中心Ⅰ/II期临床研究,围绕安全性、耐受性、有效性和药代动力学展开深入探索,为该领域的治疗带来新曙光。 在Ⅰ期临床研究阶段,首要目标是评估HBW-3220胶囊在成熟B细胞淋巴瘤患者中的安全性和耐受性,同时探索药物的最大耐受剂量(MTD)和推荐剂量。研究团队在
-
0胆囊癌的治疗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手术治疗 - 胆囊切除术:对于早期胆囊癌,若肿瘤仅侵犯黏膜层或肌层,可进行单纯胆囊切除术。 - 根治性切除术:适用于肿瘤侵犯至胆囊肌层以外,但尚未发生远处转移的患者,需切除胆囊、部分肝脏及周围淋巴结等。 - 姑息性手术:对于晚期无法根治的患者,可采用姑息性手术,如胆管引流术,以缓解黄疸等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化学治疗 一般作为辅助治疗手段,用于手术前后。术前化疗可使肿瘤缩小,提高
-
0VC004针对NTRK融合患者的三期临床试验:希望与探索之路 在肿瘤精准治疗的时代浪潮下,靶向疗法的研发为癌症患者带来了全新的生存希望。其中,NTRK(神经营养性酪氨酸受体激酶)融合作为一种泛癌种驱动基因变异,尽管在肿瘤患者中发生率相对较低,但因其可通过特异性靶向药物实现高效控制,成为近年来抗癌药物研发的热点领域。目前,备受关注的创新药物VC004针对NTRK融合阳性患者的三期临床试验正在开展,这一进展不仅牵动着无数患者及其家
-
0肾癌,作为泌尿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严重威胁着人们的健康。近年来,随着医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基于CD70靶点的细胞治疗成为肾癌治疗领域的研究热点。那么,肾癌CD70细胞治疗究竟效果如何呢? CD70在肾透明细胞癌(ccRCC)中高表达,且在抑制性免疫肿瘤微环境中发挥作用。基于此,科学家们开发出靶向CD70的细胞治疗方法,其中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疗法(CAR - T)备受关注。 美国MD Anderson癌症中心开展的Ⅰ期剂量递增研究评估了靶向CD70的同种异
-
0宫颈癌,作为严重威胁女性健康的恶性肿瘤,是女性第四大常见癌症 。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宫颈癌的防治取得了一定成果,但对于复发或转移性宫颈癌患者而言,治疗形势依旧严峻。由于治疗方案有限且患者易出现耐药情况,这部分患者的5年生存率仅为17% ,迫切需要新的有效治疗手段。 近期,复宏汉霖带来了希望的曙光。公司宣布开启一项II期临床研究,招募至少一线标准治疗失败的复发或转移性宫颈癌患者,研究核心药物为靶向PD-L1的
-
0宫颈癌治疗困境:从“沉默杀手”到免疫治疗新方向 宫颈癌是全球女性第四大常见恶性肿瘤,2023年世界卫生组织数据显示,我国每年新发病例约11万,死亡病例近6万。尤其对于复发或转移性宫颈癌患者,传统放化疗、靶向治疗及PD-1免疫单药的客观缓解率(ORR)仅10%-20%,中位总生存期(OS)不足12个月,临床需求亟待突破。 近年来,肿瘤浸润淋巴细胞(TIL细胞)疗法异军突起,成为继CAR-T之后又一备受瞩目的过继性细胞免疫治疗技术。与靶向PD-1等“激
-
0在人类与癌症长达千年的对抗历程中,我们曾依靠手术刀与癌细胞展开近身搏击,运用化学药物对肿瘤进行全面打击,借助放射线穿透身体消灭病灶。如今,一种极具颠覆性的治疗方式正悄然兴起——让病毒化作“特洛伊木马”,悄悄潜入癌细胞内部,引发一场癌细胞的“自毁”之战。这,就是被赞誉为癌症治疗“第四把钥匙”的溶瘤病毒疗法。 从“病毒威胁”到“抗癌奇兵”的百年逆袭 1912年,一位意大利医生偶然间发现,一位宫颈癌患者在感染狂
-
0在与癌症漫长而艰苦的斗争中,医学领域始终在不懈探索,力求找到更有效的治疗手段。近年来,一种创新性的免疫治疗方法——GPC3 CAR - T细胞疗法,正逐渐崭露头角,为癌症患者带来前所未有的希望,它就像一位英勇无畏的抗癌先锋,向着攻克癌症的目标大步迈进。 一、癌症——人类健康的劲敌 癌症,这个令人闻风丧胆的病魔,如同一场可怕的噩梦,时刻威胁着人类的生命健康。它种类繁多,发病机制复杂,从肺癌、胃癌到肝癌等,每一种癌症都
