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北大学吧 关注:364,718贴子:20,090,195

大家有没有觉得中北大学的氛围特别的浮躁?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感觉学校似乎特别注重对“榜样”的宣传,给保研、入党、竞赛获奖、绩点等贴上优秀的标签,鞭策学生去奔着这些目标努力,巴不得每个学生都去努力拿到这些东西。诚然作为大学生确实可以以这些为目标,在实现的过程中提升自己。可是当动不动每个学生口中都是“保研”“入党”“竞赛”等字眼时,我们是不是有理由怀疑这种优绩主义(我感觉甚至并不是真正的优绩主义 毕竟这些内容的水分大家心里有数)氛围下的学生个体对于这些“优绩”的理解完完全全停留在“我想要去得到这些东西”而非主动思考:“这些对我有什么真正意义上的好处”“我为什么要这么做”“这些人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吗?”
班级、学校、学院以及“榜样”这几方刻意营造这种氛围,使得学生争先恐后的追赶这些目标,专注于取得结果而忽视了努力的过程,但要知道太过于急功近利往往会沉不下心来去认真做当下的事情,使个人在性格上会变得浮躁,最终造成的结果是整个学校的氛围都比较浮躁。走在路上可以听到很多人张口闭口都是保研考研竞赛入党学生会奖学金等字眼,而鲜有人去认真思考自己真正该做的事情或者是取得成果背后的真正的努力,即自己亲身奋斗的经历与感受。而仔细交谈后你会发现所谓的努力与奋斗其实是十分空洞感且没有含金量的(草台班子)。
我想大学的生活与追求应该是多元化的,一个人的成功之路放在另外一个人人身上可能是毁灭之路,每个人应该有探索自己理想的权利,而非去追赶某些以榜样为立的预设目标。若以考研保研竞赛获奖绩点入党为导向,会在本该多元化的校园中单一化每个人自己的追求,这是否也反应出校方对于人才培养的导向应该更与时俱进些呢?不过这也没办法,个人认为目标单一化、生活单一化所带来浮躁的氛围,是由于中北大学地理位置偏僻带来的一些列诸如思想上的闭塞。
本人大四,关于感觉学校氛围浮躁的结论是在感受过其他不同学校氛围后结合自己在中北生活四年的经历所得出的,也就是纯主观感受,个人文笔也有限,纯属是在无聊的闲暇时光写写自己对于学校最大且真实的感受了。


IP属地:湖北来自iPhone客户端1楼2025-04-18 23:40回复
    感同身受,我也是感受了很多,这是我们学校的局限性带来的,其实根本原因是学校的不自信,它需要这些东西来证明自己学校的学生优秀,证明自己学校培养方式正确。其实我们学校大部分人都是草台班子,对这所学校想说的话我也确实有很多,希望可以和楼主共勉


    IP属地:安徽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25-04-18 23:47
    收起回复
      2025-07-23 10:19:37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泥摆就是懒得管本科生,懒得管考试上车,懒得管某些院学生会官僚主义,懒得管200一次的无牌红十字校园观光车,懒得管毫无意义但就是猛加绩点的水赛。给几个榜样你们照着做就行,引导学生多元化发展哪有画饼+立榜样省事 哈基本觉得不舒服4年后会自己离开,但是投机取巧,形式主义的风气不会。作弊会理所当然,水赛被更加推崇,学生会官威更大。这种环境下成长的学生进入社会,还能不能“进得来、留得住、用得上、干得好”?


