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吧
关注: 933,806 贴子: 12,300,087

  • 目录:
  • 中国古代史
  • 50
    (史实向)三国时期的蜀国一共有两条进取天下的路线,第一条是由诸葛亮的隆中对所提出的,占据荆州,凭依江汉,广纳贤才,吞并益州,联吴抗曹,伺机北上。这是很可行的策略,首先荆州的地理位置极为重要,对于魏吴来说都是必争之地,对于吴国,取得荆州才能实现其固全长江天险这一核心战略(详见之前对于孙权的解析),对于魏国,荆州可以有三条路线直指魏国腹心,同时可以结连整个南方来增兵,还可以顺江而东威胁淮南,一旦吴国早早得
  • 280
    在吕蒙面前,关羽各方面就是小儿科级别的。 军事战绩:吕蒙全胜,关羽难得一胜。 指挥艺术:兵不血刃夺取荆州,有待对手士兵家属瓦解对手士兵士气,关羽只能无能狂怒。 智商方面:南郡争夺战,给周瑜建言献策,屡立气功。关羽对刘备的建言献策?无。 情商方面:关心下属,关系同僚,关心所有对国家有贡献的人。关羽?看不起这个,看不起那个,最后孤家寡人。 忠诚方面:吕蒙终生只把自己的能力贡献给自己的国家。关羽?投降曹操,为
    冰加画梅 16:04
  • 86

    广告
    16:07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 25
    荆南四郡先不论在借荆州前到底如何归属的,但江陵和公安明显是孙权和周瑜让给刘备的。刘备为什么不肯归还江陵和公安?
  • 157
    【白衣渡江】是三国历史中一例极具影响力的事件,吕蒙兵不血刃的拿下公安、江陵,导致关羽败亡,荆州易主。由于关羽在网络上的人气较高,所以不少网友厌恶吕蒙,甚至诋毁、污蔑。这一过程中产生了各种荒诞的谣言,比较著名的就是【汉代商人不受盘查和阻拦】。针对这一谣言,笔者根据文献资料,简单澄清一下,抛砖引玉。 (1)商贾的【关梁之难】 《墨子》记载:【商人之四方,市贾倍蓰,虽有关梁之难,盗贼之危,必为之】,其中提到
  • 25
    东吴夺荆州,陆逊向吕蒙献计炸病骗关羽,还连写七封信给关羽,夸关羽神勇无敌,自己一个孺子,还得向关羽讨教,给关羽一顿夸,成功给关羽蒙蔽了。 被蜀汉粉丝骂上天的白衣渡江是陆逊献的,“当夜渡白衣,绝其归路。 ”并亲自画了夜间渡江的风向和水流走势,吕蒙只是执行者,陆逊才是计划制定者,顺便一提,我觉得白衣渡江挺好的,兵不血刃拿下城池,不用大举进攻,导致百姓陷入战火,妻离子散,家破人亡,兵家不也一直推崇上战伐谋
    君武魂 16:01
  • 1036
    经常说东吴偷袭盟友,夺取荆州是破坏联盟,想要偏安一隅,是自取灭亡,然而这是从蜀汉视角来看,从东吴视角来看却截然不同。 假如关羽襄樊之战打赢了,襄樊全归蜀汉,东吴将如何自处,届时东吴整个命运将全都掌握在刘备手中,蜀汉若想灭吴可从荆襄顺流而下,东吴一举可灭,更何况关羽也屡次出言不逊,甚至扬言拿下荆襄就灭吴,蜀汉和东吴的同盟关系也从湘水划界后名存实亡,刘备在东吴眼中的政治信用也已经用完,东吴此时最大的威
    速度大119 16:02
  • 79
    一个【白衣渡江】创造了不少谣传,有些是因为传播者历史常识不健全,有些则是故意曲解,无论哪种情况,对历史研究都是有害的。【赋予屠杀平民理由】是一个传播较广的谣言,对历史爱好者的误导也较深,故而笔者在此简单澄清一下,供网友讨论。 【赋予军队屠杀平民的理由】成立的必要条件: 要证明【白衣渡江赋予了军队屠杀平民的理由】,则需要证明以下四个条件中至少有一项成立: (1)有史料记载白衣渡江赋予了军队屠杀平民的理由
  • 40
    合肥估计成了孙权心魔了,从赤壁之战后到死都一直在死磕合肥。 第一次,208年到209年,孙权亲征合肥,并派张昭攻打九江当涂,被蒋济用计退走,不过这一次败的无关紧要,东吴主要目的是南郡,出兵合肥是为了分散曹军,南郡拿下来东吴目的便已经达成。 第二次,215年,孙权再征合肥,输的最难看也是最知名的一次,张辽威震逍遥津,成就了孙十万的外号。 第三次,230年,孙权又又又征合肥,这次佯装退敌,实际上打算等敌军懈怠时杀个回马枪
  • 88

