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曹德旺先生重修的千年名刹万福寺里,心里特别安静踏实。以前总觉得想见唐宋遗风,只能再去日本京都,没想到在福州,触摸更原汁原味的东方智慧——木构飞檐藏着千年匠心的密码,无钉榫卯诉说着“慢就是快”的哲学。直到看见那块纪念曹德旺先生的功德碑才明白:这座让我欢喜赞叹的道场,曾是残垣断壁中的文化孤影,十余年前是一派破败不堪景象。曹德旺先生斥资4亿修缮后却说:“我就是个过路的,庙是大家的。”方丈说他在三年修缮过程中,亲自监工、策划,多次来到万福寺,可修完就撤了。但那些柚木柱子、雕花斗拱、珍贵文物,件件都是他的态度。人为什么要走出去?就是要去看看像曹先生这样的人,看他是怎么弯下腰,把别人看不见的事,一件件做到极致,把中国人失落的文化自信重新拾起。站在回廊底下,我突然更理解恒洋老师说“看见”意义——每个节点成长的开悟,都是先“走出去”触碰高人的思维高度,再“走回来”重塑自己的生命维度。[lbk]图片[rb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