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尼艾格气体检测仪吧 关注:17贴子:754
  • 0回复贴,共1

霍尼艾格氢气气体检测仪安装流程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安全第一: 安装工作必须在确认工作区域无氢气泄漏且符合动火、用电等安全规程的条件下进行。必要时进行气体检测并办理相关作业票证。
资质要求: 安装人员需具备相应的电气、仪表安装资质,熟悉相关安全规范和产品说明书。
断电操作: 在进行接线等涉及电气部分的操作前,务必切断相关电源,并确认断电无误。
遵循规范: 严格遵守国家、地方及行业相关的安全规范(如 GB 50493《石油化工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检测报警设计标准》、GB 3836 爆炸性环境系列标准等)、产品制造商提供的安装说明书以及现场的具体安全规定。
防爆要求: 氢气为 IIC T1 组爆炸性气体(最高级别)。探测器及关联设备(接线盒、穿线管、电缆等)必须选用符合现场防爆区域等级(通常为 Zone 1 或 Zone 2)要求的 IIC 级 T1 组 防爆产品,并确保防爆结构完好,安装符合防爆要求(如螺纹啮合扣数、格兰密封等)。

安装前准备
现场勘查:
确认氢气可能的泄漏源位置(阀门、法兰、压缩机、储罐接口、管道连接处、使用点等)。
评估气体扩散方向和路径(氢气密度远小于空气,易在空间顶部聚集)。
识别潜在障碍物(设备、管道、结构梁、通风口等)对气体扩散和探测器响应的影响。
确定探测器的最佳安装位置(见“探测器定位”部分)。
规划电缆敷设路径,确保符合安全规范(远离高温、腐蚀、机械损伤区域,避免与动力电缆平行敷设)。
确定控制器/报警主机的安装位置(通常位于控制室或值班室)。
确认电源供应点(AC 220V)和信号线接入点。

工具与材料准备:
个人防护装备(PPE):安全帽、安全眼镜、防静电工作服、安全鞋、防爆工具(如适用)。
安装工具:电钻(防爆型,如需在防爆区域钻孔)、合适的钻头、螺丝刀(防爆型)、扳手(防爆型)、水平尺、卷尺、记号笔、万用表(防爆型或本质安全型)、电缆剪、剥线钳、压线钳。
安装附件:符合防爆要求的安装支架(通常随探测器提供)、不锈钢螺钉/螺栓(通常为 M6或M8)、尼龙扎带、防爆穿线管及管件(如要求)、防爆挠性管、防爆接线盒、密封胶(耐候、防爆认证)、电缆(型号规格需符合设计要求及防爆要求,通常为 RVVP 3x1.5mm² 或 4x1.5mm² 屏蔽电缆用于三线/四线制设备)。
设备:氢气探测器、报警控制器/主机(如为分体式)、声光报警器(如需要)。
文件:安装指导书、产品说明书、接线图、现场设计图纸。
设备检查:
核对设备型号、规格、数量是否与设计图纸和采购清单一致。
检查探测器、控制器及附件外观是否有运输损伤。
检查防爆标志、防护等级(IP)、气体量程、防爆等级(IIC T1)是否符合现场要求。
确认传感器类型(催化燃烧式 - 测爆,或电化学式 - 测毒/低浓度,氢气通常用催化燃烧)和有效期。