    广告
    16:01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 50
    看演义,街亭是蜀军后路的咽喉之地 一旦失守,蜀军进不能进,退不能退 因此,必须撤退。 而看史书,街亭在蜀军进军方向的前方 既然如此,就算马谡战败,丢了街亭 诸葛亮为什么不指挥主力继续进攻,收复街亭 反而要撤退呢?
    林先生13 15:50
  • 26
    季汉百姓的幸福感源于崇高的历史参与感。他们日常劳作被赋予“兴复汉室”的神圣意义,个人微薄赋税均转化为北伐的正义基石。在诸葛亮打造的集体主义典范中,他们以短暂物质匮乏,换取永载史册的精神富足,此乃最高层次的幸福
  • 120
    在网上查询孙家几征黄祖的信息时,几乎所有的博主都说,208年孙权杀黄祖后,放弃了黄祖在北岸的城,退到了江南岸,资料说是来自地方志等。 正史则是这样的:”十三年春,权复征黄祖,祖先遣舟兵拒军,都尉吕蒙破其前锋,而凌统、董袭等尽锐攻之,遂屠其城。祖挺身亡走,骑士冯则追枭其首,虏其男女数万口。“ ……………… 我想问问吧友: 1、你认为孙权是留守了,还是弃城了? 2、虏其男女数万口,可否从侧面推导为弃城? 3、谁有更丰
    oldtoxis76 15:46
  • 2
    曹操比较喜欢曹植的,他的文学天赋,深受曹操喜爱,如果把曹植给培养好,后面可能就不会发生司马家篡位了。
  • 12
    请问一下他跟曹嵩谁更有钱(听说曹嵩买一个太尉花了一亿)
  • 100