-
0在血液疾病的世界里,多发性骨髓瘤犹如一个隐匿的“健康杀手”,悄无声息地威胁着人们的生命健康。它是一种恶性浆细胞病,肿瘤细胞起源于骨髓中的浆细胞,而浆细胞是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当这些浆细胞发生恶变,就会在骨髓中大量积聚,不仅影响正常的造血功能,还会破坏骨骼,导致患者出现骨痛、贫血、肾功能损害等一系列严重症状。据统计,多发性骨髓瘤在血液系统恶性肿瘤中的发病率位居第二,且随着人口老龄化,其发病率呈逐
-
0抗癌新曙光:TIL疗法照亮黑色素瘤患者的生命之路 在癌症的黑暗世界里,黑色素瘤堪称最为凶险的“暗夜恶魔”。它悄无声息地潜入人体,一旦觉醒,便以迅猛之势肆虐,无情地侵蚀着生命的堡垒。多年来,无数患者及其家庭在它的阴影下苦苦挣扎,传统治疗手段的局限性,让治愈的希望如同风中残烛,摇摇欲坠。然而,肿瘤浸润淋巴细胞(TIL)疗法的出现,恰似一道划破夜空的曙光,为黑色素瘤患者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生机与希望。 黑色素瘤,这一
-
0攻克肿瘤新希望:针对MSI-H与dMMR的临床药物突破 在肿瘤研究的漫长征程中,科学家们始终致力于揭开肿瘤的复杂机制,寻找更为有效的治疗手段。其中,MSI-H(微卫星高度不稳定)与dMMR(错配修复缺陷型)这两种生物标志物的发现,为肿瘤治疗领域开辟了全新的方向。令人振奋的是,针对携带这些特征肿瘤的临床实验性药物,展现出了惊人的98%缓解率,成为肿瘤患者黑暗中的曙光。 MSI-H与dMMR:肿瘤特征的关键密码 MSI-H与dMMR紧密相连,本质上反映了肿
-
0当癌症的阴影笼罩,每一位患者都在与时间赛跑,迫切寻找有效的治疗方法。如今,一种名为tCRt的细胞治疗技术,正在为肺鳞癌、滑膜肉瘤、卵巢癌、三阴乳腺癌、黑色素瘤、食管鳞癌等癌症患者点亮新的希望之光 。 tCRt细胞治疗,全称T细胞受体工程化T细胞疗法,堪称癌症治疗领域的“超级特工”。我们身体里的T细胞,本就是免疫系统的重要防线,但面对狡猾的癌细胞,它们有时也会“力不从心”。tCRt细胞治疗就像是给普通T细胞进行了一场“超级
-
0在肺癌的复杂领域中,C797S突变成为了医学研究和患者关注的焦点。随着对肺癌分子机制研究的深入,针对特定突变的靶向治疗为患者带来新曙光。目前,针对肺癌C797S突变的新药WSD0922的临床试验正在招募患者,这不仅是患者个体的机会,更是推动肺癌治疗领域前进的重要契机。在决定是否参与前,了解肺癌C797S突变和WSD0922的相关信息至关重要。 一、肺癌与C797S突变 肺癌是全球癌症相关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非小细胞肺癌(NSCLC)占肺癌的85%左右。在N
-
0在现代医学与癌症的艰苦博弈中,癌症患者往往面临着艰难的抉择。传统治疗方法或许无法满足每一位患者的需求,而临床试验,正逐渐成为他们在黑暗中寻找曙光的重要途径。那么,究竟是什么让临床试验对癌症患者有着独特的吸引力呢?让我们深入探寻其中的缘由。 前沿治疗的优先体验 癌症治疗领域日新月异,新的药物和治疗技术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临床试验正是这些创新疗法走向临床应用的关键环节。对于癌症患者而言,参与临床试验意
-
0「胃癌初治」评估 LM-108±派安普利单抗+化疗在晚期实体瘤患者中的安全性、耐受性 以及初步疗效的开放标签 Ib/II 期临床研究-队列 A 组 【适应症】 胃癌,胃食管交界处腺癌,贲门癌,胃腺癌 【入选标准】 1. 年满 18 岁。 2. ECOG 体能状态评分为 0-1 分。 3. 根据 RECIST v1.1 评估确定,至少有 1 个可测量病灶。正电子发射断层(PET)扫描和超声检查不能用于诊断目的。 4. 既往抗肿瘤治疗或外科手术所致的所有急性毒性反应缓解至 0-1 级(根据 NCI-CTCAE v5.0)或者至入
-
1癌症,作为全球公共卫生领域的重大挑战,始终威胁着人类的健康与生命。近年来,细胞免疫治疗技术的快速发展为癌症治疗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其中GT101细胞治疗作为肿瘤浸润淋巴细胞(TIL)疗法的杰出代表,在实体瘤治疗中取得了显著的临床突破,展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 GT101细胞治疗的核心在于利用患者自身的免疫系统对抗肿瘤。肿瘤组织中浸润的淋巴细胞包含了能够识别肿瘤细胞的T细胞,但由于肿瘤微环境的抑制,其抗肿瘤活性受到限制。
