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必须赢
屈平穿越到这个时代已经七天了。
这七天他一直躺在一辆行使的马车里。
一动不动,一言不发。
屈平病了。
很重。
其实是装的。
他有太多事情需要思考。
如今这幅身体原本属于一个极伟大的人。
屈原。
芈姓,屈氏,名平,字原。
战国中期楚国人。
历任楚国三闾大夫、左徒,一生以外交工作为主。
虽然这幅身体是屈原的,但这一世依然要用“屈平”这个名字行走世间。
这个时代人们还不经常以字称呼人。
故而大多数时候,人们会叫他为屈平,而不是屈原。
屈平当然不会在意使用哪个名字这种小事。
他在意的是这一世要怎么活。
屈原死后成圣,受万世景仰。
但活着时经历着实过于坎坷。
被重用,被贬,被重新启用,被流放,又被重新启用,又被流放。
最终沉江自杀。
好不容易穿越一回,可不是来受苦的。
而且以屈平的性格,也的确无法接受如此坎坷的人生。
那就得做点什么。
如今是公元前319年。
按史书记载,两年后楚国将进行第二次变法改革。
主持变法的便是屈平。
变法持续了三年就失败了。
这次变法对屈平的人生很关键。
就是因为这次变法,才有了后来坎坷的人生。
现在重活一世,要想改命,只有促成变法成功。
但,谈何容易?
故而屈平才故意装病。
他需要静心思考,需要不被打扰。
整整七天。
屈平终于想出了一个完整的计划。
然后,他的病就“好”了。
此时,马车也已不再继续向前行驶。
他们来到了这次出行的目的地。
齐国都城临淄。
这是屈平此行的终点。
也是屈平改命计划的起点。
屈平这次来齐国,是奉楚王之命前来游说齐王的。
楚王要攻打宋国,但又怕楚国单独打宋有闪失。
故而邀请齐王一起出兵,拿下宋国后两家平分利益。
在屈平自己的计划里,也有游说齐王出兵这一项。
不过目的与方式却和楚王交代的不同。
屈平另有打算。
屈平将这次游说齐王看得很重。
这是他整个计划的开端。
第一脚必须踢开,否则后续会麻烦不断。
此行必要达成目的。
开始的时候一切都很顺利。
齐楚两国此时是盟友关系。
天然亲近。
屈平作为楚国使臣,自然受到高规格接待。
只是,一切安顿好之后,屈平听到了一个极为不利的消息。
此时此刻,苏秦也在齐都临淄,也在等待齐王的召见。
“他怎么也在这儿?难道我和他竟也有交集?”
屈平听到消息后很惊讶。
毕竟史书中从未写过屈原和苏秦竟也打过交道。
继而一想,却也说得通。
史书中虽然没有记录过苏秦和屈原间有互动。
但屈原和张仪明显是对抗过的。
张仪和苏秦是师兄弟。
大家同在一个时代,又都从事外交。
有交集也正常。
对于苏秦,屈平是了解的。
纵横家鼻祖,师从鬼谷子,依靠三寸不烂之舌游说列国。
劝各国结盟抗秦,最终游说成功,挂六国相印。
“能见一见苏秦这样的人,也不枉穿越这一回。”
想到苏秦的种种事迹,屈平有些向往。
“不对。”
屈平马上意识到,事情没那么简单。
苏秦是合纵计划的提出者,其主张是六国联合共同抗秦。
那么他这次来齐国一定是劝齐王与各国结盟合作的。
而自己则是来劝齐国发兵出战的。
彼此的目的相反。
必然会有一方失败。
会是谁?
史书中没有记载这一段故事。
但史书里说苏秦的合纵计划最终成功了。
依据这一点判断,输的应该是自己。
可是。
如今的自己还输得起吗?
输不起!
只能赢!
屈平又一想,苏秦似乎也输不起。
屈平知道,苏秦头悬梁、锥刺股,隐忍奋斗多年,为的就是出人头地。
而促成合纵计划几乎是苏秦出人头地的唯一机会。
苏秦绝不会放弃。
大家都没有退路。
只能硬碰硬。
“那就斗一斗吧!看谁能笑到最后。”
屈平内心突然生出一股豪气。
若真赢了苏秦,怎么看都是一件快意的事。
怎能让人不兴奋?
