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CrMo厚壁无缝钢管性能与化学成分解析
一、化学成分
基础元素:碳(C)0.32%~0.40%、铬(Cr)0.80%~1.10%、钼(Mo)0.15%~0.25%,辅以硅(Si)0.17%~0.37%、锰(Mn)0.40%~0.70%13。
杂质控制:磷(P)≤0.035%、硫(S)≤0.035%,镍(Ni)和铜(Cu)残余量分别≤0.30%48。
合金协同作用:铬钼组合提升高温强度和抗氧化性,碳元素优化硬度和韧性25。
二、核心性能
机械性能
高强度:抗拉强度1080~1230 MPa,屈服强度930~1080 MPa,延伸率12%~18%,适用于高负荷结构件16。
高温性能:长期工作温度可达500℃,高温蠕变强度与持久性能优异,适用于锅炉、热交换器等高温部件67。
耐磨性:高硬度(≤229 HB)与疲劳极限,耐受复杂应力环境67。
耐腐蚀与抗氧化性

铬元素形成致密氧化膜,抵抗氧化性介质侵蚀;钼增强抗硫化物应力腐蚀能力26。
适用于石油、化工等腐蚀性环境27。
三、工艺特性
焊接性:碳当量(Ceq)0.72%,焊接性较差,需预热(≥200℃)并控制层间温度,推荐低氢焊材7。
热处理:淬火(850℃油冷)+回火(550℃水/油冷),优化综合力学性能7。
加工限制:冷变形塑性中等,需避免过度硬化;切削加工性一般,需合理选择刀具参数67。
四、典型应用
能源与化工:高压锅炉管道、热交换器管束、反应器内衬26。
机械制造:重载传动轴、汽轮机转子、大断面零件17。
特殊场景:高温阀门、法兰及500℃以下长期服役的承压部件26。
五、局限性
焊接复杂度高:需严格工艺控制,否则易产生冷裂纹7。
低温脆性:-110℃以下冲击韧性下降,需谨慎用于超低温环境
一、化学成分
基础元素:碳(C)0.32%~0.40%、铬(Cr)0.80%~1.10%、钼(Mo)0.15%~0.25%,辅以硅(Si)0.17%~0.37%、锰(Mn)0.40%~0.70%13。
杂质控制:磷(P)≤0.035%、硫(S)≤0.035%,镍(Ni)和铜(Cu)残余量分别≤0.30%48。
合金协同作用:铬钼组合提升高温强度和抗氧化性,碳元素优化硬度和韧性25。
二、核心性能
机械性能
高强度:抗拉强度1080~1230 MPa,屈服强度930~1080 MPa,延伸率12%~18%,适用于高负荷结构件16。
高温性能:长期工作温度可达500℃,高温蠕变强度与持久性能优异,适用于锅炉、热交换器等高温部件67。
耐磨性:高硬度(≤229 HB)与疲劳极限,耐受复杂应力环境67。
耐腐蚀与抗氧化性

铬元素形成致密氧化膜,抵抗氧化性介质侵蚀;钼增强抗硫化物应力腐蚀能力26。
适用于石油、化工等腐蚀性环境27。
三、工艺特性
焊接性:碳当量(Ceq)0.72%,焊接性较差,需预热(≥200℃)并控制层间温度,推荐低氢焊材7。
热处理:淬火(850℃油冷)+回火(550℃水/油冷),优化综合力学性能7。
加工限制:冷变形塑性中等,需避免过度硬化;切削加工性一般,需合理选择刀具参数67。
四、典型应用
能源与化工:高压锅炉管道、热交换器管束、反应器内衬26。
机械制造:重载传动轴、汽轮机转子、大断面零件17。
特殊场景:高温阀门、法兰及500℃以下长期服役的承压部件26。
五、局限性
焊接复杂度高:需严格工艺控制,否则易产生冷裂纹7。
低温脆性:-110℃以下冲击韧性下降,需谨慎用于超低温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