架空世界吧 关注:14,685贴子:350,613
  • 10回复贴,共1
求助

大家一起设想一下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纯肉食动物组成的文明是什么样的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5-06-10 12:41回复
    狮虎/鲸鱼/鹰隼当脑层,豹狼/海豚/鸥鸟当双臂,狐猫/虾蟹/鸡鸭鹅当双足


    IP属地:吉林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25-06-10 15:38
    回复
      2025-08-09 07:50:40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和人类文明围绕大河起源不同
      肉食文明多半围绕渔场起源,在古代,鱼是最容易获得的稳定肉食来源
      肉食文明的主要大国都是紧贴着海岸线展开,内陆基本上只有游牧王朝,游牧王朝会有少量农业中心支持的养殖业补充畜牧业损失,但大部分肉食来源仍然是畜牧业,因为古代农业效率不行,也没有足够的疫苗和兽医技术,大规模密集养殖业是不可能存在的。
      肉食文明最发达的王朝多半位于渔场密集的热带群岛上,他们的航海技术发展会比人类快得多,因为主要经济中心基本上都在海边,王朝人口也几乎完全仰赖大海供养,海神以及风暴崇拜宗教会遍布全球。
      肉食文明的世界观会更加接近互联网上虚构的鲸鱼世界观,文明局限于大洋之上及沿岸地区,因为古代没有什么靠谱保鲜技术,只要稍微远离海洋一点点,就会进入游牧民统治的蛮荒区域。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25-06-15 02:46
      回复
        发达的航海技术带来的是天文相关领域的快速发展,肉食文明可能在玻璃器,精密仪器,及代数领域发展速度快于人类文明
        肉食动物的领地意识比直立裸猿强得多,所以肉食文明的王国可能是由几乎完全独立的大型家族领地构成的松散联盟,大型公共工程技术远落后于人类,连带着几何数学也偏弱。
        因为大型公共工程的缺失,肉食文明的城市化水平会非常非常的差,像人类古代那种重资本城市手工业在肉食文明这几乎不存在,商业模式基本上就是人类包买商模式的超级加倍版本,帝国内的大商人乘船穿梭于岛屿及其上的家族领地之间,分发原材料以及收购小家族生产的初级加工品,再将这些初级产品分包给大家族生产出最终的手工业成品,因为生产环节的高度分散导致机械研发严重滞后于人类历史同期。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25-06-15 02:47
        回复
          肉食文明的大型城市是纯商业性质的集市,因为流通环节的高度发达,肉食文明的城市金融业水平可能远超同期人类,帝国最大家族的实力象征可能是庞大的季节性集市广场,以及广场尽头高耸的股票交易所。
          为了对抗肉食智慧生物强烈的领地意识带来的天然离心力,肉食文明皇权想要维持统治需要高度依赖教权,因为宗教天然的普世性,只有它能吸引年轻人脱离自己的家族为更庞大的共同体效力,在肉食文明帝国,教权全面压倒军事贵族代表的皇权。
          因宗教普世性的需要,肉食帝国的教权会与掌握人口与商品流通环节的大包买商阶级高度绑定,教皇会在帝国最大的几个包买商家族中诞生,在帝国中商人就是教士,交易所就是圣殿,教会的经文不仅仅会指导人们的信仰和生活,更是会规范交易准则,大额商品/金融交易流程会高度仪式化。
          在包买商垄断教权的同时教权也在改变包买商家族,与肉食文明最常见的高度封闭的血亲家族不同,包买商家族人员的流通性会高得多,更加接近古代帮会/教团的组织模式。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25-06-15 02:47
          收起回复
            我认为或许肉食文明的食物选择仍然有一定灵活空间。但毫无疑问其生态压力会远远比人类文明大得多和难受得多。
            我觉得或许“肉食”毕竟是获取蛋白质,因此我们只要找到适合的蛋白质源或许也能满足这个文明的发展,不一定完全聚焦大型肉用动物的放牧养殖。根据我之前在构建蛇类/蜥蜴外星文明模型时查询到的一些资料,科学家曾经用过豆类蛋白块混合肉类加工边角料喂养过蟒蛇,并且没有太大问题,蛇已经是非常严格的肉食动物了。
            其次真菌类食物,如蘑菇同样是一种可能的蛋白质来源,但这个估计得是需要一定的文明尝试和筛选。发酵类食物在发酵过程中分解的蛋白质和氨基酸类物质也是潜在选择。
            不过以上并不能完全替代高质量动物肉食提供的脂类物种和少量维生素,但可以替换掉食谱中的相当一部分内容。因此或许在机缘契合下这个肉食文明仍然可以用加工过的植物蛋白质,作为食料补充。如果生命会找到出路的话,我们有理由相信一个文明物种在极度饥饿时爆发出来的想象力和实践能力。
            其次昆虫食物也是可以选择的食物内容。昆虫是一种高效的蛋白质来源。昆虫的养殖所需要的水和饲料都相对较少,并且转化率和可食用率也非常高,在历史上人类也有相关的养殖和食用历史,或许这部分可以被借鉴一部分。昆虫食物的通常在未来主义食物中提及较多,不过这些食物的的大问题是文化接受度和异形蛋白质过敏风险。肉食文明的长期筛选或许可以解决这部分的风险和困难。
            现实中在前工业时代,大部分游牧民族的蛋白质类食物消费其实更多是奶制品而不是天天吃大肉,即使游牧对于肉食的供应量仍然是非常有限度的,然后他们就发明了利用乳制品加工来利用乳制品蛋白质的方法。而人类的的许多发酵美食的发明本质上也是因为资源匮乏情况下不想浪费变质食物,试吃下机缘契合创造的东西。因此我们不能忽略文明本身在极端环境下的发明创造。
            综上所述,我个人认为,早期确实可能仍然以天然动物资源分布地为起源和作为早期资源获取地。但其进入文明阶段后,其学者和生产工作者很快会在环境驱使下也知道农业,并着手养殖昆虫作为廉价肉食食物来源,并在接下来的岁月中筛选农业作物、优选动物、昆虫品种,并在生产实践中发现非肉蛋白质利用方法。