探测器定位
氢气(H₂)特性关键点: 氢气是密度最小的气体(约为空气的1/14),泄漏后会迅速向上扩散并聚集在空间(房间、设备间、屋顶、天花板下)的最高点。
基本原则:
靠近泄漏源: 优先安装在最可能发生泄漏的点(如阀门组、压缩机、储罐进出料口、法兰、反应釜接口、汇流排、氢气瓶存放区、加氢站喷嘴附近)的上方。
覆盖气流路径: 安装在氢气可能扩散或积聚的路径上,特别是封闭或半封闭空间的顶部。
避免死角: 考虑空间布局和通风情况,确保监测无死角。对于大空间或通风不良区域,需增加探测器数量。
氢气上升特性: 探测器传感器进气口应安装在可能泄漏点的上方(0.5米至2米范围内),且尽可能接近房间或受限空间的最高处(距离屋顶或天花板0.3米以内)。 绝对避免安装在地面或低洼处。
具体位置建议:
储罐放空管、安全阀排气口、呼吸阀附近的上方(注意风向影响,可能需要安装在主导风向下风向)。
压缩机、阀门组、汇流排的遮雨棚或罩棚顶部内侧。
管道法兰、焊缝等潜在泄漏点的上方支架上。
天花板下方(距离天花板 ≤ 0.3m)。
靠近氢气使用设备、管道阀门组、接头、减压阀的上方墙壁(但需确保在气体可能的上升路径内)。
房间最高处的梁或结构下方。
通风不良的角落顶部。
室内:
室外:
管道: 一般不直接安装在管道上,而是安装在管道接口、阀门等易泄漏点附近的上方空间。
避免安装的位置:
直接正对强通风口(如风扇、空调出风口、门窗),这会导致泄漏气体被吹散,无法有效检测。
靠近高温热源(可能损坏传感器或电子元件)。
水汽、油雾、粉尘浓度极高的位置(可能堵塞传感器或造成腐蚀)。
剧烈震动的位置。
阳光直射的位置(除非探测器有特殊防护)。
人员难以接近进行维护的位置(需考虑后续标定和维护空间)。
探测器安装步骤
固定安装支架:
根据定位确定的安装点,在墙面、柱子、钢梁或专用支架上标记打孔位置。使用水平尺确保支架安装水平(除非说明书有特殊角度要求)。
使用合适的钻头钻孔,安装膨胀螺栓或直接使用螺栓固定支架。确保支架牢固可靠,能承受探测器的重量和一定的外力。
探测器本体安装:
小心地将探测器本体(含传感器)安装到已固定的支架上,通常通过卡扣或螺钉连接。确保连接稳固。
根据说明书要求,调整探测器探测方向(如果需要)。
确保传感器进气口畅通无阻,无遮挡物。
防爆处理(关键步骤):
将电缆通过防爆穿线管或防爆挠性管引入到探测器(或附近的防爆接线盒)。
探测器进线口: 使用探测器自带的防爆格兰头 (Cable Gland)。选择合适的格兰头规格匹配电缆外径。严格按照格兰头说明书操作:
接线盒: 如果使用防爆接线盒中转,接线盒的电缆引入口同样需要使用防爆格兰头密封。接线盒本身需用防爆螺栓紧固密封。
剥去电缆外护套(长度按格兰头要求)。
将格兰头的压紧螺母、金属密封圈、橡胶密封圈依次套在电缆上。
将电缆穿入格兰头本体,拉入探测器接线腔。
拧紧压紧螺母,使密封圈均匀压缩变形,紧密包裹电缆,达到防爆和防水密封效果。用力要适度,避免损坏密封圈或电缆。
穿线管安装 (如要求): 严格按照防爆规范敷设穿线管。管与管、管与防爆接线盒/探测器之间的连接必须使用防爆管件(如防爆活接头、弯头),并确保螺纹啮合扣数足够(通常5扣以上),涂抹适量防爆密封胶(管螺纹密封胶)。
电缆引入:
紧固件: 探测器外壳、接线盒盖板的所有紧固螺钉必须完全拧紧,保证防爆接合面的间隙和长度符合标准。
接线:
三线制: 电源正(+V,通常DC 24V), 电源负 / 公共地(GND), 信号线(4-20mA 或 继电器输出)。
四线制: 电源正(+V), 电源负(GND), 信号线(4-20mA), 继电器公共端(或数字信号线)。
总线制(RS485 / Modbus): 电源正(+V), 电源负(GND), Data+ (A), Data- (B)。
断电! 再次确认电源已切断。
打开探测器接线腔盖板(注意不要损坏密封垫圈)。
根据产品说明书提供的接线图进行接线。常见的接线方式:
仔细核对线缆编号、颜色与接线端子标识。务必确保极性正确!
使用合适的压线端子(如OT端子)或确保螺丝压接牢固,无松动、毛刺、裸露铜丝过长等问题。
接线腔内线缆应整理整齐,避免交叉缠绕,留有一定余量。
屏蔽电缆的屏蔽层应按照说明书要求处理(通常在控制器/电源端单点接地,探测器端悬空包好)。
恢复与初步检查:
