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及策马行至,陆公的青衣隐没在春中的青雨里。此间日暮时分,无有万里残阳来送一送这位为赵宋、为此城直言的赤子,仅有斜斜落坠的细雨,它不及环佩掷地激越,不及轻飘飘一句“襄王党羽”有声,但足够淋湿游子的衣袍,足够为陆公此去霸州撰书青灰色、雨尘碌碌的序始。文瘦刃与他同行斜雨中,同他一样的襟泡沾湿、一样地身如飘柳,他少时寡言,此时更缄默地见证“移家逐转蓬”和“歧路忽东西”行越前唐、横亘十国,再次轻而易举地上演。此时文故园十六岁,早已随战亡的父亲远行万里,对于辞行还家、长亭短亭的暂别都已熟稔,昔日友人辞京,昔日从一地行去,互赠一枝折柳足以饯行,总归尚有重逢日;但今宵赵儋践祚,这位太后金口玉言直指的“言行无度、妄议国储”的“霸州通判又何时是归期,行路又如何迢迢?】
⠀
【今宵文故园没有折柳,只是立足陆公身后为他擎起一柄竹伞,文氏一族擅经史,于书画上却无大才,但此圆伞面是文故园亲手绘就,绘着一棵修竹,风雨中耸立、风雨中绝不折腰,其势也直耸云天。共行至汤汤的流水前,斜雨同样坠入急流的绿水,一浪又一浪席卷,流入远地灰蒙蒙的云苍,他终于开口】
⠀
夫子,此行山高水长,瘦刃尚在孝期,请恕我不能随行霸州。
⠀
【今宵文故园没有折柳,只是立足陆公身后为他擎起一柄竹伞,文氏一族擅经史,于书画上却无大才,但此圆伞面是文故园亲手绘就,绘着一棵修竹,风雨中耸立、风雨中绝不折腰,其势也直耸云天。共行至汤汤的流水前,斜雨同样坠入急流的绿水,一浪又一浪席卷,流入远地灰蒙蒙的云苍,他终于开口】
⠀
夫子,此行山高水长,瘦刃尚在孝期,请恕我不能随行霸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