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象生物吧 关注:4,161贴子:41,073

推测演化的演化:科学想象生物的历史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想象生物是一个包罗万象的创作领域,推测演化是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它代表了用科学严谨的态度创作想象生物的过程,而这种想象生物题材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一百多年前。今天,我们将搬运油管博主Curious Archive的视频“The Evolution of Speculative Evolution”(推测演化的演化)并为大家介绍推测演化这一领域是如何起源,发展并繁荣的。


IP属地:上海1楼2025-05-10 21:47回复
    推测演化的定义是设计生命体在假设情景内演化过程的文艺作品,具体可以被划分为四大领域(暂时):
    Alien biology,外星生命形式;指描述外星生物的生物学特征的作品,是推测演化领域最常见的题材。此类题材代表性作品繁多,从一百多年前由威尔斯创作的“世界大战”、“水晶蛋”,到上世纪末的“远征”,千禧年前后的蓝月等项目,以及贴吧里发表的深空求索,天国阶梯,梦海等作品均属此类。
    Future evolution,未来演化;指地球生物在未来可能会发生的演化,代表性作品是吧友参与创作的Far future earth(简称为FFE)等。
    Alternative evolution,可能演化;指地球生物演化历史的IF线,最常见的题材就是假如K.T灭绝事件没有发生将会怎样。代表性作品包括迪克逊的“新恐龙”,以及吧友上柱国牢队正在翻译的“推测恐龙演化”等。
    Seed world,种子星球;指将特定物种(通常是地球生物)投放到其他星球上进行演化,这样可以通过移除其他竞争者的方式激发特定物种的最大演化潜能。其代表作是Serina,仓鼠天堂。当然,由想象生物吧的元老吧友们联合创作的一个种子星球企划正在准备中,在初期阶段的设计完成后将会发布在想象生物吧,敬请期待


    IP属地:上海2楼2025-05-10 22:02
    收起回复
      2025-08-05 22:56:20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今天,推测演化元素已经渗透到诸多文艺作品当中。除了系统的图文设定集之外,很多电影、游戏都使用了推测演化内容作为世界观背景。推测演化元素在我们的生活中是如此之多,以至于我们已经习以为常,有时候甚至会忽略他们的存在。但是我们是如何走到这一步的?这一切的起源又是什么?


      IP属地:上海3楼2025-05-10 22:21
      收起回复
        想象生物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在人类文明的发展史中,各种各样的想象生物层出不穷。然而,我们并不认为这些古老的巨兽可以被算作是推测演化——在对应的神话或传说中,这些生命体只是存在着罢了。实际上,在人类历史的绝大多数时间中,关于“演化”的概念都并不存在。


        IP属地:上海4楼2025-05-10 22:41
        收起回复
          推测演化的起源是令人兴奋的——伴随着人类科技与对世界理解的发展而诞生。推测演化的基础来自于1859年由达尔文发表的物种起源,这个时代实际上离我们非常近,至少比我们距离那些神话中出现的早期想象生物要近得多。此时的中国正值第二次鸦片战争,太平天国即将灭亡。而在欧洲,各国之间仍在互相征伐,现代意义上的德国还没有出现。尽管数学,物理学和化学在过去几十年间正在飞速发展,但对于有关生命的一切,人们仍然近乎一无所知。就在这样的背景下,进化论横空出世。
          随着“演化”被发现,推测演化的种子已经被埋下。


          IP属地:上海5楼2025-05-10 22:54
          回复
            随着时间来到1895年,距离《物种起源》出版已经过去了近40年。在此期间,进化的理论正在西方社会传播并普及,并获得了大部分知识分子的认可。人们第一次意识到,生物并不是恒定不变的。所有生物都会随着时间发生“某种变化”,甚至包括人类自身。并且随着自然选择的进行,生物会获得对当前环境的适应——哪怕这种变化不是那么让人愉快。这种概念将会促使无数才华横溢的大脑开始幻想那些可能会发生的演变。
            而在这一年,我们也来到了旅程的起点:历史上第一个可以被称为推测演化的作品诞生了。在英国乡下的某个小镇,科学教师出身的科幻作家赫伯特.乔治.威尔斯(Herbert George Wells)的最新作品《时间机器》(Time Machine)出版,而他也因此成为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有据可查的推测演化作者。