    广告
    15:55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 5
    此文意在分析第一次北伐诸葛亮的战略意图,史料中有关第一次北伐的记载太过简略,只提到诸葛亮不用宿将反而用没有作战经验的马谡为先锋,然而宿将如吴懿,魏延,等等蜀汉众多将军去干嘛了?并没有提到。 魏明帝西镇长安,命张郃拒亮,亮使马谡督诸军在前,与郃战于街亭。谡违亮节度,举动失宜,大为郃所破。(以上《诸葛亮传》) 建兴六年,亮出军向祁山,时有宿将魏延、吴壹等,论者皆言以为宜令为先锋,而亮违众拔谡,统大众在前
  • 2
    短视频上说什么白衣渡江毁了商人之类的,但是我看孙休这个吐槽,起码东吴商人是没事的。 自顷年已来,州郡吏民及诸营兵,多违此业,皆浮船长江,贾作上下,良田渐废,见穀日少。欲求大定,岂可得哉?亦由租入过重,农人利薄,使之然乎 个人是这样翻译的:最近,咱们这地的这些官员百姓,士兵,大多不干正事儿,坐船经商去了,都不种地了,粮食产出越来越少了。如果想要定天下,怎么可以这么做呢。我估计是因为收税太严重了,导致农民
  • 82
    延津之战,虽然有荀攸的计谋外加张辽的冲阵,但是关羽能看见颜良在哪并一气呵成的斩杀确实个人勇武这一块不多说,襄樊前期打曹仁虽然被压制了但是还是能依靠洪水迅速出击反败为胜。曹仁于禁他们为什么没有船我也不清楚,可能他们比较傻吧,不知道防范一下,偏偏关羽就有船了,你说巧不巧
    棠叶竹 15:34
  • 54
    甘宁是杀了凌统的父亲凌操,凌统对甘宁有杀父之仇。当时甘宁还是黄祖部下时,甘宁一箭射杀了凌操,至此凌统就非常痛恨甘宁。甘宁投奔东吴后,成为了孙权的部下,凌统心理应该会有不甘吧。 甘宁去世两年后,凌统在东汉末年就英年早逝,凌统的两个儿子被孙权抚养。甘宁的儿子后来因犯罪被罚迁徙到会稽,甘宁的孙子甘昌,在三国时期孙吴担任太子太傅职位。
    华太师 12:33
  • 20
    东吴后期,内斗频繁,从250年到258年,短短八年间,东吴政权内部发生了多次最高级别的政变和清洗(两宫之变、诸葛恪被杀、孙亮被废、孙綝被杀),频率之高,三国罕见,几乎所有顶级的文武大臣和宗室精英都卷入了这些内斗并被大量屠杀,造成后期东吴政权内部人心惶惶,君臣离心,间接导致东吴政权灭亡,而造成这一切的原因无疑是孙权后期的恐怖统治导致的。 1、孙权的恐怖统治并非是受司马懿篡权以及孙登之死的影响而导致的,在这两件
    花折落蝶 15:23
  • 74
    曹操临死前做了一个决定:让曹丕去杀掉天下奇才、神童周不疑 曹丕大惊:父王,周不疑可是儿臣将来要重用的人,是儿臣未来的班底 曹操:此人能力太强,不在郭嘉、孔明之下,我担心你驾驭不了他,反被其篡夺大魏江山 曹丕:父王放心,儿臣完全能够掌控他,恳请父皇饶周不疑一命 曹操不再和曹丕废话,让许褚去执行这个命令 不久许褚提着周不疑的人头回来复命,曹丕长叹一声,掩面痛哭,但也无可奈何 ----------------------------- 感觉这是曹操临
    光旭110 15:16
  • 76

    广告
    15:49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 82
    “二十年,孙权以先主已得益州,使使报欲得荆州。先主言:‘须得凉州,当以荆州相与。’权忿之,乃遣吕蒙袭夺长沙、零陵、桂阳三郡。 史书写的很明白,由于刘备把益州夺了,孙权便派诸葛瑾去讨要荆州,结果被刘备用得凉还荆的糊弄,孙权感觉自己被耍了,好好跟你说不听是吧?行,那就让那什么破联盟见鬼去吧,直接下令让吕蒙给刘备揍了一顿,动手把长沙三郡抢了。 一些人一直说刘备借了南郡将长沙三郡换给了孙权,然而这长沙三郡是
    恭依风b6 15:08
  • 2
    请问:三场战役的具体的年份、月份,以及先后顺序。谢谢
  • 1
    923年后梁段凝率主力北上渡过黄河进入河北。李存勖利用汴梁空虚,从山东郓州千里突袭汴梁。后梁此时主力尚在,后梁朱友贞居然直接自杀了,此时后唐军队甚至还没来到汴梁城下。朱友贞完全有实力继续抵抗,要么从汴梁退守洛阳,然后让主力段凝主力回师救援。要么自己直接跑到段凝的后梁军队里去
  • 13
    190年,曹操率领5000人西进,在卞水碰到了徐荣,曹操大败,曹操真正的白月光卫兹战死,自己也身中流失,战马受伤,危在旦夕,幸好关键时刻曹洪赶来将马匹让给曹操,曹操才得以逃生。 191年,孙坚在梁东时碰到了徐荣,大败,徐荣生擒颖川太守并生烹,孙坚解下红头巾给祖茂方才脱身。
  • 31
    不得不说,得益于科技发展,现在的人对于三国历史研究的越来越细了,各种从细节里扒资料,终于发现了赤壁之战后,孙权也占据了荆南的北部地区,起码占据了武陵郡和长沙郡北部地区。 起码在四五年前的知乎,几乎还都清一色的认为,刘备占据了整个荆南四郡。 现在的知乎也基本上都承认,赤壁之战之后,荆南四郡并不是刘备独占,孙权也确实是占据了荆南的北部大片地盘。唯一有争议的就是江夏郡,不过这个帖子不是讨论这个的。 不过,三
  • 73
    他们两的关系如亲兄弟一般,两人交情行云流水重情重义。可能是他们是同乡,都是山西人。
    卢瑟哈肯 14:40
  • 39