            IP属地:河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25-06-27 15:42
            回复
              另外我更倾向认为,这种肉食文明也有可能形成自发的“半野蛮帝国”,类似契丹、金国等半野蛮文明。由于实际上的生产需求,这个文明也有可能形成类似人类的生产性、贸易与文化性城市定居点。这种地区可以是较为稳定的农耕转化食物区,同时他们由于不能够放弃游牧提供优质的蛋白质食物需求,因此也会存在相当大一部分游牧养殖群体,与定居区贸易。肉食制品或许会成为一个重要的高级食物来贸易,让定居点与游牧群保持资源、技术制品流动交流。
              这种较为传统的帝国我认为有可能诞生。


              IP属地:河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25-06-27 15:49
              回复
                生物基底估计也要考虑。很多顶级掠食者实际上是节能动物,比如恒温动物捕食者中的狮子之类的猫科动物打盹休眠较多,这些掠食动物一天中远比人类休眠得久,而蛇类、鳄鱼之类的变温爬行类捕食者的扛饿、休眠能力更加强大。因为他们的食物获取时间不固定并且有大量波动情况,因此他们本能会选择节能模式,不浪费能量。
                孤立捕食者则通常是对个体领地非常注重,彼此通常会孤立和驱逐彼此,只在繁殖季会有明显的聚集现象。
                如果是由有比较明显社会性的肉食动物演化而来,其群体间的合作狩猎文化或许很容易形成某些狩猎氏族、狩猎结社之类的起源。
                因此这种生物性或许会导致其本身文化倾向内向保守且迟缓,社会性捕食者对群体的向心力或许本身是很高的。并在其一但下定决心尝试某种东西或许会非常容易走极端。


                IP属地:河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25-06-27 16:05
                回复
                  2025-08-09 07:44:40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我不认为玩商业城市会是这个文明的主要发展方式。它占优的时期可能也同样是类似地球上的一些早期文明的地域原因塑造而已。
                  不临近海洋的定居生产可能仍然有效,积累知识文化、控制收集周边地区资源……等等目的都可以导向集中的城市形成。并且如果这个文明如果攻击性很强的话,或许古典军事防御需求仍然会催生城市形成。
                  早期文明中,资源不够就干掉一批人腾资源非常常见,人祭,还有一些仪式战争的底层资源逻辑是如此,肉食文明估计这种资源稀缺阶段性会持续非常久,久到可能把这种残酷逻辑延续到原子能时代。暴力与对生命的滥用可能会存在一定的理由。
                  假如这个文明是个类似狼群鳄鱼群一样起家的文明,那么我认为他们的群体都倾向于形成基于军事力量支配的氏族城邦文明,各自群体独立性很高但内部向心力很强,就像一个防御组织。每个群体拥有自己的统治范围,保证自己享有对领地内的关键自然节点支配权是他们的核心。这些城邦之间的交流或联系很大程度会是暴力维持的,无论是隔壁来抢劫还是有一个超级军阀试图建立一个类似“阿兹特克”这种基于军事臣服的帝国。
                  战争或许会催生他们的一些公共设施与武器技术发展,武器工程学或许会刺激他们的技术发展,比如研究投石机弹道等等应用需求。


                  IP属地:河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25-06-27 17:49
                  回复
                    同时,如果考虑文明活动的话,该文明或许还会在文明活动的同时将星球表面的环境改造为更适合自己生产活动的环境。比如环境改为草原草场、湿地等等,而在海洋内人工促进珊瑚礁、海藻林形成。这些环境会搭配适配的生物种群,提高环境承载能力。
                    同时某些资料表明,其实畜牧业出现其实早于农业产量变得稳定。某些观点认为在人口数量大致相当的情况下,达到营养级3.0时对环境的破坏性影响并不显著高于人类的2.21营养级文明模式。农业或许仍然会被大力发展用于保证畜牧业的进一步发展,提升人口数量。水利设施也可能被顺理成章的组织建造出来,增加脱产人口。


                    IP属地:河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25-06-27 18:44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