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商学院就是一所文科为主的学校,专业结构整体上看非常偏文科,专业结构不是很合理。但是学校区位在民办本科算是不错,校门口有地铁汤村站,下一站就有绿地缤纷城和合景悠方等商业综合体。不过广商还是有不少隐忧的。
第一、独立学院期间的母体学校是华南师范大学,但是华南师范大学是师范类院校,从母体学校拿到的资源大多也是偏文科的经管、语言之类的专业。
第二、偏好低成本办学,广商仅仅有计算机之类理工科专业,其它理工科专业一个都没有。计算机类专业只需要性能高一点的电脑罢了,花不了多少钱。其它工科专业要实验室各种仪器,办学成本投入比较高。
第三、目前的专业结构基本上没什么产出,文科专业基本上不产出经济效益,商科+泛ict的战略可以说就是无源之水,基本上其它民办本科都有这种专业,根本就没有什么优势可言,根本做不到差异化发展。产学研在文科为主的专业结构可以说很多都是做做样子的面子工程。
第四、没有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和国家一流课程,只有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和省级一流课程。这其实已经说明学校科研实力没有强势学科,目前办的比较好的法学、金融学、电子商务是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但是以金融学专业来说,民办本科根本是上不了桌的,就算专业建设比较好又有什么意义?金融就是看学校。民办本科还不如学门会计,会计是门技术活,下限也高,基本上不怎么看学校档次,会计也能进银行。法学算是广州商学院办的比较有特色的一个专业,但只有一个,学校整体实力不强。
第四、学校目前的专业结构和实力根本进不了广东民办本科第一梯队,广商每年吹嘘的都是买的校友会的榜,实际上校友会排名的认可度不高,珠海科技学院宣传的可是软科的榜,珠海科技学院的专业结构就很合理,基本上各种理工科专业都全面覆盖了,什么机械、电子、通信工程、自动化、集成电路、建筑、护理、化学化工、材料、制药、航空飞行器等专业几乎全部都有,对比来看,广州商学院这种理工科专业一个都没有。广州城市理工学院、广州理工学院、东莞城市学院等民办本科基本上都没有广州商学院专业结构这么偏文。
第五、广州商学院转型理工科专业很不容易,估计学校董事会也没这方面的意愿,连集成电路专业都搞不定,康大管理层不知道为什么把集成电路给了康大大专层次,而不给广商本科层次,本科不积极申报集成电路专业?每年申请的新专业都是偏文科专业,偏偏现在文科专业就业都非常不好,非常差,但是广州商学院还是逆风而上增设文科专业,实际上这些文科专业也没办出特色,其它民办本科基本上都有这种专业,根本没办法差异化发展。民办本科就是就业导向,但是文科就业又不好,现在文科招生很不容易。广州商学院还想变成澳门科技大学那种学校,实际上以目前的专业结构来说是做不到的,文科专业是很难产学研的。
第六、广州商学院的顶层战略出了很大的问题,虽然学校每一步都走的很快,第一批独立学院、广东第一个独立学院转设的民办本科,但是选的战略发展方向不好,2014年还是经管热的时候,一开始想改名广州法商学院,教育部批的名字是广州商学院,选了一个偏文科的发展方向,其实是延续了一个低成本办学的方向。以目前理工科热和欧美日韩和中国台湾的高校发展经验,文科学校很难翻身,基本上以前的增量扩招市场已经结束。台湾的高中生基本上都是专业优先,很多学生都是优先报考理工科专业,大陆发展方向和发达经济体都是一致的,台湾早就已经是零分上大学,早就是小确幸的存量市场了。这意味着文科以后不好招生,还想靠调剂来获取生源行不通,学校得担心学生来不来报到?这意味着必须要开放零门槛自由转专业!否则高学费不能选专业,这完全是不可接受的,大不了再复读一年,现在一年不算什么,好过高学费学个天坑专业,毕业即失业变成家里蹲,那后面的年份就是虚度。学校还在不断扩招,专升本大扩招基本上把民办本科本来就没啥含金量的文凭大大稀释了,现在民办本科专业第一,专业优先,一定要选专业。
第七、以目前的专业结构来看广州商学院的发展上限不高,很难进入广东民办本科第一梯队,现有的专业基本上其它民办本科都有,只有法学办出了特色,但是一个是远远不够的。为什么珠海科技学院机械、电子、通信工程、自动化、集成电路、建筑、护理、化学化工、材料、制药、航空飞行器等专业几乎全部都有,广商除了计算机类专业,这种专业一个都没有?无非就是当年学校董事会选了低成本办学这一条路,现在算是很难转型的了。以后很难招生,靠日渐式微的文科专业怎么在人口减少的激烈生源竞争生存下去?特别是民办本科这么高的学费,学生家长基本上都要考虑投入和回报,偏偏文科专业投入回报非常低,找工作也难。2024年湛江科技学院倒是降分把招生计划全都录满了,但是以后可不好说,到了每年招生人口只有1000万的时候,还有这么多生源给学校降分补录?必须要未雨绸缪,增设理工科专业,调整专业结构,而不是所谓的商科+泛ICT,这个战略基本上就是无源之水,只能解决近忧,解决不了远忧,要有大动作,而不是小修小补,必须要有结构性改革,否则广商只能苟下去,到了2040年的时候,那时候招生就有难度了,可能有生存倒闭危机!