    广告
    15:43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 46
    东汉的地盘从董卓入京开始,就全丢了,曹操称个王怎么了? 立你刘协当吉祥物,真以为自己是真皇帝了? 曹操称王走了正规程序,你们说是逼的,不合法。 刘备诸葛亮打着复汉的名号却越过刘协称王,连表面程序都不合法,那不更是汉奸?
  • 45
    司马炎管理的经济腐败,他有个成语“羊车望幸”,司马炎灭吴后,他的后宫的女人越来越多还禁止了全国女人嫁人,还有亡国孙吴皇帝孙皓的后宫也收入他的后宫中,他这种行为真的比暴君的孙皓还自私霸道。主要的是选择了一个傻儿子司马衷做皇帝,以为孙子司马遹聪明就没有后顾之忧了(司马炎应该早点立皇太孙),就是这样让整个北方陷入了五胡乱华的黑暗时代,司马家被后人唾骂千年。
    黄昏的恋 14:34
  • 229
    吕布统治徐州时,徐州人都都吕布。而刘备统治徐州时,徐州人反水
    张青建7 14:11
  • 225
    围而后降者不赦,这句话出自于禁征讨昌豨,但是我看下了上下文翻译,不是昌豨看到形式不好投降,于禁斩杀了昌豨,也没说跟百姓啥事。为啥用这句话来表明曹操屠城?这不是只涉及到叛将首领?
    oldtoxis76 13:59
  • 725
    问题的来源: 赤壁之战前,刘琦据有部分江夏领土,可能所剩不多,只是治所及周边地区,但是治所临江,是长江水道上的重要据点。后来史料没有交待,刘琦占有的江夏土地,不知道后来是怎么处理的。不过基本可以确认,这部分土地后期为东吴所有。 江夏刘琦部分是什么时间变成东吴的?这就成了一个问题,本贴我对这个问题加以分析推断。 ……………… 1、可能性69.89%:平荆南时 赤壁之战后,周瑜打江陵,刘备表刘琦为荆州刺史,用刘琦名义
  • 198
    姜维的父亲是魏人,历史没有记载姜维是什么加入到蜀汉的阵营,还成为了诸葛亮的学生,他对蜀汉忠心耿耿。
  • 33

