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查一下小说三要素: 人物、环境、剧情。
你写的只有人物和环境, 剧情呢?
大概率还没构思好要写一个很么故事吧。
可能脑海里出现了几个场景片段之类的,然后记录下来。
所以这不能称之为小说。
其次是你写的这个玩意太乱了,乱到我尝试看了三次,只能看到:材料里混进了杂质啥的,真的看不下去。
再说文风的问题,整体来说文字功底没问题,但是环境、人物描写过多,太想通过文字渲染环境和人设的画面感。但是文字的画面感在于留白。
--------------------------------------------------------------------------分割线
你写的:
单向玻璃外是湿冷的夜。
郑在勋陷在皮椅里,雪茄烟灰积了寸长,像焚尸炉的余烬,曲面屏分割着数十个画面,焦点在西仓教堂祭坛的角落。
针孔镜头穿过彩绘玻璃的裂缝,将绝望清晰地投送过来。
金韩国拖着那条明显废了的腿,每一步都带着骨骼摩擦的滞涩他的眼睛像两口枯井,深不见底,没有任何光,只死死锁住筛糠般抖动的金敏熙和握着冒烟土枪的朴老头。
探向口袋的手,指节凸起,下面藏着匕首的硬角。
郑在勋抿了一口杯底的红酒残渣,喉结滑动。
种熟悉的掌控感顺着食道滑下去,温热,带着铁锈味。
他的“工具”带着新伤,执行“清理”指令时那份精准的漠然,对亲姐哀嚎的无视,正是“星火”成功的冰冷证明.
老师的疑虑?这滩血就是答案。
枪声爆裂!
画面里,金敏熙的抖动停了
眼泪挂在惨白的颤骨上,像凝固的蜡油。
那双因恐惧瞪大的眼睛,在瞬间收缩,快得像相机光圈锁定。
--------------------------------------------------------------------------分割线
但是换个方式写:
单向玻璃内。
郑在勋翘着二郎靠在沙发中,左手低垂,猩红的鲜血顺着手臂一滴一滴的落在地上。
他双眼不断地扫过面前的监视器,嘴角挂着似笑非笑的表情。
监视器的正中央正是“猎物”金韩国拖着残废的腿缓缓的朝着地上的二人走去。
金敏熙和朴老头因为恐惧不断的向后爬。
但是三人距离越来越近。
监控面前的郑在勋脸上的笑意越来越浓,这就是“星火”的成功。
......
“姐姐......”金韩国掏出枪口指着她。
金敏熙回头带着惊恐的眼睛看着眼前的男人,他是从小和自己一起长大的亲弟弟。
现在竟然...
突然“嘭”“嘭”的两声声,金敏熙双眼还透着不可置信与后悔。
但是身体渐渐地失去了知觉。
好冷。
这是她最后的知觉。
--------------------------------------------------------------------------分割线
所以,你描述这段剧情用了372个字,我写的只有270个字。
相比之下,你几乎用了100多字,做一些无异议的描写。
记住,环境与人物的渲染是要通过留白来进行的。
最后,我也不说女作者写男频、韩国命名这些事情。
我个人觉得任何一个文字工作者最基本的要素就是:讲清楚事情,即先写剧情。
在写环境、人物。
不要本末倒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