-
0在与肿瘤的漫长斗争中,每一位患者都怀揣着对生命的强烈渴望,探寻更多治疗可能。肿瘤临床试验作为医学进步的前沿阵地,为患者们打开了一扇通向新希望的大门。在此,诚邀广大肿瘤患者了解并参与临床试验,不仅为自身健康争取更多机会,也为推动全球抗癌事业的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一、临床试验:抗癌征程的新机遇 传统的肿瘤治疗方法,如手术、化疗和放疗,虽已帮助众多患者控制病情,但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部分患者可能对现有治疗
-
0癌症的阴影始终笼罩着无数患者及其家庭,尤其是晚期恶性肿瘤患者,他们每分每秒都在与病魔顽强抗争,急切渴望新的治疗方案与希望。现在,一项意义重大的临床试验——KRAS G12C注射用TQB2922在晚期恶性肿瘤受试者中的I期临床试验,正在招募受试者, 为患者们开启一扇新的生命之门。 一、项目关键信息本试验针对KRAS G12C突变NSCLC肺癌展开。KRAS G12C突变在非小细胞肺癌中较为常见,而注射用TQB2922有望成为攻克这一难题的有力武器,为患者带来前所
-
0癌症病友,我们一起抱团取暖! 家人们,我知道患癌的日子有多难熬,身体的疼痛、心理的压力,还有对未来的迷茫,常常让我们不知所措。 我建了一个癌症病友群,就是想给大家提供一个温暖的港湾。在这里,你可以毫无保留地倾诉自己的痛苦,因为群里的每一个人都感同身受;你能第一时间了解到最新的抗癌资讯,从治疗方法到康复经验,都是病友们的亲身经历;当你感到绝望无助时,大家会给你加油打气,陪你一起对抗病魔。如果你正独自承
-
0家人们,当癌症的阴影笼罩,每一个治疗选择都关乎着生命的长度与质量。今天,我想和同在抗癌路上的朋友们分享一个可能改变命运的机会——肿瘤患者基因检测团购。 基因检测对肿瘤患者来说,是开启精准治疗大门的钥匙。在肿瘤的复杂世界里,每个患者的癌细胞都有着独特的基因特征。通过基因检测,我们能像精准定位敌人一样,找到肿瘤的“命门”。比如在肺癌治疗中,约50%的亚裔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会有EGFR基因突变,一旦检测出这个突变,
-
1癌症,尤其是实体瘤,一直是人类健康的重大威胁。传统的治疗方法如手术、放疗和化疗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往往伴随着副作用大、易复发等问题。近年来,随着医学科技的进步,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等新型疗法为癌症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其中,VC004胶囊作为一种新型抗癌药物,备受关注。 一、VC004胶囊:作用机制与优势 VC004胶囊是一种口服的小分子靶向药物 VC004胶囊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高效性**:VC004胶囊能够有效抑制多种实
-
1各位病友家属好,同学父亲几年前确诊肺腺癌晚期,经历了手术和多次化疗,目前正在参与一项正规医院的医学支持项目。想和大家分享一下这段时间他们遇到的几个重要经验: 1. 关于治疗方案选择 很多三甲医院现在都有国际同步的新型诊疗评估,特别是针对放化疗后效果不理想的群体。他们当时是通过 [lbk]尘埃谈临研[rbk] 公众号了解到某重点科室正在开展针对性评估通道(需要符合特定病理分型) 2. 治疗费用注意事项 参与正规医疗项目可以申请
-
0黑色素瘤患者参与临床试验:机遇与挑战并存 在医学飞速发展的今天,黑色素瘤作为一种具有高侵袭性和转移性的皮肤癌,严重威胁着患者的生命健康。临床试验作为医学研究的关键环节,为黑色素瘤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曙光,但同时也伴随着一些潜在的风险与挑战。深入了解参与临床试验的利弊,对患者及其家属做出明智的决策至关重要。 一、参与黑色素瘤临床试验的显著益处 (一)前沿治疗方案的优先获取 传统治疗手段对于晚期黑色素瘤的疗