            IP属地:上海6楼2025-05-10 23:06
            回复
              《时间机器》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威尔斯在书中真实描绘了他对地球未来可能会出现的生态途径,并且描绘了未来自相残杀的人类。这一点在当时是非常激进的。故事的剧情主体描述了一位研发出时间机器,并凭此穿越到未来的英国的科学家。很不幸的是,他来到了人类分化成两个截然不同物种的时代。在公元802701年10月12日,时间机器将他带到了旧人类建筑的废墟当中。更可怕的是,在这个时代,由于某种未知的原因,人们演化出两个分支:埃洛伊人和莫洛克人Eloi and Morlocks。
              埃洛伊人看上去外表似乎很正常,但是身材矮小、肉质细嫩(划重点)。他们虽然容貌俊美,但是似乎被定向驯化为身材矮小、手无缚鸡之力、而且两性差异极小的物种。他们的智慧异常衰退,而且没有任何反抗意识乃至利他行为。因此,埃洛伊人除了外表之外,实际上和人类已经相去甚远。他们生活在美丽的、充满未来植物的地表世界,在旧人类灭绝前留下的建筑物和雕像前嬉戏玩耍,以各种水果为食,似乎永远不会有烦恼。这些如同家畜一样冷漠的生物是如此无情,以至于坐视一位女性同伴即将溺亡而无动于衷。在科学家将其救下之后,这位名叫薇娜(Weena)的埃洛伊人爱上了他,一个来自八十万年前的旧人类。
              然而在未来世界平静的外表下则是另一幅光景。旧人类演化出的另一个分支莫洛克人和埃洛伊人完全相反:他们相貌丑陋,如同鬼怪。这类人类后裔迁移到地下生活,惧怕光线,这可能是造成他们面目全非的原因;但仍保持了非常高的智慧,在地下维持着庞大的机械系统的正常运行。莫洛克人实际上以肉为主食,或者说以埃洛伊人为主食。威尔斯用无比令人动容的笔触描写了科学家——一个旧人类和埃洛伊人的感情,以及他是如何试图在夜间莫洛克人日常的狩猎家畜的过程中拯救他的小埃洛伊人朋友但最终徒劳无功——这是一个无比悲伤的故事。


              IP属地:上海7楼2025-05-10 23:24
              收起回复
                从时间机器的主体故事中你可以看到威尔斯的超越性:这个人类分化为两类,一类以另一类为家畜的创意为后世的很多人(包括一个具有反社会倾向的老头)提供了灵感,而且他对于人类未来演化的推测非常严谨,尤其是莫洛克人。威尔斯按照洞穴鱼类设计了莫洛克人的外形,详细描述了他们失去色素、毛发雪白、皮肤脆弱易被灼伤、以及适应弱光环境的巨大眼睛。这些严谨的设定共同促成了时间机器成为历史上的第一个推测演化案例,并且这并不是他的极限。在失去了薇娜后,科学家来到了更久远的未来:太阳寿命即将耗尽阶段的地球。尽管当时他们还没有合理推算出地球未来的命运,但威尔斯第一次明确描述了可能会发生的事:垂死的太阳,逐渐消失的光照和纷纷灭绝的生物。他描述了在太阳寿命末期英国海滩上的一种螃蟹状的诡异动物,这些巨型节肢动物在暗红色的阳光下在海滩上寻找一切可以食用的东西。在最后,他甚至来到了地球最后的时刻:太阳的光已经无比微弱,海水是血红色的,一片地狱般的景色。看不到任何活物迹象的血红海水里浮出了一些不可名状的触手。
                可以看到,时间机器无论在严谨性,创意乃至思想的超前性上都是无可争议的。威尔斯做出了许多跨时代的创举,他第一次描述了完全架空的推测演化,第一次描述了人类可能会产生的分化乃至于第一次描述了地球生态系统的末日——后两项内容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是非常激进的想法。
                凭借上述无比重大的意义,H.G.威尔斯成为了当之无愧的推测演化开山鼻祖。


