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篇避重就轻,倒果为因。
先叠甲,要辩论就好好辩论,玩得起就来,玩不起就哪凉快哪呆着。这句话对所有人有效,包括85,玩不起可以删我帖封我号,非85可以选择直接把我拉黑,眼不见为净,老老实实当缩头乌龟,只要看不到我说话,某些人的谬误就没人说出来,没人说出来你就永远正确
先说说巨型机甲吹烂的攻顶优势吧,某人的原话【机甲在防攻顶和防地雷上是有天然优势的,尤其是在现代战争的无人机和末敏弹专打坦克弱点的情况下,这是一个加分项。】
我之前就发过帖子【用三角函数破除18米机甲能对坦克进行攻顶的论调】,里面已经算清楚了,2km交战距离,18米大型人型机甲入射角度只有可怜的0.38度,即便缩进到200米,入射角度也只有3.8度,20米入射角为38度,你得离坦克不到20米才能拥有比较良好的入射角,才能拥有所谓的攻顶优势,这合适吗?都贴脸上了我抬起炮管给你裤裆子来一炮大不了也是一换一,优势什么?
不谈参数,不谈现实,他自己都知道说【计算过了吗?就开始否定?】,别人真算出来了,又不认了。玩不起就玩不起吧,老老实实承认玩不起,老老实实承认自己就是要强吹大型机甲,又当又立算个男人不?
机动性,大型机甲机动性完全被常规装甲单位爆杀,你自己都承认,略过
【占地面积你也没考虑过。更小的占地面积就意味着更低的转向空间需求,在城市战中很有用。也意味着相同的占地面积下,机甲可以做的比坦克更重的多,有更强的火力】
要不你猜猜坦克炮塔转360度需要多久呢?你500吨的大玩意转身360度需要多久呢?【计算过了吗?】
然后是火力论证更是招笑。还避重就轻呢,空军和陆军比载荷也就你想的出来,你咋不和空军比超音速巡航呢?3000km的距离空军一小时就能把炸弹扔你家电饭锅里,你比啥?你500吨的大机甲还想扛着洲际导弹发射井满世界跑?结合你这句【机甲不玩炮,玩的是导弹呢?】,你不玩炮,玩导弹,你跟隔壁导弹发射车有本质区别吗?车载东风31射程11000公里,你也扛个东31,你也大11000公里,那我干嘛不直接用卡车,非要用你的500吨光本体造价就超过1亿刀的大机甲?东31为什么强?难道是因为装载东31的那辆卡车强吗?幽默
需求论证更是通篇倒果为因。
你怎么不先论证是先有鸡还是先有蛋呢?别人正经的军备需求的思路是,我先提出需求,比如我要硬抗机枪扫射,强行通过敌方战壕,于是装着火炮和机枪,用履带行动的大铁王八出现了,现代管它叫坦克。总结起来就是:先有需求,然后才有方案,最后才有产品。产品是解决问题的终极产物,而不是先有了产品,然后再给产品制造需求。
某人的思路是什么呢?先有产品,然后给它塞进“看上去能用”的场合,一句【不够专业,但一定兼容】就直接暴露了底层逻辑。打个比方就是我先做出一个蛋,然后再看看什么类型的鸟屁股能塞进去,只要能塞进去就说明这个鸟能下这个种类的蛋。纯幽默
后勤方面。就是纯诡辩。履带结构复杂吗?一条履带看上去很多组合,实际上完整的履带就3个零件:
1、履带板
2、履带销
3、螺栓
就三个部件重复搭配组合,很复杂吗?你大机甲的一个关节就需要一个电机,电机需要多少零部件?电机原理搞明白了吗?定子是什么转子是什么绕组是什么搞得明白不?400v电机匝数需要多啊少?需要截面积多少的匝线?启动电流是工频电流的多少倍?电机玩得明白不?笑
剩下俩懒得说了,边角料话题没有说的欲望
先叠甲,要辩论就好好辩论,玩得起就来,玩不起就哪凉快哪呆着。这句话对所有人有效,包括85,玩不起可以删我帖封我号,非85可以选择直接把我拉黑,眼不见为净,老老实实当缩头乌龟,只要看不到我说话,某些人的谬误就没人说出来,没人说出来你就永远正确
先说说巨型机甲吹烂的攻顶优势吧,某人的原话【机甲在防攻顶和防地雷上是有天然优势的,尤其是在现代战争的无人机和末敏弹专打坦克弱点的情况下,这是一个加分项。】
我之前就发过帖子【用三角函数破除18米机甲能对坦克进行攻顶的论调】,里面已经算清楚了,2km交战距离,18米大型人型机甲入射角度只有可怜的0.38度,即便缩进到200米,入射角度也只有3.8度,20米入射角为38度,你得离坦克不到20米才能拥有比较良好的入射角,才能拥有所谓的攻顶优势,这合适吗?都贴脸上了我抬起炮管给你裤裆子来一炮大不了也是一换一,优势什么?
