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家附近树多草多,印象中,杂树居多,松树反而很少。我父亲要烧红砖窑时,有时候烧火料中偶尔有那么一些松树枝,易拿难锯,烧起来火大烟重。
以松桩为形,制成壶,粗犷无比。
此壶,一面多树瘤,一树瘤旁生出一新枝,扭曲而上,撑开数把松针伞。另一面,则是松树给剥下来一块皮后形成的沟槽。壶把以一截树枝弯曲而成,由壶底伸出,后又分出两枝杈,细枝贴于壶身,带出一片松针。
壶钮亦是用树枝制成,饰以多个松针。壶嘴同样以树枝为形,一枝被多次折断后又再生出新枝。
整壶尽是粗犷的味道,但又在细述着细腻之美。
松桩制成,需要贴多重皮,反复修整,其繁琐程度,唯工手才知其难。
此壶用老段泥制成,容量为350cc,底款为张静。
记于2025年5月25日晚









以松桩为形,制成壶,粗犷无比。
此壶,一面多树瘤,一树瘤旁生出一新枝,扭曲而上,撑开数把松针伞。另一面,则是松树给剥下来一块皮后形成的沟槽。壶把以一截树枝弯曲而成,由壶底伸出,后又分出两枝杈,细枝贴于壶身,带出一片松针。
壶钮亦是用树枝制成,饰以多个松针。壶嘴同样以树枝为形,一枝被多次折断后又再生出新枝。
整壶尽是粗犷的味道,但又在细述着细腻之美。
松桩制成,需要贴多重皮,反复修整,其繁琐程度,唯工手才知其难。
此壶用老段泥制成,容量为350cc,底款为张静。
记于2025年5月25日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