仔细检查接线腔内无遗留的线头、工具、杂物。
小心恢复接线腔盖板,确保密封垫圈完好、位置正确,均匀、完全拧紧所有紧固螺钉。
(如果使用了接线盒)同样恢复接线盒盖板并拧紧所有螺钉。
检查所有防爆接口(格兰头、管接头、壳体接合面)均已按规范处理并紧固。
恢复供电(先控制器,后探测器,根据系统设计)。
报警控制器/主机及声光报警器安装
控制器位置: 通常安装在控制室、值班室或安全区域。选择通风良好、便于观察和操作的位置,避免高温潮湿。
安装固定: 根据控制器尺寸,使用挂板或支架将其牢固安装在墙面或控制盘上。
接线:
连接来自各个探测器的信号电缆(4-20mA、总线、继电器信号)。
连接主电源(AC 220V)。
连接声光报警器输出线(如需要外接大功率声光报警器)。
连接继电器输出线(用于联锁控制,如启动风机、关闭阀门)。
连接接地线(非常重要!)。
同样确保所有接线正确、牢固,极性无误。
声光报警器:
安装在人员易于看到和听到的位置,如车间入口、走廊、室外高处(需防雨防爆)。
按照其说明书进行安装和接线(通常连接到控制器提供的继电器无源触点或专用报警输出)。
安装后调试与测试
通电检查:
系统通电后,观察探测器指示灯(通常上电自检时会有闪烁,然后进入正常监测状态)、控制器显示屏状态。确认所有设备上电正常,无故障报警。
零点校准 (可选,建议): 在洁净空气中,按说明书操作进行零点校准(Zero Calibration),确保基础读数准确(通常接近0%LEL)。
通信测试 (总线系统): 检查控制器是否能正确识别并读取所有总线上的探测器地址和状态。
报警功能测试:
关键步骤! 使用标准浓度的氢气标气(如50%LEL 的氢气标气)和配套的减压阀、流量计、标气罩。
将标气罩套在探测器传感器部位。
以说明书要求的流量(通常200-500ml/min)通入标气。
观察探测器响应:数值应上升并稳定在标气浓度附近(允许一定误差)。
观察控制器:应正确显示该探测器的浓度值上升。
当浓度达到低报设定值时,探测器本地报警灯(如有)应闪烁/常亮,控制器应发出声光报警(一级报警),并正确显示报警的探测器位置和浓度。
当浓度达到高报设定值时,应触发更高级别的声光报警(二级报警)。
测试外接的声光报警器是否被正确触发。
测试报警联动功能(如联锁风机、阀门): 当达到设定的报警值(通常是高报)时,检查继电器是否动作,相关的风机是否启动、阀门是否关闭等(此操作需极其谨慎,确认不会引发生产事故或安全风险后才可进行!)。
记录: 详细记录安装位置、探测器编号、接线情况、标定测试结果(测试气体浓度、响应值、报警动作值、联动动作结果)、测试人员和日期。填写安装调试报告。
验收与移交
提供完整的安装调试报告、产品合格证、说明书、接线图等文件。
向使用单位或负责人员详细介绍系统功能、操作方法、报警处置流程、日常维护要求(零点检查、标定周期、传感器寿命、清洁等)。
确认系统功能符合设计要求、安全规范和合同约定。
维护提醒
定期(通常每3-6个月)进行零点检查和量程标定(Span Calibration)。
保持探测器传感器进气口清洁,避免堵塞。
定期检查探测器外观、连接线缆、防爆结构是否完好。
注意传感器使用寿命(催化燃烧式通常2-3年,电化学式1-2年),到期及时更换。
禁止随意调整报警设定值。
请务必严格遵守本指导、产品说明书和所有适用的安全规范进行操作。氢气安全至关重要,正确的安装是保障安全的第一道防线!

场景:室内氢气瓶储存间
探测器1:安装在房间天花板中央下方约0.3米处。
探测器2:安装在氢气瓶阀门组/汇流排的正上方(距离阀门组顶部约0.5-1米)。
探测器3:安装在房间通风口(如果有)的对面角落顶部。
控制器: 安装在储存间门外墙壁上(防爆区域外)或值班室。
声光报警器: 安装在储存间门外显眼位置和通往主通道的走廊上。
场景:室外氢气储罐区
探测器1:安装在储罐顶部平台护栏上(靠近安全阀/呼吸阀出口的上方或下风向)。
探测器2:安装在储罐进出口阀门组/管廊的上方支架上。
探测器3:安装在压缩机房(如果有)屋顶内侧。
控制器: 安装在控制室。
声光报警器: 安装在罐区入口处和厂区主要道路上。


IP属地:广东1楼2025-07-17 14:34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