      IP属地:河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25-04-19 01:10
      收起回复
        每个人按自己的想法追求梦想太理想化了,很多人都没想明白或者没去想自己要干什么怎么努力。我们宿舍就是一起摆烂,毕业只能做最差的工作,考研复试一问三不知。浮躁是小问题,想明白的总会想明白,懒得想的人云亦云去做一点成绩总比浑浑噩噩过四年好,目标可以留到以后思考。摆兵眼界已经吃亏了,被裹挟着随大流卷还能保保下限。


        IP属地:福建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25-04-19 01:15
        收起回复
          我感觉这种风气的一大原因是缺乏人文关怀,当然不止钟摆有这个问题,全国大学的人文关怀都不一定有多好。个人认为上大学应该是寻找自己喜爱的事物并且不断完善自己的一个过程,学校应该担起为这些过程提供平台和引导的责任。但是国内社会上对大学的普遍认知都是“找工作的前提”,高校的名声和经费也和科研以及竞赛成果相关度更高,那么本来该由学校承担的育人过程就被迫下放成了。老师和同学们的自觉行为。宣传方面强调优绩最初可能是为了展现本校学生的形象,提高学校的自信和社会认可度。但是本身不该影响学生的对外宣传手段随着就业形势的变差被越来越多的学生所重视,过分看重优绩、保研、入党,这些看似是优绩主义的倾向,我更认为这是大环境不好条件下多数人在焦虑裹挟下趋利避害的自然选择。毕竟不够优秀就有可能找不到工作,就可能无法保研,承受考研最后还不一定考上的痛苦。社会的焦虑裹挟着每一个刚刚高考完,从来没思考过自己的青春,自己的未来的高考生,恐吓他们“不优秀就不能成为标准社会体系下的合格人士”保研竞赛入党成为大学生的口头禅也就不是什么意外的事情了。大部分人只是被“不要找不到工作”这样一个虚无缥缈的压力推动,这种情况下的努力自然也就不可能脚踏实地了,更何况还会有钻规则空子的人,更让结果导向的大家趋之若鹜,不能脚踏实地思考了。


          IP属地:河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25-04-19 01:21
          收起回复
            不能同意更多


            IP属地:澳大利亚来自iPhone客户端7楼2025-04-19 03:59
            回复
              大环境如此,况且有些人选专业的时候也不清楚自己要干什么,或许这样的宣传能让一些人先干下去,然后再去找方向,起码这样不会荒废时间,但我也觉得像现在天天宣传这些东西除了制造焦虑屁用没有(xdx也不是很清楚,想知道楼主怎么想的)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25-04-19 07:40
              回复
                浮躁的又何止是钟摆呢,整个世界经济体系趋向不稳定演变,周期律的再次显现,借读书完成阶层跃升的通道越来越窄,于是像摆兵一样的学生们就拼了命的去卷,不用管成果有多水,因为成果如何不是重点,重点仅是有无成果。我是觉得这无非是大环境在钟摆的投影,毕竟说到底全国有几所大学能叫大学呢?在教育上只用对上负责,每年给出多少多少所谓的人才,不用对下负责,自然学生怎么样就跟学校没关系了。大学不该这样.....反正是老生常谈的问题了,应试教育这一块。
                摆兵想享受生活,确实有点困难,但这是物质上的,精神上的仍能享受。不过就我观察来看,即便是在山区,摆兵的消费力也没有下调。
                总之,当我跑到摆兵图书馆进去一看,全是在无声学习写题背词的,我当时只感到压抑,我转了几圈感觉没几个是来看书的,那种闷热又无声的感觉简直就是把达摩克利斯之剑,仿佛你不卷下一个完的就是你。我真心觉得这样的时间太过悲哀了。


