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州吧 关注:1,000,660贴子:18,753,619
  • 8回复贴,共1

中医硕士,免费看方!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义务看方,交流学习!中医硕士免费看方,评论区留下你的中药方,下班空了帮大家解读,大家可以一起交流学习!


IP属地:河北来自iPhone客户端1楼2025-04-04 22:43回复
    湿气和肥胖的关系
    今天,我们来讲讲湿气和肥胖的关系,门诊上很多病人来了以后说感觉自己体内湿气很大,导致自己的体重也是增长较快,那么这是怎么回事呢?其实在中医理论中,肥胖与湿气有着密切的关系。湿气是中医所说的六淫之一,即风、寒、暑、湿、燥、火六种外感病邪之一。湿气过重会导致人体内环境失衡,从而影响身体健康。
    湿气与肥胖的关系有三点我们依次来了解一下:
    湿阻气机:湿气过重会阻碍人体气机的正常运行。气机不畅,则水液代谢失常,导致水液停滞,形成痰湿。痰湿积聚于体内,尤其是腹部,就容易形成肥胖。
    脾虚生湿:中医认为“脾主运化”,负责将水谷精微转化为气血,并运送到全身。若脾虚,则运化功能减弱,水谷精微不能正常转化为气血,反而转化为痰湿。痰湿积聚,也会导致肥胖。
    湿性黏滞:湿气具有黏滞的特点,容易阻碍气血的运行。气血运行不畅,则脂肪代谢减缓,容易形成脂肪堆积,进而导致肥胖。
    了解了肥胖与湿气的关系后,我们再来看看日常生活中如何祛除湿气。
    调整饮食:避免过多摄入油腻、生冷、甜食等容易助湿生痰的食物,多吃清淡、易消化的食物。
    适当运动:运动可以促进气血运行,有助于消除体内湿气。建议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如散步、太极拳等。
    总之,中医认为肥胖与湿气密切相关,通过调整饮食、适当运动以及采用中药治疗等方法,可以有效地消除体内湿气,从而达到减肥的目的。但需要注意的是,每个人的体质不同,治疗方法也应因人而异。


    IP属地:河北2楼2025-04-05 07:40
    回复
      2025-08-12 00:08:28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大家可以加v


      IP属地:河北来自iPhone客户端4楼2025-04-05 08:50
      回复
        中内专硕小写首字母➕0903


        IP属地:河北来自iPhone客户端7楼2025-04-05 09:01
        回复
          咱们大家也可以加我的联系方式,线上询问,可以看方,解答疑问,以及中医方面的问题,全部免费


          IP属地:河北来自iPhone客户端9楼2025-04-05 19:02
          回复
            如果您不小心得了糖尿病,那您一定千万别再不小心得了糖尿病的并发症了。因为糖尿病的本质上是一种代谢疾病,它并不只是你的血糖出的问题。所以除了血糖之外,你一定需要再关注这五大指标,才能规避心脑梗之类的一系列糖尿病的并发症,避免生活质量下降。
            第一,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得了糖尿病的人往往因为胰岛素抵抗而引起血脂升高,但其实糖尿病本身就容易诱发血管炎症,会给低密度胆固醇提供可乘之机。所以血脂指南明确要求40岁以上的糖尿病患者需要把低密度胆固醇降到1.8mmol/L以下,才能降低心梗脑梗的风险
            第二血压
            普通人的高血压标准是140/90,但糖尿病需要在耐受的前提下,把血压控制在130/80以下,因为糖尿病人的血管脆,血压增高,很容易冲过血管引起出血,一定要引起关注。
            第三,体重。你可以拿出你的计算器算一下你的体重指数,也就是公斤体重除以身高(米)的平方。如果大于24,就意味着超重,胖的糖尿病人更容易出现各种并发症,所以糖尿病人要更重视体重管理,对于心血管疾病高风险的糖尿病病人,指南推荐首选GLP-1受体激动剂,而其他普通糖尿病人在二甲双胍降糖的基础上,也可以选择GLP-1受体激动剂。这个药其实很多人听说过,就是某某格鲁肽,这类药除了控制血糖以外,还有一定的减重效果,比如最近也有了我们国家自主研发的伊苏帕格鲁肽,也通过临床试验证实了糖尿病患者中的减重效果。一周用一次。对于糖尿病人来说控制血糖的同时减轻体重,不但可以改善血糖代谢,还能顺带降低血脂血压,减少肾病的发生率
            第四尿蛋白, 糖尿病人每年是应该定期验尿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看是不是有尿蛋白。因为糖尿病肾病是肾衰竭透析的最大原因,所以监测尿蛋白就能够及时发现糖尿病,肾损害,及时治疗。第五感觉异常。糖尿病神经病变很容易被人误以为是颈椎不好腰椎不好,但其实手脚发麻,感觉手像戴了一层手套一样,极有可能是糖尿病的神经损伤,需要到医院去做肌电图确定。最后再提醒一下大家,做好这五点,再把血糖控制平稳,科学控制糖尿病,你一定也能健健康康活到九十九。


