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吧 关注:309,453贴子:14,958,178
  • 25回复贴,共1

关于"四大名著“翻拍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文化作品也是一样的。
90年到2010年是20年的时间,2010年到2025年已经15年了,时间的跨度已经足够大。是的,我们现在距离所谓新四大名著(《新三国》、《新水浒传》)的翻拍时间已经过去15年。按20年是一代人的说法,足够让新一代观众重新审视经典。作为明清小说的最高峰,《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当然具备超越时代的特质,如果你觉得其价值值得挖掘,那么重读(或重拍)的过程,就是时代精神投射其上、赋予新意的过程。
想来最好拍的应当是《三国演义》。当下,随着所谓“历史真相”解读热潮的褪去,《三国演义》正回归其历史演义的本来面目——它仍是普通人认知历史最便捷、最生动的入口。此外他对大众历史观的塑造力不容忽视。毕竟英雄的悲歌,往往是普通人真正意义上地去理解人民史观的第一课。
《西游记》的拍摄的难点其实还是在孙悟空上。虽然近些年来,有大量的西游记优秀同人,包括各类游戏,如《黑神话悟空》,可以给《西游记》更多的解读方向。但尽管这些游戏和同人各方面都很优秀,但却常陷入“黑深残”的解读窠臼。只是西游记可以有一万种解读,但其精髓在于嬉笑怒骂间透出的大智慧与豁达超脱。作者固然批判现实,但批判之上更有一种勘破世情的通透与乐观。若改编只余阴暗解构,而失却这份光明与幽默,便是舍本逐末。而这一点恰恰最需要孙悟空去表达。可以说孙悟空成功了,西游记就成功了80%。当然六小龄童的孙悟空形象足够高山仰止,后来人要超越确实非常困难。
相比较而言,《红楼梦》和《水浒传》的拍摄要更困难一些,涉及一些深层次的东西。正如我前文所述,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事实上对于这两本小说的解读,今天(2025年)和30-40年前态度是完全不一样的。以《红楼梦》作为典型来看,30-40年前的主要观点大部分至少是认可高鹗的续的一部分情节的。典型的是认可调包计。主要观点是认可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尤其是认可其自由爱情反封建立场,对薛宝钗一般是同情其遭遇但反对其立场,尤其反对贾母及王熙凤立场,并将王熙凤和贾母作为封建婚姻的压迫形象进行批判的。而到了今天,婚姻自由不自由已经并不被重视,反而对于门当户对的认定成为主流,尤其是认为贾宝玉和林黛玉门当户对,贾母和王熙凤是贾林的爱情护航者,而薛宝钗则和贾宝玉门不当户不对,是贾林爱情的破坏者已经成为红楼梦读者的主流。这种变化当然反应了今天婚姻观的转变。这就是所谓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的最佳注解。
同样的逻辑也在《水浒传》上面,如果真要翻拍《水浒传》,恐怕是最难翻拍的。其他的不论,就知乎上各位女性对于潘金莲的态度,也足够对翻拍者喝一壶。更不要说原著涉及的暴力呈现、对“替天行道”正义性的界定、女性群像的命运书写(如扈三娘、潘巧云等),以及对“招安”的评价,无不触及当代最敏感的社会神经与伦理边界。翻拍《水浒》,注定是一场与当下尖锐议题的正面遭遇战。
翻拍电视剧,有争议是一定的,但文学作品可以反应人的内心,我希望文学工作者可以多听听大众的声音,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这样即便再有争议,你的作品一定是不朽的。而如果还是高高再上,给群众上课,那这种文学辣鸡,建议还是留着给自己看比较好


IP属地:甘肃1楼2025-08-20 09:07回复
    个人来说:
    《三国演义》最优秀的点是”史“,实际上是指史诗感,是以历史作为骨架,以英雄的史诗作为骨肉,最终成就的三国演义。最典型的就是诸葛亮星落五丈原,所谓史诗感,即是英雄的悲歌,也是普通人真正意义上地去理解人民史观的第一课。最终一定会化作三国演义的开篇《临江仙》。
    《水浒传》最优秀的一点是”真“,刻骨铭心的”真“,武松杀嫂这一章尤其精彩,什么人说什么话,做什么事情,精准的如同作者用手术刀切开来给你看,血淋淋的社会,作者甚至没有一丝感情。真正意义上的的人情练达即文章。
    《西游记》最优秀的一点是”通“,”通达“的通,是明明白白地已经看完整个社会以后的释然。虽然其中是神魔佛鬼,其关系依然是人类的关系,所以作者用诙谐的语言,辛辣的讽刺,读下去却完全没有《水浒传》那种愤懑感,这就是西游记的通。
    《红楼梦》的视角则更高一些,除开”真“的大前提下,还有一种”悯“,尤其是对于时代女性的”悯“,这是那个时代所没有的。但他这个和人文关怀又并不相同,他依然把他笔下的女性按着时代的悲剧下悲剧,只是你很能看到作者对于女性的”悯“。
    电视剧要表现出史相对简单,事实上央视版的《三国演义》的星落五丈原其实已经表现出这种史诗感了,更不要说开篇的皇帝更迭,夕阳,老人等等。而通和悯属于作者的境界,这个是相对难以表现的。至于真,因为过于血淋淋,电视剧表现过于残酷,观众会不愿意看。
    所以电视剧改编上,最难的应该还是水浒传。


    IP属地:甘肃2楼2025-08-20 09:10
    回复
      2025-10-03 13:49:10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最难拍的是三国演义,各种文臣武将现在的演员哪有那个气质,除非是新人或者符合角色的素人。


      IP属地:辽宁3楼2025-08-20 11:33
      收起回复
        三国水浒都太费演员了 而且考验大场面。所以当年TVB只能拍西游记乐呵一下,就那样那版西游记里面还有各种一人分饰多角色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25-08-20 15:46
        收起回复
          至于红楼梦 听过一句话 如果编导把拍摄重点放在宝玉黛玉的爱情故事,那就跑偏了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25-08-20 15:48
          收起回复
            有一说一,演员全部到现场和其他演员对戏,然后照着原文台词念稿子,就已经比某些前作好了。甚至可以面无表情,真的,这我都能接受。就这样去拍,哪怕场景复用,我都不会多说什么。


            IP属地:江苏6楼2025-08-21 08:32
            收起回复
              《水浒传》其实不难拍,要搞清楚拍摄的目的是什么,有人说是赚钱,尼玛也就新三会打着官方旗号搞这种事情。
              拍摄的目的一来是展示新技术和技巧,二来是向公众汇报演艺圈的工作情况,三来是测试民间意识形态。
              本来这玩意儿,和样板戏也没差多少,毕竟原作的精神可以各有各的理解,但不能太偏,更不能像《新三》那样,凡事反着来。
              现在版本的新《水浒传》,我不清楚争议点在哪里,但确实存在相当多的人认为新版比央视版更好。
              有人担心《水浒传》里面可以被打拳的桥段,怎么说,你更应该担心担心编导到底拎不拎得清现状,因为对四大名著打拳,只会让拳师自己更受伤,懂吧,本来编导就不用害怕这种东西。但是那个圈子吧,其实是相当信息茧房的,朱苏进、陈建斌、高希希、于和伟等,至今都不觉得自己拍得有问题。邹忌讽齐王纳谏知道吧,编导的状况和邹忌也差不了多少,“妻私我,妾畏我,客有求于我”。所以编导很轻易就拎不清状况,乱改戏。


              IP属地:江苏8楼2025-08-21 08:54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