歼20歼36吧 关注:124贴子:1,425

玄凤来仪——轰20深度前瞻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本次93大阅兵已近在眉睫,届时不但众多新型装备将集中亮相,就连有鸽王之誉的轰20也将终结跳票记录,亲自登场接受检阅,从而成为绝对焦点。在此重大关节前夜,国人势必豪情满怀,翘首以盼这大国重器的风采,但我等军迷却不能守株待兔,而应倾情展望——积极思考和预测相关设计,以记一时之盛,并获得爱好带来的莫大享受。这里我先抛一块砖哈。
首先为什么这次会出来?一是空军副司令的权威发布。他去年3月还是4月就说快了嘛,结合歼20现身的节奏(副司令说后18个月现身),轰20这次出来的几率很大呀。二是当前形势所迫。总体而言当今世界已经进入大争之世,局势只会一天比一天紧张,早点亮出来,形成有效威慑,比继续窝在家里故弄玄虚效果要好得多。三是军迷的直觉。虽然理由还能写很多条,但都不如直觉靠得住哈。直觉的科学解释是常年积累所形成的模糊判断,对吧?
有些小白可能不太理解轰20的必要性,这个后面还会讲,先讲点常识哈。相比弹道导弹,轰20可多次重复使用,能以更廉价的方式给敌人送去温暖,这恐怕是轰20最大的意义所在。轰20的使用更加灵活,即便没有确定攻击目标,也可以先行派遣,若突然倾向于和平,还可以及时召回。当然罗,时至今日,各方都更重视体系作战,那么轰20也是体系的重要信息节点,很可能还是指挥节点,可以大幅提高体系战力。有人说下马、用36代替云云,那都是气话、钓鱼,或者不理解轰20的重要性和不可替代性。


IP属地:广东1楼2025-07-21 21:45回复
    言归正传。
    咱们先谈轰20的顶层设计。
    顶层设计,首先得考虑战略定位。轰20作为大国重器,它的战略定位必然是远程战略轰炸机,这方面无须多言,唯有轰20的打击范围值得深入探讨。
    曾经有个观点非常有代表性,就是轰20的目标是周边美军基地,利用轰20把这些地方扬了,我大东风方可畅通无阻,直抵老美命根。这个还是稍显保守,轰6和未来的歼36都可执行这些任务嘛。小白则容易滋生审判老美全境的想法,这又裤衩太红了。我的看法曾经说过,现在也没变,即审判三分之一的老美本土即可,等于是个折衷方案。这个方案相比审判全境的方案,大幅降低了难度,增加了可行性,而且是个相对高明的博弈策略。虽然只是本土局部审判,但对手的防御成本和战略压力并不比全境审判小到哪里去。相比扬了周边基地,本土局部审判的威慑性和战略意义又不可同日而语。目前老美借助驻外基地可以轻易打到咱们本土,咱们要够着它的本土却要祭出大东风,可谓费尽周折,这种战略环境的不对等急需轰20打破哈。再说咱们上这么大个型号不容易哈,所以一定要通过它创造足够的战略威慑价值,对吧?


    IP属地:广东2楼2025-07-21 21:56
    回复
      2025-08-11 00:43:21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打开地图,北美五大湖比较刺眼,这是老美最初的发迹之处,人口密集、工业发达,如果能够着它,估计审判三分之一本土问题不大。以五大湖南部重镇芝加哥为目标,我到其直线距离是9000KM,不过得走北极,这样就经过毛子家。目前情况毛子多半会同意让咱们过去,但咱们必须要有底线思维,万一被毛子拿捏就麻烦了,对吧?所以咱们绝不止要飞9000KM。
      从东部沿海起飞,绕过本子,沿阿拉斯加南部直插芝加哥,可避免政治争端,但距离增至12200左右。走这条道还得突破岛链,增加了被探测到的风险。这时必须采取低空突防术,如此可大幅规避风险。
      当然,咱们不必凌空轰炸,那是不可能任务,咱们必须借助空射导弹送咱们的温暖最后一程。假设空射导弹射程5000(这个以后再分析可能性,先这么假设),则只需飞12200-5000=7200,这就是所需作战半径。稳妥起见,留10%的余地,作战半径算8000。通常轰炸机的作战半径占航程的45%,8000÷45*100=178000,这个航程指标太过夸张了。
      利用隐身加油机半道加油,是个增程良策。这样似乎多了个型号成本,但隐身加油机大有用处,所以这可以不算额外负担。加油一次,通常能增程三分之一,不过为保险起见,只算增程2500,来去都加油,如此只需飞17800-2500*2=12800。指标依旧非常高。
      成军之初,指标可适当下调,比如攻击范围缩小一点,比如把作战半径减小500公里,航程就能减小1100公里左右,设计难度可显著降低。因为原航程是个非常临界的指标,每降低一分,设计难度都倍减。待到导弹技术进步,射程增加,再以此弥补飞机航程之不足,达到最终设计指标(攻击距离)。



