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 3 米和 6 米高性能铸铁试验平台的材料选择中,需结合平台尺寸、使用工况(承载、耐磨性、精度保持性)及材料性能(强度、铸造性、加工性等)综合判断。以下是具体分析及建议:核心性能要求试验平台的核心功能是提供稳定、高精度的基准面,需满足:
足够的强度和刚性,避免受载变形(尤其 6 米大型平台);
良好的耐磨性,长期使用后表面精度不下降;
低内应力和尺寸稳定性,经时效处理后不易变形;
较好的铸造和加工性能,降低大型铸件的生产难度。
HT250 与 HT300 的性能差异
性能指标 HT250(珠光体灰铸铁) HT300(珠光体灰铸铁)
抗拉强度 250MPa 左右 300MPa 以上
硬度 170-241HB 187-255HB(更高)


石墨形态 中等粗细片状,分布较均匀 更细小片状,分布更致密
铸造性能 流动性较好(碳当量稍高),大型铸件充型更稳定,缺陷(缩孔、疏松)风险较低 流动性略差(碳当量稍低),大型铸件需更高铸造工艺控制,缺陷风险稍高
加工性能 易切削,刀具磨损较慢 硬度更高,切削阻力大,刀具磨损较快,加工成本略高
耐磨性 中等,满足一般工况 更优(硬度高 + 石墨细小)
成本 较低(熔炼、铸造工艺要求稍低) 较高(需严格控制成分和工艺)
材料选择建议1. 3 米试验平台
优先推荐 HT250:
3 米平台尺寸中等,承载和自身重量相对较小,HT250 的强度(250MPa)已能满足一般工况的刚性要求;其铸造流动性好,大型铸件生产时缺陷少,加工难度低,性价比更高。
若平台需高频承受较大载荷(如重型工件检测),或对耐磨性要求极高(如长期滑动接触),可升级为 HT300。
2. 6 米试验平台
优先推荐 HT300:
6 米属于大型平台,自身重量大(通常数吨),且可能承载重型工件,需更高的强度和刚性(300MPa 以上)以减少挠度变形;HT300 的高硬度和细石墨结构可提升表面耐磨性,长期使用后精度保持性更好。
需注意:HT300 铸造流动性稍差,需通过优化浇冒口设计、控制熔炼温度等工艺减少缺陷;同时需严格执行人工时效(如 600-650℃退火)消除内应力,保证尺寸稳定。
总结
3 米平台:一般工况选 HT250(性价比高,易生产);高载荷 / 高耐磨性需求选 HT300。
6 米平台:优先 HT300(满足大型平台的强度、耐磨性和精度保持性要求),需配合优质铸造和时效工艺。
两种材料均需经过严格的时效处理(自然时效 + 人工时效),消除铸造内应力,确保长期使用中尺寸稳定。
足够的强度和刚性,避免受载变形(尤其 6 米大型平台);
良好的耐磨性,长期使用后表面精度不下降;
低内应力和尺寸稳定性,经时效处理后不易变形;
较好的铸造和加工性能,降低大型铸件的生产难度。
HT250 与 HT300 的性能差异
性能指标 HT250(珠光体灰铸铁) HT300(珠光体灰铸铁)
抗拉强度 250MPa 左右 300MPa 以上
硬度 170-241HB 187-255HB(更高)



石墨形态 中等粗细片状,分布较均匀 更细小片状,分布更致密
铸造性能 流动性较好(碳当量稍高),大型铸件充型更稳定,缺陷(缩孔、疏松)风险较低 流动性略差(碳当量稍低),大型铸件需更高铸造工艺控制,缺陷风险稍高
加工性能 易切削,刀具磨损较慢 硬度更高,切削阻力大,刀具磨损较快,加工成本略高
耐磨性 中等,满足一般工况 更优(硬度高 + 石墨细小)
成本 较低(熔炼、铸造工艺要求稍低) 较高(需严格控制成分和工艺)
材料选择建议1. 3 米试验平台
优先推荐 HT250:
3 米平台尺寸中等,承载和自身重量相对较小,HT250 的强度(250MPa)已能满足一般工况的刚性要求;其铸造流动性好,大型铸件生产时缺陷少,加工难度低,性价比更高。
若平台需高频承受较大载荷(如重型工件检测),或对耐磨性要求极高(如长期滑动接触),可升级为 HT300。
2. 6 米试验平台
优先推荐 HT300:
6 米属于大型平台,自身重量大(通常数吨),且可能承载重型工件,需更高的强度和刚性(300MPa 以上)以减少挠度变形;HT300 的高硬度和细石墨结构可提升表面耐磨性,长期使用后精度保持性更好。
需注意:HT300 铸造流动性稍差,需通过优化浇冒口设计、控制熔炼温度等工艺减少缺陷;同时需严格执行人工时效(如 600-650℃退火)消除内应力,保证尺寸稳定。
总结
3 米平台:一般工况选 HT250(性价比高,易生产);高载荷 / 高耐磨性需求选 HT300。
6 米平台:优先 HT300(满足大型平台的强度、耐磨性和精度保持性要求),需配合优质铸造和时效工艺。
两种材料均需经过严格的时效处理(自然时效 + 人工时效),消除铸造内应力,确保长期使用中尺寸稳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