-
0在医学发展的长河中,临床试验作为新药、新治疗方法进入临床应用前的关键环节,其安全性备受关注。每一项新的医学突破,从药物研发到医疗器械创新,都离不开临床试验的验证。但“他在临床试验到底安不安全?”这一疑问,承载着患者、家属以及社会大众对未知医疗干预的担忧与关切。 从科学研究的角度来看,临床试验的设计遵循严格的科学规范和伦理准则。在试验开展前,研究团队会进行大量的前期研究,包括细胞实验、动物实验等,以
-
1【项目分期】 I期 【适应症】 实体瘤 【入选标准】 1 受试者须在试验前对本研究知情同意,并自愿签署书面的知情同意书(ICF),同意遵守研究方案; 2 签署ICF时,≥18周岁男性或女性受试者; 3 预期寿命>3个月; 4 ECOG体力状态评分0或1; 5 能够提供存档的和/或基线期的肿瘤组织样本,以满足中心实验室MTAP同源缺失检测的最低组织要求或能够提供研究者认可的既往二代基因测序(Next Generation Screening)或IHC证实为MTAP同源缺失的检测报告; 6 经组织学
-
1【项目分期】I期 【适应症】肺鳞癌 【入选标准】 1 年龄≥ 18岁,性别不限 2 病理学确诊的晚期实体瘤患者,经标准治疗失败或不耐受、无标准治疗或拒绝标准治疗 3 根据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RECIST)v1.1,至少有一个CT或MRI确认的可测量病灶 4 美国东部肿瘤协作组(ECOG)体能状态评分0-1;5 预计生存期≥ 3个月 6 主要器官功能在治疗前7天内,符合下列标准:血常规(在试验药物首次给药前2周内未接受过成分输血 7 受试者必须同意从签署知情同意书开
-
1【项目分期】 II期 【适应症】 B细胞淋巴瘤,非霍奇金淋巴瘤,高级别B细胞淋巴瘤,滤泡性淋巴瘤,滤泡性淋巴瘤转化的大B细胞淋巴瘤,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 【入选标准】 1 签署知情同意书,并愿意而且能够遵守试验流程表规定的访视、治疗方案、实验室检查,及研究的其他要求 2 年龄≥18周岁,男女不限 3 东部肿瘤协作组(ECOG)体力状态评分0~1分 4 预期寿命≥3个月 5 经确诊的CD19阳性的r/r B-NHL患者: 根据WHO2016标准经细胞学或病理学确诊的DLBCL(含FL伴DLBCL
-
0【项目分期】 其它 【适应症】 非小细胞肺癌,实体瘤 【入选标准】 1 对本试验已充分了解并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 2 年龄≥18周岁且≤75周岁,性别不限 3 携带KRAS G12D突变(接受3年内肿瘤组织的KRAS G12D检测结果) 4 剂量递增及剂量扩展阶段要求标准治疗失败、不耐受标准治疗或无标准治疗,且经组织/细胞学确诊的晚期实体瘤受试者。 适应症探索阶段: -非小细胞肺癌队列:携带KRAS G12D突变的,既往接受过含铂和免疫治疗治疗的驱动基因阴性(EGFR、ALK及
-
0【适应症】 B淋巴细胞白血病 【入选标准】 1) 筛选时年龄25岁(含)以下,性别不限; 2) 骨髓检查明确诊断为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且满足以下条件之一; 复发性B-ALL: -首次缓解后12个月内复发; 一线/多线挽救化疗后复发; 自体或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复发; 难治性B-ALL: -经规范的诱导方案化疗2个疗程未获完全缓解者,或一线/多线挽救化疗后未达到完全缓解者; Ph+ALL受试者以下情况可以入选: -至少接受过2种TKI(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治疗后复
-
