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母舰吧 关注:1,446,416贴子:25,709,373
  • 64回复贴,共1

大毛迟来的雷达弹R77M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早期的R77按照1万米高空,两机迎头一马赫射程不超过50KM,按照毛子2万米1.5马赫的标准射程达到100KM,好家伙按照毛子的标准PL15都能打出400KM以上了。
—————————————————————
注意本身R77雷达弹就是为了对标美制的AIM120系列,结果比AIM系列晚出10年连AIM120A系列的射程都够不到,只能和美军AIM-7麻雀系列中距弹对标。
—————————————————————
导致R77最大射程只有50KM的原因据说有两个
1.按照讨论来讲R77尾翼带的格栅舵导致弹头空气阻力过大,影响射程但是强化了导弹的格斗能力。
2.R77弹头计算机不具备打高抛弹道的能力,同样体格的AIM120系列和霹雳12系列通过高抛弹道能达到120KM左右的射程。
—————————————————————
目前在俄乌战争前批量列装的R77-1是目前俄军中距弹的主力。R77-1换装了双推力的发动机(和双脉冲完全不同)拥有目前中距弹中数一数二的总冲质量比,但是格栅舵照样没改导致其最终射程只能和AIM120A/B系列相当70KM。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5-07-26 17:11回复
    毛子衷情的格栅舵,是给空空弹起到一个稳定器的作用。本质应该还是毛子没有解缺R77尾翼的问题。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25-07-26 17:13
    收起回复
      2025-08-07 22:34:59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从90年代~2010来看美军的AIM120系列还是相当超前的,但是使用双推力发动机的AIM120系列在空战中对高机动目标的攻击距离基本都集中在50KM内。在多普勒雷达时代,空空弹超过机载雷达的攻击距离没有多少意义,本身当时机载雷达对战机类高机动目标探测距离都不超过100KM。预警机A射B导的技术对于当时的预警机雷达技术来讲,过于困难。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25-07-26 17:17
      收起回复
        但是在有源相控阵雷达成熟并且大规模普及扩散之后,战机探测距离超过200KM那么超远程的中距弹就是必要的硬件配置,那么R77系列显然已经落伍了。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25-07-26 17:19
        收起回复
          地空导弹的高抛弹道就是毛子发明的,你说它会不会高抛,那么问题来了,地空导弹的计算机都能高抛为啥空空的不行,你可能想说空间限制,那我问你2015年大毛进口或者海淘芯被限制了吗??就连s400都是一水的进口芯片


          IP属地:四川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25-07-26 17:19
          收起回复
            最新的R-77M在经过加强后,射程可达到190千米,雷达反射截面积也大幅缩小(隐身能力加强)。此外,新型R-77M还采用了新的双脉冲火箭发动机和增强型雷达导引头,据称具备半主动模式,可用于第三方照射目标。双脉冲发动机可确保全程推力稳定,从而提升高空机动性、射程和末端攻击性能,这些改进扩大了导弹的“不可逃逸区”。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25-07-26 17:21
            收起回复
              同系列对标的导弹,中械和俄械,比美械更粗、重一些。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主要是:对于导弹这种对重量十分敏感的武器,美械导引头尺寸、重量比中械、俄械小。
              当然,这是个比较传统的对比。现在中械导引头小型化水平与美械差距究竟还剩多少,暂时没有考虑在内。
              接前面的内容。因为体量比美械大,所以发动机药柱方面,中械和俄械要占一些便宜。只要导引头重量不是过于拉胯,同等条件下可以做到比美械射程远【问题在于俄械导引头重量一直很拉胯】。
              最后就是:在发动机技术上,三方并没有什么根本性的差距。只看使用(掌握)的发动机种类。传统单推力不如双推力不如双脉冲。这方面我们在双脉冲掌握上,领先另外两方。
              所以……R77真的很腊鸡,AIM120也不配成为PL15的对手。只有AIM260才值得一比。


              IP属地:河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25-07-26 17:28
              回复
                射程190公里 主动雷达导引头。参数还行,就不用一直照射了,可以用15类似的低截获模式提供中段导航,而且不用一直照射,间断的照射,对方敌我识别要是没启动,进入末端攻击,雷达头开机锁定,就基本击落了。疑似已经实战测试过,在乌克兰战场,使用过,炸的分成几段,应该不是脱靶,可能已经实战过了。毛子还挺急。


                IP属地:江苏8楼2025-07-26 17:50
                收起回复
                  2025-08-07 22:28:59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确实不如260,260是双模导引头,主动雷达+红外,进入末端,基本没得跑。


                  IP属地:江苏9楼2025-07-26 17:55
                  收起回复
                    不如理论边界370km、实测330km打靶和末端导弹雷达锁定范围30km的PL16,R77M?路边一条罢了


                    IP属地:福建10楼2025-07-26 18:49
                    收起回复
                      QAQ


                      IP属地:四川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25-07-26 23:30
                      回复
                        以毛子那爱注水的性格,实战条件下能打140公里,都算烧高香的了,而且也不知道他的双脉冲做的怎么样?技术上也许还没有15那么强,而且大毛的相控阵雷达组件,如今还要从韩国进口,57还需要很大一部分,77m的相控阵导引头。在质量上未必也没有15那么强,而且以毛子的雷达技术,性能存疑,产量估计也高不到哪里去,哪天要是和a100一样突然被砍了,我也许也不会意外吧


                        IP属地:湖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25-07-27 01:07
                        收起回复
                          cy


                          IP属地:辽宁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25-07-28 23:21
                          回复
                            你们这群大猪蹄子,当年蓝腿试射r27都能惊掉下巴。这才过了30年就不拿豆包当干粮了?


                            IP属地:陕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14楼2025-07-30 00:13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