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经一番寒彻骨,哪得梅花香扑鼻。
此壶采用本山绿泥制成。壶,会自己说话。经过时间沉淀,经历茶汤洗礼,壶愈发沉默。
此壶可作为本绿的标本。
本绿泥料细腻,其颜色嫩绿中略带浅黄色。此壶壶身如羊脂一般润滑,整壶如同婴儿皮肤一般幼嫩。此壶成匏瓜型,壶钮、把及流均以铁黑色色梅枝饰之。梅花之傲,是从它的骨子里透出来的。从壶身伸出一粗枝,弯成耳状以为把,延伸到壶底处又分出一细枝,奋力向上,再绽放出数朵大小不等的花朵,有正绽放的,有半开的,还有那花骨朵儿。枝条与花朵皆贴着壶身自然生发,极具动感。
有趣的是,壶盖上的梅花亦是如此绽放。
壶由三色泥料构成,要制成需在三张泥凳同步进行,难度不小。各色泥料之间干净利落,可见工手之细腻之处。
本绿壶浅色壶,以绿茶养之为佳。但我以生普为主,故此壶使用次数较少,有待养成。
壶底款为陆巧英,制于80年代。
记于2025年5月16日晚








此壶采用本山绿泥制成。壶,会自己说话。经过时间沉淀,经历茶汤洗礼,壶愈发沉默。
此壶可作为本绿的标本。
本绿泥料细腻,其颜色嫩绿中略带浅黄色。此壶壶身如羊脂一般润滑,整壶如同婴儿皮肤一般幼嫩。此壶成匏瓜型,壶钮、把及流均以铁黑色色梅枝饰之。梅花之傲,是从它的骨子里透出来的。从壶身伸出一粗枝,弯成耳状以为把,延伸到壶底处又分出一细枝,奋力向上,再绽放出数朵大小不等的花朵,有正绽放的,有半开的,还有那花骨朵儿。枝条与花朵皆贴着壶身自然生发,极具动感。
有趣的是,壶盖上的梅花亦是如此绽放。
壶由三色泥料构成,要制成需在三张泥凳同步进行,难度不小。各色泥料之间干净利落,可见工手之细腻之处。
本绿壶浅色壶,以绿茶养之为佳。但我以生普为主,故此壶使用次数较少,有待养成。
壶底款为陆巧英,制于80年代。
记于2025年5月16日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