不谈参数,不谈现实,他自己都知道说【计算过了吗?就开始否定?】,别人真算出来了,又不认了。玩不起就玩不起吧,老老实实承认玩不起,老老实实承认自己就是要强吹大型机甲,又当又立算个男人不?
机动性,大型机甲机动性完全被常规装甲单位爆杀,你自己都承认,略过
【占地面积你也没考虑过。更小的占地面积就意味着更低的转向空间需求,在城市战中很有用。也意味着相同的占地面积下,机甲可以做的比坦克更重的多,有更强的火力】
要不你猜猜坦克炮塔转360度需要多久呢?你500吨的大玩意转身360度需要多久呢?【计算过了吗?】
然后是火力论证更是招笑。还避重就轻呢,空军和陆军比载荷也就你想的出来,你咋不和空军比超音速巡航呢?3000km的距离空军一小时就能把炸弹扔你家电饭锅里,你比啥?你500吨的大机甲还想扛着洲际导弹发射井满世界跑?结合你这句【机甲不玩炮,玩的是导弹呢?】,你不玩炮,玩导弹,你跟隔壁导弹发射车有本质区别吗?车载东风31射程11000公里,你也扛个东31,你也大11000公里,那我干嘛不直接用卡车,非要用你的500吨光本体造价就超过1亿刀的大机甲?东31为什么强?难道是因为装载东31的那辆卡车强吗?幽默
需求论证更是通篇倒果为因。
你怎么不先论证是先有鸡还是先有蛋呢?别人正经的军备需求的思路是,我先提出需求,比如我要硬抗机枪扫射,强行通过敌方战壕,于是装着火炮和机枪,用履带行动的大铁王八出现了,现代管它叫坦克。总结起来就是:先有需求,然后才有方案,最后才有产品。产品是解决问题的终极产物,而不是先有了产品,然后再给产品制造需求。
某人的思路是什么呢?先有产品,然后给它塞进“看上去能用”的场合,一句【不够专业,但一定兼容】就直接暴露了底层逻辑。打个比方就是我先做出一个蛋,然后再看看什么类型的鸟屁股能塞进去,只要能塞进去就说明这个鸟能下这个种类的蛋。纯幽默
后勤方面。就是纯诡辩。履带结构复杂吗?一条履带看上去很多组合,实际上完整的履带就3个零件:
1、履带板
2、履带销
3、螺栓
就三个部件重复搭配组合,很复杂吗?你大机甲的一个关节就需要一个电机,电机需要多少零部件?电机原理搞明白了吗?定子是什么转子是什么绕组是什么搞得明白不?400v电机匝数需要多啊少?需要截面积多少的匝线?启动电流是工频电流的多少倍?电机玩得明白不?笑
剩下俩懒得说了,边角料话题没有说的欲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