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aiserreich吧 关注:8,270贴子:91,379
  • 10回复贴,共1

由KR衍生的自创世界线,LOR设定框架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Legacy of Revolution 葛明的遗产
总体还是一个自娱自乐的世界线,开始于五年前跟朋友聊到的“如果洗头佬在一战前考上了维也纳艺术学院但是意外似了”,正好我们俩都是KR爱好者,也就小小编了一个“假如德国以不同于KR的方式打赢一战”的世界线。后来跟那个朋友也渐行渐远了,就自己一个人没事的时候就编一点,现在感觉可以让大家品鉴品鉴了,遂发出来,也算是KR的延伸衍生吧


IP属地:河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5-04-27 18:57回复
    [洗头佬之死与奥地利汽车工业]
    1907年,洗头佬被维也纳艺术学院录取,正准备努力进修以期在艺术界大展拳脚之时,在维也纳的街头被一辆失控的马车创死了。这件小事却被奥地利政坛所炒作,最终造成了奥地利帝国开始扶植内燃机产业业,导致了本来在德国的中欧汽车工业在LOR的世界线开始南移。
    1907年,奥匈帝国政府启动了一项雄心勃勃的经济战略,通过巨额补贴、税收减免以及大规模基础设施投资,全面推动国内汽车工业的崛起。同时,帝国积极与德国和美国等汽车工业先进国家合作,引进尖端技术和设备。这一政策的实施迅速改变了中欧的工业格局。波希米亚地区凭借其地理优势和资源条件,迅速崛起为汽车制造的核心区域。斯柯达和奥地利戴姆勒两强联合形成了庞大的产业巨头复合体系。
    到1914年,帝国的汽车工业已初具规模,生产能力和技术水平均达到新的高度,中欧的汽车工业中心明显南移至奥匈帝国境内。
    奥匈帝国军方也重视并利用了汽车工业的发展,并以保罗•冯•普里特维茨将军为中心形成了初期的机动作战战术体系,并主导开发了原型的轻型装甲装备。在LOR的世界线之下,一战的装甲理论不仅有英国的体系,奥地利也发展出来以精锐部队机动穿插为中心的装甲学说。


    IP属地:河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25-04-27 19:17
    回复
      2025-08-13 16:06:55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架空历史的一战(上)]
      1914年萨拉热窝事件导致一战爆发,在战争呈现总体战态势之后,德国和奥匈帝国迅速进行了指挥部和总参谋部的联合,形成了同盟国联合总参谋部。总参谋部迅速得出结论,以德国和奥地利的力量无法在西线堑壕战中绞肉绞赢英国法国意大利,于是草拟出一把梭哈的计划“海狮计划”。
      总参谋部看中了奥地利雏形之中的装甲理念与兵器,遂加大投入在装甲机动作战中的资源,并对外界严防死守。因此西线和东线的陆战直到1917年都与OTL没有任何区别。在海战上,由于总参谋部的筹划,德国既没有发动无限制潜艇战,也没有进行日德兰海战,而是采取了避战保船的存在舰队策略。因此美国也没有介入世界大战,而是像KR一样严守中立。


      IP属地:河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25-04-27 19:33
      回复
        [架空历史的一战(下)]
        在同盟国的大力发展之下,奥地利的装甲战争无论在装备上还是在战争学说上都猿猴超过了英法协约,达到了战间期的水平。在LOR的世界线中德奥总参谋部比OTL更受失败主义影响,.“海狮计划”的制胜策略也更有赌国运的成分。也因此在帝俄崩溃之后,同盟国同苏俄议和更为迅速,《布列斯特-立陶夫斯克条约》中也没有要求苏俄进行金钱赔偿,只有割地的部分与史实相同。
        1918年1月,德奥同盟国击败俄罗斯,将兵力调往西线。由于国内已经近乎崩溃状态,同盟国决定实行海狮计划。同盟国军先在陆战各条战线发动全线进攻,迷惑英法联军陆军向法国前线调动,然后长期存在舰队的德意志公海舰队倾巢出动,与英国皇家海军在北海进行大决战。与此同时,在公海舰队的掩护之下,同盟国军的王牌,10个“波西米亚装甲实验师”成功登陆英国东海岸,凭借着优良装甲装备一路势如破竹占领各大战略要地,几天便杀到伦敦。皇家海军虽然战胜了公海舰队,但是本岛被登陆使英国的战意彻底崩溃,5月英国投降。在英国宣布停止抵抗之后,法国由于抵抗无望,也向同盟国提出和谈,至此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同盟国的胜利告终。


        IP属地:河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25-04-27 19:51
        回复
          这名字让我想起了同名的子模组


          IP属地:河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25-04-27 20:21
          收起回复
            [第二次维也纳和会与千年帝国]
            战败的英法意与德国和奥地利帝国在奥地利的维也纳美泉宫议和,与OTL和KR世界线的凡尔赛和会类似。在该场和会中,德国实际上的军事独裁者埃里希•鲁登道夫成为了会场的绝对主角。鲁登道夫在和会上极尽强硬,不仅对协约国(尤其是英国)残忍宰割,也没给在海狮计划中起到重要作用的奥地利帝国让利,这导致了德奥关系开始降温。
            英国作为被正面击败的战败国,几乎丧尽了工业革命以来的一切成果。黄金储备被德奥八二分成,有价值的工业与科技产品被德国全部掠走,割让除加拿大之外所有殖民地给德国,英伦三岛被德国驻军十年,期间由英国负担军费。英国不准保留常备军,不准生产飞机等大型军事装备,皇家海军的所有舰艇也均赔付给德意志帝国。
            法国则因为没有大量核心区域被占领,受到的制裁相对比较宽容,但也包括了大量赔款,割让法属非洲及印支殖民地,限制陆海军等条款,在欧陆上大约相当于普法战争的损伤,但大片殖民地的丢失也令法国元气大伤。
            作为对意大利跳反惩罚,同盟国责令萨伏依王朝吐出两西西里和教宗国,降格为萨丁-皮埃蒙特,在伦巴第和威尼西亚建立听命于奥地利的伦巴第公国和威尼斯共和国。这些意大利国家的经济都被同盟国所控制。
            宰割过后,一个“千年帝国”已经冉冉升起。深陷内战的苏俄以西,波兰、立陶宛、波罗的、芬兰、白俄罗斯与乌克兰六国均匍匐在德国的羽翼之下,昔日荣光的不列颠尼亚也业已沦为柏林在大西洋的门户。
            从阿尔及尔到开普敦,从塞内加尔到肯尼亚,大半个黑暗大陆都在德国控制之下,鲸吞了英法比殖民地的“中央非洲”将成为史无前例的庞然大物。昔日“皇冠上的明珠”也换了主人,德皇像他的表亲一样以印度皇帝的名号统治着人口稠密的次大陆。再往东,东亚海军分舰队的司令部已迁到了新加坡,而海军政府执掌着“德属太平洋联邦”,这个横跨万里的政治实体统治着印度支那,Tsingtao,原来的英属马来亚、澳大利亚以及新西兰等太平洋岛屿。
            明面上,德皇威廉二世是这些广袤土地和人民的统治者,但是明眼人都能看出来,实际上另一个巨大的阴森可怖阴影才更加强力:埃里希•鲁登道夫


            IP属地:河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25-04-27 20:38
            回复
              谁能接受这种赔偿?怕不是标准草拟出来之后全协约国群情激愤要求再打一场。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25-04-27 22:39
              收起回复


                IP属地:河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25-04-28 10:16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