    广告
    15:37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 142
    东汉末年对刘备的身份官方是不认可的,刘备的宗室谱系无明确官方档案佐证(中山靖王刘胜子嗣众多,谱系早已混乱),东汉朝廷从未正式册封刘备宗室爵位,主要是因为他参与讨董卓、协助曹操擒吕布等功劳,授予平原相、左将军等官职,本质是“功臣身份”而非“宗室身份”认证。刘备称中山靖王刘胜之后,但刘胜有百余名子嗣,且其直系先祖刘贞因“酎金失侯”被夺爵,这一脉从此在正史中失联。裴松之注《三国志》引《典略》称刘备是临邑
    安联灵魂 12:18
  • 6
    我觉得罗贯中写的襄樊之战太烂了,于是自己(ai)出手写了一篇,建安二十四年秋,汉中王大破曹军之讯传至荆州。关羽集文武于江陵堂上,丹凤眼灼灼生辉:"今魏师新溃,某欲率三万劲旅北伐襄樊,直指中原!"糜芳急趋而前:"君侯!自江东袭取三郡,我军疆土日蹙。零陵地广人稀,武陵蛮夷未化,钱粮全仗南郡支撑。今仓廪存粮仅三万石,若倾师而出..."关羽振袖冷笑:"子仲何怯也!""然东吴虎视在侧..."糜芳方欲再
    斐明旭56 12:18
  • 190
    曹魏政权的灭亡根本到底在哪里 是过度打压宗室的结果还是曹魏宗室后期本身就扶不上墙 又或者是曹魏政权并不得人心 没有太多人真正愿意为曹魏对抗司马家
    cdp023 11:25
  • 1
    给你们机会了,幻想归幻想,是不是第一关一个小错误就要润交趾了
  • 21
    理论上,一名士兵最多可以在几个阵营中效力? 我们先虚构出这个人,让他在多个阵营中反复横跳,进而尽可能多的在汉末各大阵营中都出现过。 首先跳的得合情合理,不能硬跳(搞传送什么的) 我先尝试给个路径,不知道这个开头能不能做到最长,如果有其他更合适的开头也可以提出。 刘虞麾下士兵,刘虞被公孙瓒攻杀后投降于公孙瓒,后从公孙瓒这里战败,投降于袁绍 这就三个阵营了,可以往下接,也可以起别的头 就当玩玩嘛
  • 68
    孙坚,少年时候被海盗打劫直接带着人追着海盗打,讨董时他是最积极那个,结果被徐荣揍了一顿狠的,还被狠狠羞辱了一番,给孙坚气的的直接带队冲过去剁了华雄,干翻吕布,直接冲进洛阳了,大有要把董卓也一起剁了的架势,还是袁术担心孙坚功高震主把孙坚粮草断了。后面打刘表更是超雄上头,给人家打崩就算了,非要上头一个人冲上去追,结果被人射死。 孙策,和孙坚一样喜欢自己当先锋带队冲锋的,和太史慈打急眼了叫副将不要插手,
  • 85

    广告
    15:31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 17
    陈寿赤壁之战描写抄袭《江表传》 - 一、西晋虞溥《江表传》中有关“赤壁之役”的详细记载 - 江表传曰:至战日,盖先取轻利舰十舫,载燥荻枯柴积其中,灌以鱼膏,赤幔覆之,建旌旗龙幡于舰上。时东南风急,因以十舰最着前,中江举帆,盖举火白诸校,使众兵齐声大叫曰:「降焉!」操军人皆出营立观。去北军二里余,同时发火,火烈风猛,往船如箭,飞埃绝烂,烧尽北船,延及岸边营柴。瑜等率轻锐寻继其后,雷鼓大进,北军大坏,曹公退走
    心弃笄❀ 10:01
  • 352
    213年,曹操南下濡须口,孙权请求刘备支援,结果刘备没有鸟孙权,反而尽全力在偷益州,东吴方面硬扛了曹操一个多月。 216年,曹操再次南下濡须口,东吴方面又是死扛了一个多月,刘备方面依然没有给出什么实际军事支援,全力谋夺汉中。 孙权这时候终于反应过来了,好家伙,我这里死扛曹操主力,损兵折将,死了这么多人,你在那美美发育,益州,汉中全归你刘备了,我江东啥都没落着,把我当猴耍呢,于是便与曹操谈和,开始着手解决荆州
    终不贰 11-22
  • 774
    一伐:十万大军,魏国无防备,三个郡投降。派马谡守街亭丢了,三个郡也丢了。败。 二伐:七八万人拿不下两千人的陈仓,狼狈撤走。败。 三伐:派陈式拿下武都阴平。小胜。 四伐:甲首三千无考证,各方史料显示蜀国败。 五伐:还没打就挂了。后事也没安排好,导致魏延杨仪夺权内乱。败。 总结:一罚守将要是知道诸葛亮这么菜,就不会投降了。唯一一次小胜还是陈式打的,这还能吹诸葛亮?
    草薙京... 09:42
  • 76
    感觉曹操前期最难的对手就是吕布。灭吕布,曹操费了九牛二虎之力,连灭袁绍都没这么难。但同样是打徐州,曹操打刘备就跟喝凉水一样
  • 72
    诸葛亮有哪些拿得出手的战绩,不会就只有武都阴平吧,那如果说韩信的成绩是100分,诸葛亮可能只有10分。你们可以举例子,说说他还有哪些加分的地方。
  • 1182
    取荆州杀了关羽,是获得了荆州,导致刘备反扑,确实又打败了刘备,但是通盘思考整体来看是蜀吴在互相消耗互相损失(蜀损失大一些吴损失少一些),结果是魏国在背后得利。 取荆州看上去得了实惠,战略上不一定是最好结果。如果不取荆州,让关羽去打魏国,魏国有徐晃等众多名将,魏国不可能灭,让蜀魏互相消耗,吴国既不伐蜀也不伐魏,一旁看戏。 如果魏国真的被关羽打残了,那也不是什么坏事,那个时候再联合魏国还来得及,而且一个
  • 75