不过屈平也没失去理智。
他知道,光靠豪气是赢不了苏秦的。
毕竟,那可是千古第一纵横家。
绝对没那么好对付。
一定要准备充分才行。
这一夜,屈平很晚才睡,他一直在反复确认自己用来游说齐王的理由是否立得住。
第二天上午,屈平就见到了苏秦。
在齐国的朝堂上。
在屈平的想象中,苏秦应该是一副睿智样。
却没想到真实的苏秦看起来并不睿智,倒是一副憨厚老成的样貌。
个子不高,透着一丝文雅。
让人一看就很放心。
屈平内心暗道,原来如此。
“难怪他能说服六国国君,这幅长相就不像是个爱说谎的。”
苏秦却并没过多关注屈平。
他的注意力都在齐王身上。
那才是他的目标。
对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楚国使臣,苏秦自然不会太过在意。
但基本的礼貌还是有的。
齐国负责外交的大臣大概介绍了苏秦和屈平之后,两人互相点头致意,算是打招呼。
之后,二人按例向齐王行礼拜敬。
“臣拜见大王。”
“两位大夫免礼。”
礼节过后,齐王开口问道:
“屈大夫此来,不知有何见教?”
齐楚是盟国,故而齐王先开口问了屈平。
“大王,屈平此来一是增进两国盟亲之谊,二是有事相商。”屈平回复道。
“哦?不知是何事?”齐王问道。
“我家大王听说宋王狠戾霸道,不似人君之相。楚与宋是邻国,向来友好。我家大王为宋国百姓考虑,要起兵伐宋,帮宋国另立仁君。”
“如今,齐楚是盟国。我家大王不敢自专,特邀您一道伐宋。我家大王承诺,以齐利为先。”
屈平奏道。
齐王也好,苏秦与在场的齐国大臣也罢,都是老江湖,他们自然听得懂。
什么为宋国百姓是假,楚要联合齐国吞了宋国才是真。
说为宋国百姓,不过是随便找的一个好听的借口而已。
“大王,万万不可。”
还没等齐王开口,苏秦抢先说话了。
苏秦是来劝齐王接受合纵计划的,自然要阻止这场战争。
“终于来了。”屈平听言内心澎湃,终于要和苏秦过过招了。
屈平穿越到这个时代已经七天了。
这七天他一直躺在一辆行使的马车里。
一动不动,一言不发。
屈平病了。
很重。
其实是装的。
他有太多事情需要思考。
如今这幅身体原本属于一个极伟大的人。
屈原。
芈姓,屈氏,名平,字原。
战国中期楚国人。
历任楚国三闾大夫、左徒,一生以外交工作为主。
虽然这幅身体是屈原的,但这一世依然要用“屈平”这个名字行走世间。
这个时代人们还不经常以字称呼人。
故而大多数时候,人们会叫他为屈平,而不是屈原。
屈平当然不会在意使用哪个名字这种小事。
他在意的是这一世要怎么活。
屈原死后成圣,受万世景仰。
但活着时经历着实过于坎坷。
被重用,被贬,被重新启用,被流放,又被重新启用,又被流放。
最终沉江自杀。
好不容易穿越一回,可不是来受苦的。
而且以屈平的性格,也的确无法接受如此坎坷的人生。
那就得做点什么。
如今是公元前319年。
按史书记载,两年后楚国将进行第二次变法改革。
主持变法的便是屈平。
变法持续了三年就失败了。
这次变法对屈平的人生很关键。
就是因为这次变法,才有了后来坎坷的人生。
现在重活一世,要想改命,只有促成变法成功。
但,谈何容易?
故而屈平才故意装病。
他需要静心思考,需要不被打扰。
整整七天。
屈平终于想出了一个完整的计划。
然后,他的病就“好”了。
此时,马车也已不再继续向前行驶。
他们来到了这次出行的目的地。
齐国都城临淄。
这是屈平此行的终点。
也是屈平改命计划的起点。
屈平这次来齐国,是奉楚王之命前来游说齐王的。
楚王要攻打宋国,但又怕楚国单独打宋有闪失。
故而邀请齐王一起出兵,拿下宋国后两家平分利益。
在屈平自己的计划里,也有游说齐王出兵这一项。
不过目的与方式却和楚王交代的不同。
屈平另有打算。
屈平将这次游说齐王看得很重。
这是他整个计划的开端。
第一脚必须踢开,否则后续会麻烦不断。
此行必要达成目的。
开始的时候一切都很顺利。
齐楚两国此时是盟友关系。
天然亲近。
屈平作为楚国使臣,自然受到高规格接待。
只是,一切安顿好之后,屈平听到了一个极为不利的消息。
此时此刻,苏秦也在齐都临淄,也在等待齐王的召见。
“他怎么也在这儿?难道我和他竟也有交集?”