                IP属地:上海8楼2025-05-10 23:38
                收起回复
                  2025-08-05 22:50:20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在19世纪末,另一个科学上的重大发现在《时间机器》同年诞生:伯希瓦尔.厄洛尔第一次描绘了火星表面那些他认为是运河的东西。尽管早在1858年人们就观测到了火星上疑似河道的系统,但受限于当时落后的观测设备,这些现象并没有被系统描述。这一发现引起了巨大的轰动,一时间人们都开始幻想火星上存在着大量开凿运河的火星人文明和配套的生态系统,虽然后来被证明这一切都是误会,那些所谓的人工开凿痕迹实际上是由于尘埃移动造成的,而截至目前人们仍没有发现任何火星存在生命的证据。尽管如此,火星人依旧成为了世纪之交最火爆的社会话题之一。这直接启发了威尔斯之后的另一部著作《世界大战》,其中描述了火星人是如何入侵地球并被地球病原体消灭的故事。这一部作品同样可以视作某种程度上的推测演化奠基性作品,威尔斯第一次描述了外星人的面貌。当然,这部作品中并没有涉及更多关于演化的问题,威尔斯将他们放在了《世界大战》发表前刊发的一系列短文中,比如《水晶蛋》等等。威尔斯在这些文章中详细描述了他推测的火星动植物可能的面貌。虽然按想象生物吧的评价体系来看那些生物似乎都“很地球”,但是我们不能用现在的标准要求一百多年前的大佬就这样,《世界大战》成为了全世界最著名的科幻小说之一。



                  IP属地:上海9楼2025-05-10 23:55
                  收起回复
                    很不幸的是,在威尔斯之后,由于两次世界大战对全世界的沉重伤害,在半个世纪的时间内都没有出现任何能够接近威尔斯水平的推测演化作品。当然,这个时代一些古早电影描写过UFO和外星人,但那并不能称为“推测演化”。他们非常类似星球大战的艺术风格,对外星人的描述表现为长着角或者涂成其他颜色的人类演员。唯一值得称道的是奥拉夫.斯塔普雷顿创作的《Last and First Men》(最后和最初的人类),描述了包括基因工程技术塑造产物在内的18个人类物种。这是借鉴了《时间机器》思路的对人类未来演化的系统性推测。
                    直到1957年,新的、真正意义上的推测演化后继作品才开始陆续出现。沃德.金博尔在迪士尼的赞助下拍摄了《Mars and beyond》(这部作品可以在b站看到),这是一部特色极其鲜明的实验性动画,通过生动的画面描述了很多奇特的生物:包括以岩石为食的动物,可以移动的植物,用毒气狩猎的捕食者以及硅基生物。然而,这部实验动画在接下来的几十年间几乎被完全遗忘了,直到近几十年才被“重新发现”。





                    IP属地:上海10楼2025-05-11 00:10
                    回复
                      下一个有趣的演化作品是一部1961年出版的图书,作者Gerolf Steiner在其中描绘了南太平洋群岛上的一群被称为Rhinogradentia(Snouters)的特殊哺乳动物。这个类群有一个在中文互联网上如雷贯耳的名字——鼻行兽 鼻行兽虽然本身很逆天,但是除了那个蠢鼻子之外的其他适应性特征都是在演化的逻辑下进行的合理推测,乃至被很多人信以为真,成为了影响范围极广的都市传说主题因此他毫无疑问是推测演化发展历史中的一朵奇葩


                      IP属地:上海11楼2025-05-11 00:17
                      收起回复
                        顶顶


                        IP属地:辽宁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25-05-11 01:03
                        回复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25-05-11 08:50
                          回复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4楼2025-05-11 11:18
                            回复
                              2025-08-05 22:44:20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我苏醒了。继续更新


                              IP属地:上海15楼2025-05-11 12:08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