    广告
    15:25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 44
    很多人一直在讲关羽在绝北道的事件中,大吹关羽抵挡了曹魏全明星。没有我关羽,凭你周瑜怎么能打下南郡,不可能,绝对不可能 我们先把所谓的绝北道的史料贴出来。 击关羽、苏非等,皆走之,南郡诸郡山谷蛮夷诣进降。又讨刘备临沮长杜普、旌阳长梁大,皆大破之。 与乐进讨关羽于寻口,有功,进封延寿亭侯,加讨逆将军。又攻羽辎重于汉津,烧其船于荆城 从征荆州,别屯樊,讨中庐、临沮、宜城贼。又与满宠讨关羽于汉津,与曹仁击周瑜
  • 325
    一堆觉得吴国多么无敌,我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淑芬过于幽默,导致反弹吹吴。 一众神人觉得吴国背盟夺荆战略完美。 举个例子,ABC三方。A有两个人,B有一个人,C有一个人,假设每个人战力相等。BC完美合作,永不背刺,BC最高胜率也就1/4。 假如B挂了,A有两个人,C一个人,对砍。吹夺荆的可能就是那种认为C的胜率此刻是1/3的人。但实际情况打起来,C胜率可能1/30都不到。 真实战争会更复杂,一堆人只在那分析吴国夺荆后占了多少便宜,血赚啊。 但
  • 91
    “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这个成语大家都知道是出自吕蒙,有名的“白衣渡江”伪装成商人夺取荆州,逼得关羽败走麦城,吕蒙等人俘获关羽,关羽最后被孙权处死。 吕蒙才凯旋不久就病逝了,有传言说是关羽的诅咒。也有说吕蒙是带病上阵的。
  • 541
    有一说一,诸葛亮后世名声那么高,主要得感谢司马炎。 司马炎是第一个带头吹诸葛亮的皇帝,为后世王朝定好了道德模范标兵。 司马炎为什么要吹诸葛亮?因为他作为大一统的皇帝,客观上需要树立起一个贤臣的榜样,来教育手下人。而诸葛亮就是司马炎选择的,这样一个榜样,一个符号。 三国是乱世,想选个模范臣子谈何容易。魏晋都是篡位建国,臣子普遍“识时务者为俊杰”,多少都有贰臣的嫌疑,他们的事迹宣扬起来,总有别扭的地方。

  • 发贴红色标题
  • 显示红名
  • 签到六倍经验

赠送补签卡1张,获得[经验书购买权]

扫二维码下载贴吧客户端

下载贴吧APP
看高清直播、视频!

本吧信息 查看详情>>

小吧:小吧主共10

会员: 笑谈三分

目录: 中国古代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