      IP属地:广东3楼2025-07-21 22:01
      回复
        小结一下。轰20现阶段可走北极航线,任务裕度较大。老美如也有底线思维,日子就不好过,需要防御的地方太多了。咱们也必须防止毛子拿捏,所以要保证通过极限操作,能走太平洋路线审判美帝本土三分之一的面积。届时轰20当通过低空掠海飞行规避岛链探测,并在合适位置让隐身加油机空中加油,最终在阿拉斯加南部发难。红裤衩航程指标12800,白裤衩则11700。
        (今天先写到这里,下次再上更扎实的分析。欢迎插楼讨论。)


        IP属地:广东4楼2025-07-21 22:04
        回复
          轰20如果想有直接威胁美帝本土的能力,短期内估计只能靠发射弹舱内的巡航导弹远程打击。想进入美帝本土轰炸,以目前我们的航母编队战斗力估计支持不了。


          IP属地:安徽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25-07-21 22:51
          收起回复
            好文,顶


            IP属地:福建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25-07-21 23:48
            收起回复
              必须支持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25-07-21 23:50
              收起回复
                1 轰美国本土的成本太高了,而且不对等,美国可以从周边很多基地就近打击我们。
                2 攻击海外军事基地于攻击本土对美国国内的意义大不一样,攻本土太接近全面战争乃至核战。
                更迫切的需求,应该是迅速消除周边的威胁,对周边极大的威慑。主要是日本印度,印度洋关岛澳洲的军事基地。
                所以就是B21到B2级别。攻击美国本土需要B2++级别,还需要一次加油,这个要求太高。
                综合来看,4发J36构型的可能性还是很大的


                IP属地:浙江8楼2025-07-22 00:19
                收起回复
                  2025-08-11 00:37:21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轰20发展遇到瓶颈今年可能看不到首飞的


                  IP属地:广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25-07-22 09:43
                  回复
                    另外你对轰20的真正设计意图都没搞明白,实际上它不是用来攻击美国本土的,那样效费比太低了


                    IP属地:广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25-07-22 10:07
                    收起回复
                      看到这个YY方案,涡扇18是12.8吨,1.5米直径,有照片显示新推在上机试验,如果增推并增加加力段,可以逼近25吨,4发接近100吨,可以支撑300吨以上的超音速构型方案。


                      IP属地:浙江11楼2025-07-22 12:05
                      收起回复
                        另一个核心问题,也是大伙们非常关心的问题是,要不要超巡?
                        其实小白是积极追求超巡的,他们对技术方面的困难考量不多,多走的是“需求牵引”的路子。B2能隐身,白天鹅能超巡,轰20必须隐身+超巡,就这么简单!哈哈哈哈。
                        资深军迷是不要超巡的,原因也很简单,他们更了解技术方面的困难,因而多了一份实在,少了一些天真烂漫。超巡+隐身难度倍增有点华而不实,不如去掉,释放气动潜力,换成航程!对吧?
                        所以要回答这个问题必须研究下轰20的“技术牵引”。
                        一般认为轰20会是飞翼构型,兼顾气动效率和隐身,这种构型没有单独的机身,所有东西全装在翅膀里面,所以翅膀很厚,而厚的翼型是不适合高速飞行的,不光是高速阻力大,也跟高速飞行的升力机制有关。简言之,飞翼不适合超巡。
                        另外,超巡较为耗油,F22超巡100公里造成作战半径锐减的图早已传遍天下呀,而隐身轰炸机的航程本来就紧吧,如果再超巡一段距离,很容易半道就把油烧尽,飞不回来了哈。这说明在极限操作时,隐身轰炸机即便有超巡能力也不能用!
                        不过时至今日,飞翼超巡已经不是问题,通过翼型优化、翼身融合和鼓包减阻等先进技术的应用,超声速飞翼或小展弦比飞翼早已满天飞,著名的歼36就是一例嘛。
                        至于超巡损失航程的问题,现在应该也已解决。这个一靠飞翼超声速减阻技术的进步,二靠上新型动力,据称变循环发动机可将超巡和亚巡的油耗差距控制在四分之一以内。另外还有个被吵得很热的图

                        该图显示,即便用扇子15,超巡和亚巡航程差距也不到2成!(13500-11000)/11000=19%
                        当然,这是废弃掉的方案,轰20应该不长这样。他这参数很可能也处理过了,但基本方向仍可参考!这些材料说明只要设计得当,轰20超巡和亚巡几乎可以随意切换。就算打点折扣,轰20在执行绝大多数任务时,超巡起来也是毫无航程的压力呀。B2升级版据说只能超巡230公里,不过升级计划早泡汤了。
                        综上,轰20应该采用飞翼布局,隐身和超巡兼顾,为此,目标动力首推变循环发动机。
                        有了变循环,巡航高度也可严重期待。保守估计,轰20巡航高度可达20000米,如此仅凭飞行高度即可有效规避绝大多数地空导弹的攻击。很多导弹射高不到20公里。