屈平听到消息后很惊讶。
毕竟史书中从未写过屈原和苏秦竟也打过交道。
继而一想,却也说得通。
史书中虽然没有记录过苏秦和屈原间有互动。
但屈原和张仪明显是对抗过的。
张仪和苏秦是师兄弟。
大家同在一个时代,又都从事外交。
有交集也正常。
对于苏秦,屈平是了解的。
纵横家鼻祖,师从鬼谷子,依靠三寸不烂之舌游说列国。
劝各国结盟抗秦,最终游说成功,挂六国相印。
“能见一见苏秦这样的人,也不枉穿越这一回。”
想到苏秦的种种事迹,屈平有些向往。
“不对。”
屈平马上意识到,事情没那么简单。
苏秦是合纵计划的提出者,其主张是六国联合共同抗秦。
那么他这次来齐国一定是劝齐王与各国结盟合作的。
而自己则是来劝齐国发兵出战的。
彼此的目的相反。
必然会有一方失败。
会是谁?
史书中没有记载这一段故事。
但史书里说苏秦的合纵计划最终成功了。
依据这一点判断,输的应该是自己。
可是。
如今的自己还输得起吗?
输不起!
只能赢!
屈平又一想,苏秦似乎也输不起。
屈平知道,苏秦头悬梁、锥刺股,隐忍奋斗多年,为的就是出人头地。
而促成合纵计划几乎是苏秦出人头地的唯一机会。
苏秦绝不会放弃。
大家都没有退路。
只能硬碰硬。
“那就斗一斗吧!看谁能笑到最后。”
屈平内心突然生出一股豪气。
若真赢了苏秦,怎么看都是一件快意的事。
怎能让人不兴奋?
不过屈平也没失去理智。
他知道,光靠豪气是赢不了苏秦的。
毕竟,那可是千古第一纵横家。
绝对没那么好对付。
一定要准备充分才行。
这一夜,屈平很晚才睡,他一直在反复确认自己用来游说齐王的理由是否立得住。
第二天上午,屈平就见到了苏秦。
在齐国的朝堂上。
在屈平的想象中,苏秦应该是一副睿智样。
却没想到真实的苏秦看起来并不睿智,倒是一副憨厚老成的样貌。
个子不高,透着一丝文雅。
让人一看就很放心。
屈平内心暗道,原来如此。
“难怪他能说服六国国君,这幅长相就不像是个爱说谎的。”
苏秦却并没过多关注屈平。
他的注意力都在齐王身上。
那才是他的目标。
对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楚国使臣,苏秦自然不会太过在意。
但基本的礼貌还是有的。
齐国负责外交的大臣大概介绍了苏秦和屈平之后,两人互相点头致意,算是打招呼。
之后,二人按例向齐王行礼拜敬。
“臣拜见大王。”
“两位大夫免礼。”
礼节过后,齐王开口问道:
“屈大夫此来,不知有何见教?”
齐楚是盟国,故而齐王先开口问了屈平。
“大王,屈平此来一是增进两国盟亲之谊,二是有事相商。”屈平回复道。
“哦?不知是何事?”齐王问道。
“我家大王听说宋王狠戾霸道,不似人君之相。楚与宋是邻国,向来友好。我家大王为宋国百姓考虑,要起兵伐宋,帮宋国另立仁君。”
“如今,齐楚是盟国。我家大王不敢自专,特邀您一道伐宋。我家大王承诺,以齐利为先。”
屈平奏道。
齐王也好,苏秦与在场的齐国大臣也罢,都是老江湖,他们自然听得懂。
什么为宋国百姓是假,楚要联合齐国吞了宋国才是真。
说为宋国百姓,不过是随便找的一个好听的借口而已。
“大王,万万不可。”
还没等齐王开口,苏秦抢先说话了。
苏秦是来劝齐王接受合纵计划的,自然要阻止这场战争。
“终于来了。”屈平听言内心澎湃,终于要和苏秦过过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