            IP属地:河北10楼2025-04-06 08:10
            回复
              甘油三酯高的注意事项
              大家好,今天我们要聊一个非常重要的话题——甘油三酯。你了解甘油三酯吗?知道它升高后有哪些危害吗?又该如何预防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危害一:心血管疾病风险增加 当你体内的甘油三酯水平升高时,它会导致动脉壁上的脂质沉积,增加动脉粥样硬化的风险。这意味着你更容易患上冠心病、心肌梗死和中风等严重的心血管疾病。
              危害二:胰腺疾病 高甘油三酯还可能导致胰岛素抵抗,增加你患胰腺炎、胰岛素抵抗症和2型糖尿病的风险。胰腺炎是一种非常痛苦的疾病,严重时甚至可能危及生命。
              危害三:脂肪肝 甘油三酯水平升高与脂肪肝密切相关。脂肪肝是由于肝脏内脂肪堆积过多而引起的肝功能异常。长期不加以控制,可能会导致肝纤维化、肝硬化甚至肝癌。
              危害四:代谢综合征 高甘油三酯往往伴随着肥胖、高血压和高血糖,这些都是代谢综合征的典型症状。代谢综合征会增加你患上心脏病、中风和2型糖尿病的风险。
              甘油三酯高的预防措施
              饮食调整
              保持清淡饮食,减少高脂肪、高糖分的食物摄入。
              选择低脂、低糖、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如燕麦片、黑麦面包等。
              避免高糖食品(如糖果、甜饮料)、高脂食品(如肥肉、动物内脏、油炸食品)以及高碳水化合物的食物(如白色米面)。
              生活方式调整
              增加体育锻炼,保持适当的体重。
              戒烟限酒,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保证充足的睡眠和减少压力。
              药物治疗
              在生活方式调整效果不明显的情况下,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考虑使用降脂药物,如阿托伐他汀钙片和非诺贝特胶囊。
              中药调理:决明子、山楂等中药具有降血脂的作用,可以作为辅助治疗手段。
              定期监测
              根据医生的建议,定期检查血脂水平,适时调整治疗方案。
              甘油三酯高并不可怕,只要我们做好预防措施,及时调整饮食和生活方式,就可以有效控制和降低甘油三酯水平,保持健康的生活。


              IP属地:河北11楼2025-04-08 17:20
              回复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代谢性疾病,影响着全球数亿人的健康。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饮食控制是管理病情的关键环节。合理的饮食不仅有助于控制血糖水平,还能预防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那么,糖尿病患者应该如何制定饮食规范呢?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首先,控制总热量摄入是糖尿病饮食的基础。患者需要根据自己的年龄、性别、体重、身高和活动水平来确定合适的热量摄入量。这有助于维持健康的体重,防止血糖升高。
                在平衡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脂肪的摄入比例方面,碳水化合物应占总热量的45-60%,选择低升糖指数(GI)食物,如全谷类、豆类、蔬菜和某些水果。蛋白质应占15-20%,选择优质蛋白来源,如鸡肉、鱼肉、豆腐和低脂乳制品。脂肪应占20-35%,限制饱和脂肪和反式脂肪,选择不饱和脂肪,如橄榄油、鱼油和坚果。
                定时定量进食也是糖尿病饮食的重要原则。患者需要根据生活习惯和医生建议确定固定的进食时间和份量,以维持血糖稳定,避免血糖波动。
                选择低升糖指数食物可以帮助减缓血糖上升速度。患者可以参考相关食物指南,优先选择低GI食物。
                增加纤维素的摄入对糖尿病患者尤为重要。纤维素有助于控制血糖和胆固醇水平,患者应多吃全谷类、蔬菜、水果和豆类。
                此外,限制饱和脂肪和胆固醇的摄入可以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患者应选择低脂乳制品、瘦肉和植物油,避免高脂肪肉类和加工肉制品。
                减少盐的摄入有助于控制血压。患者应减少加工食品和外卖食品的摄入,选择新鲜食材自己烹饪。
                保持水分平衡也是糖尿病饮食的重要方面。患者应充足饮水,避免含糖饮料,选择清水、无糖茶和咖啡。
                制定合理的饮食计划是糖尿病患者饮食管理的关键。患者应包括早餐、午餐、晚餐和snacks,根据身体状况和生活习惯制定,并咨询专业人员的建议。
                最后,饮食监测与调整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非常重要。患者需要定期监测血糖水平,记录饮食和血糖数据,以便了解食物对血糖的影响,并及时调整饮食。
                总之,糖尿病饮食规范主要包括控制总热量摄入、平衡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脂肪的摄入比例、定时定量进食、选择低升糖指数食物、增加纤维素的摄入、限制饱和脂肪和胆固醇的摄入、减少盐的摄入、保持水分平衡等方面。


                IP属地:河北12楼2025-04-16 16:57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