                        IP属地:广东12楼2025-07-23 17:26
                        回复
                          弹仓尺寸。
                          咱们需要射程5000的空射导弹,但长剑100估计射程不超过2000,差距甚远哈。
                          比较现实的搞法是让陆基导弹上天,那么东风21是个有潜力的选手。
                          东风21长度10.7米,射程2500,变成空射导弹可适当缩短,射程大幅增加。
                          据此,第一款空射弹道导弹多半是长剑21,长度9米起步吧,所以弹仓起码9米半长。如此尺寸会严重影响机身长度,可以考虑导弹斜着放。导弹斜着放虽然浪费空间,影响载弹数目,但是,装没装差别极大,装多装少差别极小。
                          ----------------------------------------------
                          隐身设计、航电架构、电子战系统后勤保障和健康体检系统等肉眼多不可见,难以印证,当然,最主要是我懂得太少,我看就算了。如果哪位吧友有研究或有兴趣,不妨来说说,我兴致勃勃地说。


                          IP属地:广东13楼2025-07-25 00:41
                          回复
                            最激动人心的时刻来了,现在来推测其气动外形及相关尺寸。
                            飞设方案包括气动布局虽然是多解的,理论上具有不可猜测性,但鉴于目前信息已多,或可做个尝试。
                            最重要的信息就是12楼提到的早期方案。认真分析研究该方案,是正确推断轰20外形的不二法门!
                            ——————————————————————-——
                            利用AI提取12楼图中文字

                            机时代后,隐形战机成为了空中的主宰,但随着各种体制反隐身雷达的层出不穷,传统的隐身技术已难以确保穿透强敌的防空网。一旦被敌方发现,在超音速巡航战机的拦截下,损伤几乎难以避免。
                            为了应对这一挑战,我们提出了超音速巡航的解决方案。如果我们能拥有超过强敌F-22战机1.6马赫的超音速巡航速度,加上轰炸机远超战斗机的超大航程,新一代轰炸机就能在对方拦截时,以超音速巡航速度进行迂回,快速越过敌方拦截。即使被发现,也有足够的速度进行高速摆脱,大幅降低对方的拦截成功率。
                            那么,大型远程战略轰炸机是否可能具备超音速巡航能力呢?答案是肯定的,图-160就是一个例证。但关键在于,如何将高隐身和超音速巡航集成到一架飞机上。变后掠翼虽然是一种方案,但结构重量大,且空中构型变化对隐身不利,因此并非最佳选择。
                            目前,我们正在研究一种拉长飞翼的超音速构型。这种构型采用左右各3台WS-15涡扇发动机改进型,提供接近100吨的推力,与图-160的推力相当。拉长飞翼构型的优点包括:阻力低,省油;翼负荷低,可做持续高机动;机翼机身内空间巨大,能承载更多燃油和载弹;雷达反射面积小,有助于高隐身;以及可利用发动机舱两侧斜面提供航向稳定性。
                            根据计算,这种构型和动力配置可满足在多种载重情况下,以1.8马赫速度超音速巡航航程达到11000至9400公里,亚音速航程更是达到13500至11800公里。随着材料和发动机性能的持续提升,这些数据还有可能进一步提升。


                            IP属地:广东14楼2025-07-25 00:54
                            回复
                              2025-08-11 00:31:21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当代军迷普遍具有批判意识和怀疑精神,所以那张图是真是假需要首先判断。
                              那张图上最劲爆的信息是超巡和亚巡航程高度接近,咱们普通军迷对此其实是难以置信的,就算想造假,也不会往这个地方去想。因为早期方案系歼36的放大版,所以你必须对歼36的搞法有相当的理解,才能明白为什么早期方案的超巡航程如此夸张。歼36的气动我有过解释,就是其发动机推力有剩余,因为多了个发动机。这样,超巡时每个发动机摊到的推力就比较小,所以省油。通常推力越小越省油,比如用军推就比开加力省油,因为开加力时油烧得快好几倍,但推力却只比最大军推大一半左右。油耗的单位是流量/推力。
                              早期方案除了高速减阻设计之外,推比高达0.4,远超寻常的轰炸机,所以推力也是有富余的,也非常省油。综上,那个超巡航程是有技术含量的,是折射出专业信息的,我看那张图多半是真的,不过参数可能处理过了。
                              早期方案的超巡和亚巡航程如此接近,说明是个极端的方案,只为验证隐身+超音速的可行性,最终的方案绝不是这样的,对吧?
                              要我来看的话,这图有技术误导的成分,咱们千万不能被其带节奏,咱们需要的是反向思维。
                              反向思维的结果就是轰20更重视亚巡,兼顾超巡,但超巡性能远不及早期方案那么夸张!


                              IP属地:广东15楼2025-07-25 00:59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