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吧 关注:217,329贴子:1,437,136
  • 0回复贴,共1

百鸟裙的真实含义是“凤袍”(与龙袍相对)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有个成语叫“百鸟朝凤”,所以强调“百鸟”其实就是在暗示“凤凰来”,百鸟裙本质是“女皇的专属服饰”,甚至是与“龙袍”的对应,而不是“奢靡享乐”。李隆基上台后大张旗鼓地毁掉的三样东西:武则天的万国天枢、韦后的石台、安乐公主的百鸟裙,前两样都有政治意味,是“女帝统治合法性”的标志物,若第三样不是,那显然不符合逻辑。
在当时,“凤”就是代表女人,武则天时期许多建筑雕刻特色是“凤在上、龙在下”,就充分体现了当时的观念就是“凤=女性”。所以“百鸟裙”到底什么意思,结合安乐的政治意图,那是显而易见的:就是在突出强调“女性权力”。不只是彰显“个人权力”,更重要的是凸现女性身份,不能“女扮男装”。
安乐特意送了一条百鸟裙给韦后,这也是政治举动,意思就是让母亲先当女皇。试问如果只是“奢靡享乐服饰”,为什么要特意送给韦后却不送给当时的其他公主或女眷?如果只是“追求时尚”“标新立异”,那为什么自己的和韦后的要跟别人的有所不同?为什么要强调“鸟羽”,难道别的能穿的材质不够多不够漂亮?……
但后来“百鸟裙”却被掩盖了它的真实政治含义,而被解释为“奢靡享乐”“生态灭绝”“爱美”……这就让人极度怀疑,有没有可能安乐公主所有那些被称为“奢靡享乐”的行为,本质都是为“女帝统治”搞合法性的政治举动???再比如定昆池,历史记载前朝开凿这个更多是用来练兵的。唐隆政变时韦后“欲就女兵求救”,女兵从哪里来的,会不会来自安乐的所谓“强抢民女”……而人们可能为了抹黑,或者根本无法理解她在做什么,因为在他们眼里女人不算人不可能有想要反抗男尊政权的正常人想法,于是一切就只能解释为“奢靡享乐”了呗?
再对比太平公主的标志性服饰“玉叶冠”,它居然没有像安乐公主的“百鸟裙”那样被李隆基毁掉,后来还流传于市。这就体现了在李隆基眼里“玉叶冠”是安全的,它不会挑战男性权力垄断,但“百鸟裙”是危险的。“玉叶冠”没有任何对女性身份的强调,似乎只是要成为男性官僚体系中的一个高官,但“百鸟裙”不同,它很明显就是在彰显“女性掌握权力”。这才是太平名声好于安乐的真正原因,跟什么能力啊奢靡啊成王败寇啊都没关系,本质就是太平是个“好女人”,是男尊世界的顺民,而安乐是规则改写者,是奴隶起义领袖,自然遭“奴隶主”打压。正所谓“一个是封建家庭的孤臣孽子,一个是它的肖子宠儿”。
补充:①当朝诗人写给安乐婚礼贺喜的诗里,多次出现“凤皇”:张说《安乐郡主花烛行》:“姬姜本来舅甥国,卜筮俱道凤皇飞”,除了“凤皇”,“舅甥”一词也让人联想到母系社会的“舅舅”,是否说明当时已经有“建设母系社会”的社会潜意识;宋之问《花烛行》:“共待洛城分曙色,更看天下凤凰飞”……是否说明当时真的有一定规模的社会基础支持把“凤凰飞”的局面延续下去?所以安乐也不是异想天开而只是顺应一部分人的民意,最终的失败是这部分人对另一部分人的失败,但最后所有一切都被归罪于安乐这个首领头上?
②李隆基的“政绩”之一“抑制佛教扩张”,表面上看好像是为了天下人,实际上结合武则天崇佛从佛教寻求女帝合法性,李隆基抑制佛教本质也还是为了打压女权。这表明,女统治者很多被认为是坏的举动可能本质都为了巩固女性统治而已,男统治者很多被认为是好的举动可能不是真在做好事只是厌女而已。
最后说一句,假如李隆基上位后再立别的女人当皇太女,那我就承认他杀安乐只是安乐个人问题,而不是女权问题。你要证明你不是反对女人只是反对安乐,那你好歹先把前半句话证明了呀。再说一遍这不是个人对个人的失败而是思潮对思潮的失败。我对“李家”本无敌意,假如他们跟对面一样尊重女性,那我当然也可以换角度支持他们。姓氏不是问题,谁在推行真正有利于我的政策才是问题。


IP属地:山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5-05-02 19:24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