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4年5月7日14:39,美国的克莱门汀号月球轨道器由于计算机出现问题,一个发动机点火并用完了所有的推进剂,并使探测器进入无自旋的翻滚状态,转速达到每分钟80转,因此地面控制人员取消了与小行星交会的任务,转而想控制探测器返回地球附近。遗憾的是,问题接踵而至——1994年7月20日,探测器的电源系统出现故障,导致地面丧失了对探测器的控制能力。通常,航天器在轨飞行时必须要有稳定的姿态,才能保证提供能源的太阳电池板对准太阳,当姿态失去控制,无法对日,航天器将很快丧失能源供应,最终停止工作,成为茫茫宇宙中的太空碎片。随后在月球引力的作用下,克莱门汀号月球轨道器进入日心轨道。克莱门汀号月球轨道器不但验证了低成本的新技术,科学上也有所发现。在与地面失去联系后,1996年12月突然宣布其探测数据表明:在月球南极陨石坑的永久阴影区内,存在水冰。由于其数据不甚完整,这一结论受到质疑。于是,后来美国陆续发射了新的月球探测器,试图证实月球上存在水冰。

1998年5月7日,亚星三号执行了第十二次发动机变轨,进入了前往月球的轨道。这次变轨是拯救该卫星的重要机动,此后便可借助月球引力改变轨道的高度和倾角,从而实现在地球静止轨道就位的最终目标。
2007年5月7日,欧洲的金星快车号金星轨道器进入最终的任务轨道——即200×66000公里的椭圆轨道。


1998年5月7日,亚星三号执行了第十二次发动机变轨,进入了前往月球的轨道。这次变轨是拯救该卫星的重要机动,此后便可借助月球引力改变轨道的高度和倾角,从而实现在地球静止轨道就位的最终目标。
2007年5月7日,欧洲的金星快车号金星轨道器进入最终的任务轨道——即200×66000公里的椭圆轨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