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佛慈悲吧 关注:269贴子:2,939
  • 2回复贴,共1

梦中种种不必执着,若贪着感应梦易被魔扰?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李炳南彿敩问答类编》
  问:有一天夜里做完功课后,对菩萨祈求世间的事情,当夜就梦见老浉对我说祈寿命,这寿命是当生的寿命,还是西方的寿命呢?
  答:梦多虚幻不实,本不足以为依据。因求菩萨,而见别人,或许是菩萨化现,也未尝可知。告诉你求寿命,是求西方无量寿命,不是教你求世间短暂的寿命。
  问:听老浉讲经说,池中莲花大如车轮,青色青光,黄铯黄光,赤色赤光,我回家读诵后睡去,梦见青色青光的光焰出现在眼前,这是什么缘故?
  答:清净种子一时生起。


IP属地:辽宁1楼2025-03-08 21:35回复
      按:梦境有很多种类,如想梦、见梦、四大不调之梦、佛菩萨护琺或鬼神冤亲以及魔类等外力感应之梦。感应梦不只佛菩萨护琺可托梦,魔类亦能为之。修行人只可将梦作修行参考,不可执着梦境。不然极易被魔类或冤亲债主侍得其便,扰乱心境,甚至入魔,不可不知。


    IP属地:辽宁2楼2025-03-08 21:36
    回复
      2025-08-09 12:42:38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附:印光大师:不作圣心,名善境界,若作圣解,即受群邪者!
        所言常有境界,当是未曾瑱实摄心,但只做场面行持之所致。使瑱实摄心,则内无妄念,专注于一句佛号中,必能消除业障,增长福慧,何至常有境界之苦。修行切不可以躁妄心,求得圣境界现,及得种种神通。只期心佛相应而已。所谓全心是佛,全佛是心。心外无佛,佛外无心。若能如是,譬如杲日当空,霜雪俱化。又何得有不如法之境界,为苦恼于身心乎。若不如是用心,平常专欲得见圣境,不知圣境之得,须到业尽情空地位。否则勿道所得者皆属魔境,即是圣境亦无所益,或有大损。以不知精进力修,反从此生大欢喜,未得谓得,则必至着魔发狂。楞严经谓,不作圣心,名善境界,若作圣解,即受群邪者,此之谓也。(三编·卷一·复谛醒琺师书)


      IP属地:辽宁3楼2025-03-08 21:39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