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佛慈悲吧 关注:269贴子:2,939
  • 4回复贴,共1

五逆重罪之人,临终至心十念往生,可达理一心不乱(莲池大师)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莲祖为何要以理一心来解释下品下生至心十念呢?
●黄念祖老居士《内部学修开示》节录:
这次注解《无量寿经》,解释一些问题。这是莲池大师的话,五逆十恶临终十念,每念一句消八十亿劫生死重罪,什么道理呀?不是普通的罪,生死的罪,而且是八十亿个劫那么多生死,那么多重罪,念“南无阿弥陀佛”就消了。为什么呢?莲池大师解释是最好了,因为这个时侯这个人念的他就是“理一心”了。


IP属地:辽宁1楼2025-03-08 20:01回复
    所以说“道在自然中”,这个自然之中,他这里就是这样。头绪越多越繁琐,越抓不到要领。怎么说他是理一心?理一心是什么程度?破了无明才是理一心,这五逆十恶怎么会是理一心呢?根据经典我下了注解,莲池大师说话不会随便说。五逆十恶最后这念是理一心,为什么呀?
    因为理一心功德不可思议呀,所以他每一念能消灭八十亿劫生死重罪。“事一心”还不行,莲池大师的话,事一心还消不了。那么这个五逆十恶到最后这十句他就理一心了,这个很好体会。因为《观经》讲了,这种人在他最后的时候地狱相现出来了,看见地狱了,他一辈子没听人给他说过法,也不相信有地狱;有人跟他说也不见得能信。
    真到临终时他见到了,啊,那儿炸人跟炸油饼似的,刀山种种的可怕,我马上就是那里头的对象了,这才怕呀!这个怕是“真”了。所以咱们就是要真,一真了就理一心了。我对你说!你老含含糊糊,老嘀嘀咕咕,你这个不好办。这没有什么理论,你看见怕不怕?还有什么可留恋的,赶紧得解决问题,告诉你念“阿弥陀佛”去极卝楽卝界就能解决问题。
    到了最后,不管你能不能真正接受,最后唯一靠这个救命。你总是那个就不能去——这还有个发愿我不去。这个法用起来他也真心,也是一条心,没别的指望了,就求这个了。这念就是理一心呐!


    IP属地:辽宁2楼2025-03-08 20:05
    回复
      2025-08-09 14:34:09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
      按:“莲池大师的话,事一心还消不了。”
      净土宗虽然很特别,尤其是临终时期的俢卝法非常殊胜,超越生前。但其敎理方面,并不违背通途教理,不是特别得什么都不能解释了。五逆罪属于极重罪业。若依小乘敎,这根本不通忏悔的,属于决定受报之定业范畴。虽然大乘主张定业可转可灭,但也绝非散心念佛,或事一心念佛,所能忏净的。所以,莲池大师以理一心不乱,来解释下下品至心十念。
      ----
      莲池大师以理一心不乱,来解释下下品至心十念,也说明了,莲池大师是主张下三品噁人,临终忏罪,皆须达“恶道诸罪消灭”的境界。如《观经》原文所言:“善男子,以汝称佛名故,诸罪消灭,我来迎汝。”
      再参考莲祖及印祖相关开示——
      莲祖《疏钞》所言:“始恶何妨终善,噁卝人既已成善,岂不贤圣同科。”
      印祖曾言:“(弥陀)只摄善类,不及恶类。”(复王子立居士书三)


      IP属地:辽宁3楼2025-03-08 20:07
      回复
        再,《观经》原文所言:“善男子,以汝称佛名故,诸罪消灭,我来迎汝。”
        有人言,下品三生,会有不同——
        下品上生,须念佛忏罪至“恶道诸罪消灭”;而下品中生,及下品下生,无需念佛忏至“恶道诸罪消灭”。他们主张的是,经中原文,下二品中并未写,只下上品中写了“诸罪消灭”。能这样理解吗?显然不能,如果噁卝人罪业越重,越容易往生。我不求下品上生,因为我念佛忏不净恶道诸罪,那好了,我再多造些重罪,只求下下品生,十念就往生了,多好啊!哪有这个道理!本源门噁卝人正机说,噁卝人更易生,就这么来的……
        ----
        再者,极乐无恶道,噁卝人不能直接以噁卝人身份往生,弥陀不能纯他力灭罪,更不能代替念佛人忏罪……。罪是你自己染污的,是你自心抓着噁习噁业的影响力不放……。所以,通过念佛转心,忏净恶道诸罪,是谁也不能替代的!
        虽然弥陀不能代忏,但可以起增上缘的作用。只要念佛人,信愿菩提心真切,悔改心瑱卝实,你能回头,就能得弥陀他力冥加,起殊胜增上力用。尤其是临终后期,若能得弥陀护念,必不入乱心位。并且,二力和合之下,会入宝冥三昧(见悲华经),其理论极值可念至无生忍,即理一心境界……。可见莲池大师开示,却有经可依。


        IP属地:辽宁4楼2025-03-08 20:07
        回复
          普通念佛人不必太过担心,恶道诸罪忏不净,应该担心的是能否感得弥陀冥加,自己信愿菩提心是否瑱卝实,自己惭愧心忏悔心,是否恳切,这才是至关重要的!
          宝冥三昧,其实是一种非常特殊的三昧,亦可称一心不乱。二力和合,兼特殊时期下的特殊一心不乱。随着临终人第六识逐渐消灭,依第六识而起的见思惑,会有一种不伏而伏,不断而断,的特殊效果。当然,临终须自力系念佛号不断,主思往生大事,以菩提心或暗合菩提正道之信愿,来感佛,这都关键。否则,妄念生起,一念不觉,都会障碍弥陀加持,临终后期便会颠倒或昏沉,同于普通人必入乱心位。所以,发菩提心系念佛号很重要,越到后期,弥陀加持力越大,所入三昧定心越深,理论极值可入理一心。宝冥三昧,会随着临终时间的推移,其三昧 定心定境,由浅入深,是变动的,是非常不可思议的。


          IP属地:辽宁5楼2025-03-08 20:09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