0undefinedundefinedundefined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 【入选标准】 1 年龄≥18岁; 2 ECOG体能状态评分为0~2分; 3 经组织病理学确诊的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 4 研究者判断患者当前病情需要进一步治疗; 5 患者至少需有一个双径可测量的病灶; 6 预期存活时间超过12周; 【排除标准】 1 已知有原发性或继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CNSL)或存在提示CNSL的临床症状的患者; 2 妊娠(筛选期妊娠检测阳性)或正在哺乳的女性; 3 器官功能不足; 4 目前已知的肝病病
-
0undefined 【入选标准】 1 需按IWCLL NCI-WG指南(2018年版)确诊为CLL/SLL,且符合至少1项需要治疗的标准。 2 有可测量的疾病。 3 ECOG评分 0-2。 4 心电图 QTcF 间期:男性≤450ms,女性≤470ms。 5 足够的骨髓功能而不依赖于细胞因子支持。 6 足够的肝肾和凝血功能。 7 男性、育龄妇女以及他们的伴侣在治疗期间以及最后一次服用研究药物后至少三个月内自愿采取有效的避孕措施。从首次到最后一剂研究药物使用后的三个月内,男性受试者必须避免精子捐赠。 8
-
0【适应症】滤泡性淋巴瘤,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套细胞淋巴瘤,边缘区淋巴瘤 【入选标准】 1 年龄 ≥ 18周岁,≤ 75周岁,性别不限,体重 ≥ 45 kg,≤ 90 kg; 2 复发或难治的B-NHL患者。须符合病理免疫组化CD19阳性的下述世界卫生组织(WHO)的B-NHL诊断亚型: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滤泡性淋巴瘤(FL)(I~III级)、边缘区淋巴瘤、淋巴浆细胞淋巴瘤、套细胞淋巴瘤、小淋巴细胞性淋巴瘤、转化型大B细胞淋巴瘤; 3 根据Lugano 2014标准,至少有一个可评
-
0胃腺癌,胃癌,胃食管交界处癌,胰腺癌,胆道恶性肿瘤 【入选标准】 1 理解并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ICF)。 2 年龄≥18岁。 3 东部肿瘤协作组(ECOG)体能状态评分为0或1分。 4 预期生存时间≥3个月。 5 患者能够提供肿瘤组织样本用于CLDN18.2检测(可盲测)。 6 Ia/Ib期研究阶段入选的患者具体要求如下: Ia期剂量递增阶段 a.本阶段的研究人群为标准治疗后复发,或标准治疗无效,或对标准治疗不耐受的经组织学或细胞学确认的CLDN18.2阳性局部晚期不可切除或
-
0治疗方案 患者权益 入排标准 研究中心 治疗方案 复制方案 试验组:伯瑞替尼肠溶胶囊+PLB1004 胶囊 对照组:甲磺酸奥希替尼片 1:1随机 随访:21天一个周期;第1周期(D1、D15);第2周期及以后(D1); 患者权益 1、研究期间相关检查免费; 2、研究药物免费使用; 3、专家定期随访、及相关检查; 4、权威的医疗专家对疾病的指导; 5、一定的交通补助 入排标准 【入选重点】 ✅ⅢB/ⅢC 期、IV 期NSCLC,初治患者,既往未经过任何系统性抗肿瘤治疗; ✅
-
0小细胞肺癌 III 期临床试验项目:为患者带来新希望 小细胞肺癌,作为肺癌中侵袭性极强的亚型,严重威胁着患者生命健康。目前,一项聚焦小细胞肺癌治疗的 III 期临床试验正火热开展,旨在探索新型化疗药 JK1201I 的疗效与安全性,为患者开辟更优治疗路径。 严格筛选:保障试验科学性与精准性 此次试验有着明确的入选、排除标准,以此界定合适受试群体。入选者年龄需在 18 岁至 70 岁之间(含临界值),男女不限,且经组织学和/或细胞学确诊为
-
0【适应症】 多发性骨髓瘤 【入选标准】 要求:没有用过CAR-T治疗的患者 可入组未接受过CD38单抗治疗的受试者/有浆细胞瘤用过CD38的可以考虑。排除有髓外转移患者,有髓外转移不收 1签署知情同意书时年龄18-75周岁,男女均可; 2ECOG评分0-1分; 3组织和/或细胞学证实的多发性骨髓瘤患者; 4筛选时存在可测量病灶; 5具有充分的器官和骨髓功能; 6能够理解并遵守临床试验方案要求,资源参加临床试验,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 1首次给药前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