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招商吧 关注:190贴子:1,349
  • 0回复贴,共1

垫资服务国企反成“失信人” ----科技企业的血泪控诉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垫资服务国企反成“失信人”
----科技企业的血泪控诉
2018年,山东省青岛市李沧区,青岛融智公司(李沧区国资平台)在政府工作人员见证下,以“十年免租”为饵,邀请手麦科技入驻李沧区智慧大厦。为表诚意,手麦科技垫资百万元将毛坯楼装修成现代化办公空间,更为其引入20余家生态企业,助力青岛融智公司拿下“山东省2021年度省级小型微型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称号。
荒诞的转折:
✅ 垫资成罪证:青岛融智拒不返还装修款,反将民企垫资视为“占用费”;
✅ 免租变天价:突然追缴所谓“房屋占用费”几百万(含其他企业费用及融智公司杜某使用费用);
✅ 功臣变老赖:疫情期间,当讨薪民工堵在企业负责人门口时,青岛融智正忙着向法院申请将手麦科技列入“失信名单”。
更令人心寒的是细节:
当企业索要书面协议时,对方却称“国企流程慢,先干再说”;
而在法庭上,这些承诺全成了“个人言论,与公司无关”。
如今,这家曾为青岛赢得智慧城市奖项的企业,因“失信”被迫中断融资、流失客户,连员工工资都需股东借贷发放。而青岛融智——这家坐享装修成果的国企,却仍在各级表彰中炫耀着“示范基地”的政绩。
我们不禁要问青岛融智公司:
诱导民企垫资装修,是否预设“秋后算账”的陷阱?
将招商伙伴污名化为“老赖”,是否在掩盖自身毁约事实?
当《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强调“政府履约”时,国企何以带头践踏契约?
手麦科技的遭遇警醒所有企业:与某些国企合作,垫资可能成为“赎身费”,诚信反是“原罪”。
《优化营商环境条例》第20条(各级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依法作出的政策承诺以及依法订立的合同,不得以行政区划调整、政府换届、机构或者职能调整以及相关责任人更替等为由违约毁约。)


IP属地:山东1楼2025-07-03 16:02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