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移动吧 关注:46,025贴子:120,981
  • 0回复贴,共1

警惕!这些“来钱快”的路子,可能让你踩进电信诈骗的坑!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现在电信诈骗花样越来越多,不少人尤其是学生、刚入社会的年轻人,容易被“轻松赚钱”“快速致富”的说法诱惑,一不小心就可能卷入“跑分”“卖卡”这些违法活动,甚至触犯法律。今天就来扒一扒这些坑,帮大家守住底线!
🔴 坑一:“跑分”洗钱——看似赚佣金,实则帮骗子销赃
“只要提供银行卡,帮人转几笔钱,就能赚提成,操作简单,日结百元!”这种所谓的“跑分”,其实是帮电信诈骗、赌博等违法犯罪活动转移赃款。
- 案例:大学生小李看到兼职群里的“跑分”广告,抱着试试的心态提供了自己的银行卡,帮人转账5万元,赚了500元佣金。没过多久,警方找上门——他的卡被用于诈骗资金流转,因涉嫌洗钱,小李不仅被罚款,还留下了案底,影响了后续考研和找工作。
- 后果:参与“跑分”,无论是否知情,只要帮助转移的是犯罪所得,就可能构成洗钱罪、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面临拘留、罚款,甚至刑事责任。
🔴 坑二:卖/租自己的电话卡、银行卡——一张卡换几百块,换来的是法律责任
“不用的手机卡、银行卡,卖给别人能换200-500元,反正闲着也是闲着?”千万别信!这些卡很可能被骗子用来实施诈骗、发送诈骗短信、转移赃款。
- 案例:小王毕业后整理物品,把上学时办的3张银行卡和2张电话卡卖给了“收卡中介”,共得1500元。后来警方调查一起电信诈骗案时,发现多笔赃款通过小王的银行卡流转,小王因涉嫌“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简称“帮信罪”)被立案调查,最终被判有期徒刑6个月,缓刑1年,并处罚金。
- 后果:根据《刑法》,出售、出租银行卡、电话卡给他人用于违法犯罪,可能构成帮信罪,最高可判3年有期徒刑,同时会被列入“断卡”黑名单,影响个人征信、贷款、办新卡等。
🔴 坑三:“兼职刷单”“代收款”——披着合法外衣的诈骗帮凶
“帮商家刷单冲销量,每单返5%-10%佣金;或者帮公司代收货款,抽成1%”,这些看似正规的兼职,很多是诈骗链条的一环。
- 案例:小陈在网上找兼职,加入了一个“代收款”群,对方让他提供银行卡代收“客户货款”,每笔抽成2%。小陈代收了3笔共8万元后,突然被警方告知,这些钱是某诈骗案中受害人的被骗款,他因涉嫌帮信罪被传唤,账户被冻结,之前赚的佣金也被没收。
- 提醒:正规商家不会让陌生人代收货款,刷单本身也是违法行为,而所谓的“代收款”,本质就是帮骗子转移赃款,同样可能触犯法律。
✅ 如何避开这些坑?
1.守住“两卡”底线:不出售、不出租、不转借自己的身份证、银行卡、电话卡、支付账户(微信、支付宝等),哪怕对方给再高的报酬。
2.警惕“轻松赚钱”:凡是宣称“低投入、高回报”“不用上班就能赚钱”的兼职,基本都是陷阱,天上不会掉馅饼。
3.陌生链接和要求别轻信:不随意点击不明链接,不帮陌生人转账、收款,遇到可疑情况多和家人、老师商量。
4.学法懂法:了解“帮信罪”“洗钱罪”的相关法律知识,知道违法的后果有多严重,从心理上筑牢防线。
一旦发现自己可能卷入违法活动,或身边有人在做类似事情,一定要及时向警方举报!别让一时的贪念,毁掉自己的未来!
#防电信诈骗 #远离帮信罪 #守住你的银行卡


IP属地:安徽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5-07-20 04:38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