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ch吧 关注:28,076贴子:343,225
  • 0回复贴,共1

坚决反对历史虚无主义,维护马主义唯物史观纯洁性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历史虚无主义在CH圈的蔓延绝非偶然,其以国家拟人化叙事为载体,本质上是对历史唯物主义的系统性消解。从马主义立场剖析,这种消解集中体现为三重异化:
其一,将“国家”这一阶级统治工具抽象为“人格化个体”,消解了国家的阶级本质。CH圈通过赋予国家统一“人设”,掩盖了任何国家都是“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进行阶级统治的暴力机关”这一根本属性。例如将殖民国家塑造成“绅士”,实则抹去其资本原始积累的血腥;将革命时期国家简化为“抗争者”,淡化了内部阶级矛盾与路线斗争,这正是对“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这一论断的刻意否定。
其二,以“情感联结”替代历史规律,解构了历史发展的客观性。CH创作中常见的“国家间友谊”“悲情叙事”,用主观情感遮蔽了历史的本质联系——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当侵略被美化为“文化交融”,剥削被解读为“文明进步”,实则是用唯心史观替代唯物史观,将历史降格为任人打扮的“情感故事”,与马主义“历史的发展是有规律的客观过程”完全对立。
其三,通过“去阶级化”叙事,消解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地位。CH圈将国家命运系于“拟人化个体”的选择,忽视了“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这一核心观点。无论是将革命胜利归因于“国家意志”,还是将社会变革解读为“个体觉醒”,都是对阶级斗争推动历史进步这一规律的背叛,本质上是用英雄史观消解唯物史观的群众立场。
马主义者反对CH圈的历史虚无主义,并非否定创作形式本身,而是要揭露其背后的意识形态陷阱:当国家拟人成为消解阶级性、模糊历史规律、弱化群众主体的工具时,它已沦为历史虚无主义的新载体。唯有以历史唯物主义为武器,还原国家的阶级本质、历史的客观规律、人民的主体地位,才能让历史叙事回归真理轨道——这不是对创作自由的限制,而是对历史负责的必然。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5-08-01 13:50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