报民办本科层次学校还是专业优先,因为学费这么贵,如果是普通家庭必须要考虑投入回报和找工作,不要妄想选学校,民办本科选学校没有意义,学历贬值太快了,文凭不值钱,选专业才能进入比较好的行业,才比较好找工作。专业优先已经是大家报志愿的共识了,不要想着转专业,除非学校明确零门槛自由转转专业,否则宣传都不可信。看过很多都是想转专业,最后又不转了,转失败了,降级转又要多交一年学费,建议报志愿一步到位。
第一、独立学院期间的母体学校是华南师范大学,但是华南师范大学是师范类院校,从母体学校拿到的资源大多也是偏文科的经管、语言之类的专业。
第二、偏好低成本办学,广商仅仅有计算机之类理工科专业,其它理工科专业一个都没有。计算机类专业只需要性能高一点的电脑罢了,花不了多少钱。其它工科专业要实验室各种仪器,办学成本投入比较高。
第三、目前的专业结构基本上没什么产出,文科专业基本上不产出经济效益,商科+泛ict的战略可以说就是无源之水,基本上其它民办本科都有这种专业,根本就没有什么优势可言,根本做不到差异化发展。产学研在文科为主的专业结构可以说很多都是做做样子的面子工程。
第四、没有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和国家一流课程,只有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和省级一流课程。这其实已经说明学校科研实力没有强势学科,目前办的比较好的法学、金融学、电子商务是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但是以金融学专业来说,民办本科根本是上不了桌的,就算专业建设比较好又有什么意义?金融就是看学校。民办本科还不如学门会计,会计是门技术活,下限也高,基本上不怎么看学校档次,会计也能进银行。法学算是广州商学院办的比较有特色的一个专业,但只有一个,学校整体实力不强。
第四、学校目前的专业结构和实力根本进不了广东民办本科第一梯队,广商每年吹嘘的都是买的校友会的榜,实际上校友会排名的认可度不高,珠海科技学院宣传的可是软科的榜,珠海科技学院的专业结构就很合理,基本上各种理工科专业都全面覆盖了,什么机械、电子、通信工程、自动化、集成电路、建筑、护理、化学化工、材料、制药、航空飞行器等专业几乎全部都有,对比来看,广州商学院这种理工科专业一个都没有。广州城市理工学院、广州理工学院、东莞城市学院等民办本科基本上都没有广州商学院专业结构这么偏文。
第五、广州商学院转型理工科专业很不容易,估计学校董事会也没这方面的意愿,连集成电路专业都搞不定,康大管理层不知道为什么把集成电路给了康大大专层次,而不给广商本科层次,本科不积极申报集成电路专业?每年申请的新专业都是偏文科专业,偏偏现在文科专业就业都非常不好,非常差,但是广州商学院还是逆风而上增设文科专业,实际上这些文科专业也没办出特色,其它民办本科基本上都有这种专业,根本没办法差异化发展。民办本科就是就业导向,但是文科就业又不好,现在文科招生很不容易。广州商学院还想变成澳门科技大学那种学校,实际上以目前的专业结构来说是做不到的,文科专业是很难产学研的。
第六、广州商学院的顶层战略出了很大的问题,虽然学校每一步都走的很快,第一批独立学院、广东第一个独立学院转设的民办本科,但是选的战略发展方向不好,2014年还是经管热的时候,一开始想改名广州法商学院,教育部批的名字是广州商学院,选了一个偏文科的发展方向,其实是延续了一个低成本办学的方向。以目前理工科热和欧美日韩和中国台湾的高校发展经验,文科学校很难翻身,基本上以前的增量扩招市场已经结束。台湾的高中生基本上都是专业优先,很多学生都是优先报考理工科专业,大陆发展方向和发达经济体都是一致的,台湾早就已经是零分上大学,早就是小确幸的存量市场了。这意味着文科以后不好招生,还想靠调剂来获取生源行不通,学校得担心学生来不来报到?这意味着必须要开放零门槛自由转专业!否则高学费不能选专业,这完全是不可接受的,大不了再复读一年,现在一年不算什么,好过高学费学个天坑专业,毕业即失业变成家里蹲,那后面的年份就是虚度。学校还在不断扩招,专升本大扩招基本上把民办本科本来就没啥含金量的文凭大大稀释了,现在民办本科专业第一,专业优先,一定要选专业。
第七、以目前的专业结构来看广州商学院的发展上限不高,很难进入广东民办本科第一梯队,现有的专业基本上其它民办本科都有,只有法学办出了特色,但是一个是远远不够的。为什么珠海科技学院机械、电子、通信工程、自动化、集成电路、建筑、护理、化学化工、材料、制药、航空飞行器等专业几乎全部都有,广商除了计算机类专业,这种专业一个都没有?无非就是当年学校董事会选了低成本办学这一条路,现在算是很难转型的了。以后很难招生,靠日渐式微的文科专业怎么在人口减少的激烈生源竞争生存下去?特别是民办本科这么高的学费,学生家长基本上都要考虑投入和回报,偏偏文科专业投入回报非常低,找工作也难。2024年湛江科技学院倒是降分把招生计划全都录满了,但是以后可不好说,到了每年招生人口只有1000万的时候,还有这么多生源给学校降分补录?必须要未雨绸缪,增设理工科专业,调整专业结构,而不是所谓的商科+泛ICT,这个战略基本上就是无源之水,只能解决近忧,解决不了远忧,要有大动作,而不是小修小补,必须要有结构性改革,否则广商只能苟下去,到了2040年的时候,那时候招生就有难度了,可能有生存倒闭危机!
报民办本科层次学校还是专业优先,因为学费这么贵,如果是普通家庭必须要考虑投入回报和找工作,不要妄想选学校,民办本科选学校没有意义,学历贬值太快了,文凭不值钱,选专业才能进入比较好的行业,才比较好找工作。专业优先已经是大家报志愿的共识了,不要想着转专业,除非学校明确零门槛自由转转专业,否则宣传都不可信。看过很多都是想转专业,最后又不转了,转失败了,降级转又要多交一年学费,建议报志愿一步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