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吧 关注:181,204贴子:5,192,811
  • 13回复贴,共1

学习的意义2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如果我父母在我小时候告诉我,人的健康有多么难得,不健康的人,干什么都不舒服,并且佐以实例,例如我感冒的时候多难受,我肌肉用力过度有多难受。这样我可能就会更少的吹空调。如果他们告诉我,锻炼是怎样的过程,不锻炼,自己的身体素质会怎样。即使这样我会觉得,我可以逃避啊,我能在家里舒服,我有逃避的资本,那么可以继续说,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幸福一辈子,并且给予我一些奖励机制,比如我去跑步或者联系俯卧撑,平板支撑,然后给怎样的奖励。给我一副耳机让我边跑步边听歌,每天有一定的时间锻炼就保持奖励。这样我会去锻炼,这样也许功利,但是别忘了,那个时候的我并没有啥驱动力。我爸身体强壮,他就每天带我出去散步,但是他没有告诉我,以后我将面临一个人的生活,所以一定的肌肉是有必要的,因为我觉得,不锻炼肌肉没关系。因为这些肌肉是他以前锻炼的,他不知道系统的锻炼方式,而且内心也有一些我不锻炼也没关系的想法,只是单纯的觉得散步有益健康,但是这样的一大前提就是,我没有散步的自驱力,奖励机制不够。现在我会散步,是因为我会听歌我有手机,我能获取让我开心的东西。
我小学不认真学习,但是成绩不错,初中差了,但是也还说得过去,家里逼的也不紧。因为小学检查的是学习习惯,不会太难,反而有天赋的随便学学就行,初中是因为还有个我高中那个学校兜底,但是我的家长只着眼当下,在我小学的时候,他们不告诉我高中怎样没关系,因为我当时成绩还行,而且离未来太远,我初中的时候,他们觉得我还有个重高兜底,甚至在我主动提出我要去最好的九江一中时,他们劝阻了,说出了惊天之“宁做鸡头不做凤尾”这种继续抹杀我自驱力的八字真言。然后我去了那个最烂的重点高中,在那里我天天上午睡一上午年级前几。如果我初中的时候,他们了解高中高考,就会告诉我世界的构成,家里就算没钱,也要告诉我985211的概念,告诉我目前高校的构成,不说让我了解怎样的大学怎样的专业,至少让我知道,让我去畅想我能考哪里的大学,也会让我去努力考九江一中,上九江一中。高中的时候,我就会因为竞争更加尽力学习,家里再说一下,江西最好的大学是什么,你怎样努力能上,其他地方有怎样的大学,你怎样努力能上,就算他们是门外汉,至少能让我知道这些高校的区别,我会根据学校的数据自己有个大致判断,而不是什么都不知道,快高考了,发个小册子,看有什么高校,我当时想着是能上上海外国语就好了,因为能学日语,这是我看动漫给我带来的内驱力,也印证了我内心的空虚。
这种空虚,一方面来源于我父母的认知不足,他们没有北京高知那样,一开始告诉我世界广大,英语的作用,我觉得中国人不学英语咋了,最后因为分数才妥协一半学一些。他们也只是想让我考公,只是想让我上个一本,却没告诉我,中国的广大,上海广州浙江南京北京的繁华,西安的肉夹馍,成都的宽窄巷子,他们也不知道92和双非的区别。因此,我并没有足够的内驱力。我怪父母,但是我自己也责无旁贷,即使我没有内驱力,我也不可能把自己甩的一干二净,因为我确实没有尽力。我在一定程度上也理解父母,他们的见识决定我没法了解世界繁华,没法了解学校差距,没法了解努力的意义。而且,这和时代的发展也有关系,得益于中国飞速发展,几年前上个一本就有不错的人生,你会想读个985计算机更吊,赚麻了,但是更多人会说,上个一本找个当地工作随便找,生活舒坦的一批,当时是这样的,因此这也是我父母没有更多的激励我的原因。现在工作难啊,我才发现双非纯案底,所以也有抱怨,但是不管现在工作难易,学习的内驱力都是我应该和你们谈论的话题,只不过如果容易了,我会享受自己的日子,不会发这个帖子。
我发帖不是为了责怪自己的父母甩锅,不是为了抱怨就业环境,而是用自己的经历告诉你们,一个普普通通的,从小到大失去了内驱力的人他的人生轨迹如何,小时候贪玩,初中贪玩,高中贪玩,大学浑浑噩噩,就算学习好坏,也会浑浑噩噩,只不过平台不同。不知道他国能力他国创造,觉得中国人不学英语,不知道国内繁华,所以没有努力考大城市学校的动力和信息,不知道劳动和义务,所以没有自驱力给自己争的更好的平台,不知道日后生活,所以不锻炼自己不重视健康。你们中很多人或许和我一样,或许是十分努力来到林科大,或许高考失意,但是,我会把这些经历分享给你们,希望你们懂得劳动的意义,有一个健康的身体,知道自己手上是怎样一副牌,怎样打好他,怎样兼顾学习和生活,过让自己满意的生活,多去了解世界各种信息和自己的专业和其他专业的信息,确定好自己学习的道路和对未来的规划,以自己美好生活和根据自己的手牌获取更好的平台为内驱力,以你们心中反复询问自己得到的内驱力,它们才是你奋斗,学习的动力。告诉自己,自己想要什么,怎么过得,想要的得不到,有没有最好的替代方案,怎么做到,反复询问自己,最终有自己的方案,照着去做。
后面的见下个帖子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5-06-29 01:59回复
    当时高中有个填的东西,就是说自己是只接受读一本还是二本也行,我只在一本打钩,这是我的底线,但是我不知道更上一层是怎样的,因为我那个高中层次就在这了,我之前没去九江一中去了这里,这是我家族的选择,也是我一个亦步亦趋,没有内驱力和主见的人的选择。因此我认知的浅薄,我父母有责任,我也有责任。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25-06-29 02:39
    回复
      2025-08-11 15:10:07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已泪目


      IP属地:四川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25-06-29 02:41
      回复


        IP属地:湖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25-06-29 07:07
        回复
          小学,初中懂得不多,上了高中稍微懂了一些,到了大学才发现人生的内容多得让人觉着还是不懂


          IP属地:湖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25-06-29 07:23
          收起回复
            我刚上高一的时候还是一个想在成年之前s掉的玉玉青年,根本不考虑后面的事。当然现在推迟到35岁了。没打算考研考公,毕业那年找到工作就去,找不到第二年下广。因为活不长,也不想交社保和养老什么,日子姑且过完一天到一天。


            IP属地:广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25-06-29 08:37
            收起回复
              谢谢你学长


              IP属地:湖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25-06-29 12:09
              回复
                希望未来某一天也能像帖主一样侃侃而谈


                IP属地:内蒙古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25-06-29 14:22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