                IP属地:天津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25-04-19 08:19
                收起回复
                  2025-07-23 10:13:37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你之所以关注这个现象,还是躺的不够平,心里迷茫。考虑这些东西是不是值得争取,争取到是不是就万事大吉了,但是不争取感觉又和别人拉开了差距。我当时发自内心的不想搞这些,虽然班里搞的同学很多,竞赛,科技协会,学生会,入党等,但我足够孤僻,完全不想接触,这些信息听到耳朵里全都被自动过滤掉了。舍友参加数学建模,2天还是3天熬夜,吃点小面包当晚饭。我在床上玩手机,和其他人拍手感慨太厉害了,但是对我的冲击好像不如玩手机到十点多,舍友从图书馆回来那个冲击大。
                  而出现这个现象的原因是大学毕业直接对接社会。社会就不管你个人的想法如何,微不足道。学历不好或者岗位不好的当牛马,被人随意指使,安排,杂活优先考虑你,紧急任务让你拿命加班,工资还低。学历好争取到好岗位也是牛马。公司多给了你两千块,就认为你能承事。条条框框给你束缚起来,设置各种考核指标,难干的活,焦虑的事丢给你处理,能干你就多干。混社会很不容易,进入社会后就和成功这两个字远离了,脑子里只剩下能赚多少钱,能不能坚持,怎么生存下去。所以大家在学校争取一些资源,虽然不一定有用,但总比没有好。
                  而你所说的多元化发展,追求成长,成功的路不应该被局限在几个标签上。你感受到的这个限制,根源不在中北,而在你的家庭,以及社会环境。家庭没在你小时候让你睁眼看世界,你的行为习惯和思维就没有培养到多元化追求人生这个层次,就像人无法想象出一种他没见过的颜色。你没见过,没感受过,谈什么去追求。只能朦胧中有这么个感觉,不知道如何实施。同样的,家庭也让你现在没多少选择余地。不管你学的好坏,学历高低,就像前面说的,没背景和关系,打工就耗尽了全部精力和能量,工资又摆在哪里,你能干啥。只能被无形的铁链拴在厂子里和出租屋这条线上,一天天重复。这个时候你想那些发展呀,人生意义呀,价值呀,这些东西都没啥意义。最后是社会环境。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在底下混的啥年代不是这样。高考,学历这些东西并没有给你多少收益和特权。你个人的努力也很微不足道。你的学历就相当于商品打折券,让你用一半的钱就能买到商品,享受优惠。但是打折券多了,人家商家把商品价格提高一倍,你还是原来那个体验。真正可以追求这些的人,人家的生活环境和经济实力早就支撑他们去实施了。而不会等到大学,依靠学校去实现什么。大学就是个念四年书,拿打折券的地方。培养人才的话,人才总会出现的。那些搞短视频,直播,拍段子的,他们拍的好,不知道能赚多少,他们也不是上过拍视频大学,拿到证书然后成功的。大学只是提供了一个学习的平台。普通人只是走个流程,然后回到属于自己的位置,干该干的事


                  IP属地:湖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25-04-19 09:42
                  收起回复
                    大环境差,自然人心浮动,未来迷茫,生存压力大就会逼着你向前走,要是没啥压力自然会横向发展,但现在这个社会情况下可能没压力吗


                    IP属地:内蒙古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25-04-19 09:56
                    回复
                      你将来工作后就会发现,这其实是好事,给你一个缓冲期,不至于工作狗冲击太大


                      IP属地:北京来自iPhone客户端12楼2025-04-19 10:19
                      回复
                        那咋啦,这就破防了?中北恶心的地方多了去了,你细品,有几个地方真为学生的?不都是领导拍脑袋就做。


                        IP属地:山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25-04-19 10:21
                        收起回复
                          服从性测试罢了


                          IP属地:山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14楼2025-04-19 11:01
                          回复
                            是你躺的不够平罢了,想好自己要什么,爱保研保研爱学生会学生会,跟我没关系,想保研就去卷,不想保就正常按部就班该干嘛干嘛,有什么好浮躁的,宣传怪不得泥摆,从上到下从top2到三本都是这么干的,泥摆不这么干,那些没啥经验的家长凭什么选你这个山沟沟里的穷双非


                            IP属地:山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15楼2025-04-19 11:15
                            收起回复
                              2025-07-23 10:07:37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社会是这样的社会,每个人都是被裹挟的,只有家里条件好的才有机会选择,普通人没有选择的权利


                              IP属地:山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16楼2025-04-19 11:2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