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吧里有观点说作者很不喜欢宇文成都,理由是战绩不如裴元庆,偷袭李元霸被秒擒,吓得求饶,这个观点结合最后李元霸两下撕了宇文成都来看有一定道理,不过其实单纯论这种前倨后恭的表现在说唐里很多,大部分是表达强弱差距很大的,连秦琼都有
四明山秦琼遭遇李元霸,开始李元霸和他打假赛,秦琼心里想的是一枪刺死他算了,可没想着留情,后面李元霸烦了,一锤把虎头枪打弯了,秦琼也给吓得下马求饶了
至于偷袭杀人,秦琼也有,就是杀了鳌鱼,利用语言不通和鳌鱼的孝心,对我来说这和宇文成都偷袭想杀李元霸没有啥本质区别,无非是一个成功,一个失败,如果从两个翻译后面惨死的结局来看,作者本人可能也未必赞成偷袭杀人,那无非是秦琼宇文成都一起黑罢了,注意,宇文成都偷袭李元霸的时候李渊已经反了,理论上李元霸和隋朝已经是敌对关系,如果秦琼偷袭鳌鱼合理,那宇文成都偷袭李元霸没什么不合理的
最后提一下,我为什么觉得作者最不喜欢的好汉其实是尚师徒,尚师徒这人物应该是作者原创,此前各类书中并无这号人,如果说新文礼名字来自隋唐演义的乙辛文礼的话,尚师徒这人应该是代表了作者的原创观点
从名字上分析,尚师徒字面意思可以拆解成尚+师徒,尚如果翻译成崇尚,那他的名字就可以理解为崇尚师徒之情,凑巧的是,书里他还真出现了一个师父邱瑞,说唐前传里武艺大多数是家传的或者亲戚间传的,有明确异姓师承的并不多,仅有曹延平张善先过,邱瑞尚师徒等少数几个,邱瑞的结局是劝说尚师徒归降无效,被尚师徒一枪刺死,而且尚师徒很不地道,杀师父还用了呼雷豹,从这个角度看,人品描绘也不比宇文成都好,论丢脸,他前面也有南阳关被朱灿假扮的周仓直接吓怂的表现
尚师徒杀邱瑞的时候说过,事君以忠,容情便不忠了,秦琼劝他投瓦岗时他也说食君禄,不可背叛,但是很搞笑的是,破铜旗阵的时候他又和裴元庆显灵,帮秦琼倒了铜旗,这样一来,他对大隋的忠也不切实际了,如果说是报恩秦琼照顾他儿子的话,那也说不过去,既然要报恩,那他完全可以直接投降,后面破铜旗阵同样是违背保隋初心,根本上就是尚师徒这人极其拧巴,如果看懂为什么单雄信不肯投唐却求助李元霸帮自己打梁师泰出气,就看懂尚师徒一系列行为到底在干什么
所以我个人认为,尚师徒很可能才是作者在有排名的十三条好汉最不喜欢的好汉
四明山秦琼遭遇李元霸,开始李元霸和他打假赛,秦琼心里想的是一枪刺死他算了,可没想着留情,后面李元霸烦了,一锤把虎头枪打弯了,秦琼也给吓得下马求饶了
至于偷袭杀人,秦琼也有,就是杀了鳌鱼,利用语言不通和鳌鱼的孝心,对我来说这和宇文成都偷袭想杀李元霸没有啥本质区别,无非是一个成功,一个失败,如果从两个翻译后面惨死的结局来看,作者本人可能也未必赞成偷袭杀人,那无非是秦琼宇文成都一起黑罢了,注意,宇文成都偷袭李元霸的时候李渊已经反了,理论上李元霸和隋朝已经是敌对关系,如果秦琼偷袭鳌鱼合理,那宇文成都偷袭李元霸没什么不合理的
最后提一下,我为什么觉得作者最不喜欢的好汉其实是尚师徒,尚师徒这人物应该是作者原创,此前各类书中并无这号人,如果说新文礼名字来自隋唐演义的乙辛文礼的话,尚师徒这人应该是代表了作者的原创观点
从名字上分析,尚师徒字面意思可以拆解成尚+师徒,尚如果翻译成崇尚,那他的名字就可以理解为崇尚师徒之情,凑巧的是,书里他还真出现了一个师父邱瑞,说唐前传里武艺大多数是家传的或者亲戚间传的,有明确异姓师承的并不多,仅有曹延平张善先过,邱瑞尚师徒等少数几个,邱瑞的结局是劝说尚师徒归降无效,被尚师徒一枪刺死,而且尚师徒很不地道,杀师父还用了呼雷豹,从这个角度看,人品描绘也不比宇文成都好,论丢脸,他前面也有南阳关被朱灿假扮的周仓直接吓怂的表现
尚师徒杀邱瑞的时候说过,事君以忠,容情便不忠了,秦琼劝他投瓦岗时他也说食君禄,不可背叛,但是很搞笑的是,破铜旗阵的时候他又和裴元庆显灵,帮秦琼倒了铜旗,这样一来,他对大隋的忠也不切实际了,如果说是报恩秦琼照顾他儿子的话,那也说不过去,既然要报恩,那他完全可以直接投降,后面破铜旗阵同样是违背保隋初心,根本上就是尚师徒这人极其拧巴,如果看懂为什么单雄信不肯投唐却求助李元霸帮自己打梁师泰出气,就看懂尚师徒一系列行为到底在干什么
所以我个人认为,尚师徒很可能才是作者在有排名的十三条好汉最不喜欢的好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