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吧 关注:5,677,594贴子:42,121,464
  • 1回复贴,共1

25届太难了,跨考+学校改考专业课,机械考研经验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报考专业:085501 考试科目:数二、英二专业课:(803)机械原理与机械设计 英语水平:已过英语四级未过英语六级对于今年的感触就是政治最后的大题确实很新颖不同于往年,英语的阅读理解对于英语单词的要求更高。今年的数学比较中规中矩,但是对于基础和计算要求还是很大。天工大专业课今年改动增加了一门机械设计,总的来说题目难度没有很大,还是比较中规中矩,选择加填空的题型,但是题量偏大,好在很多题目还有类型求臻都涵盖过。
第一、专业课122分 :
我想先说一下我当时坚持这个专业的背景和原因:天工大去年的专业课是803机械原理,今年专业课多加了一门机械设计变成了803机械原理与机械设计(和天津大学相同),我六月初就买了求臻的全程班当时还不知道天工大要改课后来直到七月二号天工大官网宣布专业课与天大一样,这其实对于我来说是一个比较大的挑战,因为我是属于小跨考(原专业属于工业设计)对于机械并不是很懂。后来我想了一下这一次的改革对于我来说是挑战但是我相信更是一个机遇,因为天工大专业课一年比一年难这一次的改革虽然学习范围上来说是增加了但是我相信对于题目的整体难度应该会下降,于是我选择了继续坚持自己的第一选择。求臻的全程班后来又免费给我们发放了机械设计的书籍资料。这就是我当时坚持第一选择的心里想法。
接下来我讲一下今年的专业课的难度以及我当时考完以后的状态和想法:当时刚发下来试卷我就迅速浏览了一下这个试卷的整体框架(选择➕大题,其中有二十个选择题,大题是十一个而且每一个大题几乎都是由三个及以上的小题组成),确实整体很简约但是题量确实很大,但是在我的预想范围以内,我从开始答卷到结束一刻未停,终于在离考试最后十五分钟将题目答完(还是有半道大题我确实不会)能写的都写了,我将剩下的时间用于检查。上交结束以后我当时其实是懵懵的状态我不知道自己的结果是什么样的,只是按照每次做模拟卷的状态去作答。
最后我说一下我专业课的学习过程:我从六月开始学习机械原理,我是像一个新手小白(虽然以前上课接触过但是已经很久了),我跟着求臻的全程班进行讲解,大壳老师很懂我们,他知道我们刚开始学习对于难的地方大壳老师会降慢速度来给我们时间去感受,有时还会给我很多生动的例子。我的进度比较慢我从六月开始学习机械原理同时做完课后习题搭配着660的A组题去做,后来7-9月暑假期间我将机械原理与机械设计两本书的讲解听完然后做完课后习题与A组题。10-11月中旬我将机械原理与机械设计又回顾了一边同时一些比较重点的只是我会重新听一遍讲解并且将B组题目做完,同时我将真题刷了一遍,11月中旬-12月我将模拟卷做了一遍同时又将真题刷了一遍。
数学114分 :
首先数学方面今年的数学题就去年而言难度没有很大,今年的数学题我认为偏基础和结算,大家数学学习一定要注重基础,今年的题目虽然不难都是在基础上进行的变化,今年的选择题我有两个并不会做,填空题倒是不难,大题确实做的也比较流畅,因为最后我把时间去计算最后的行列式(我的计算能力确实比较差)导致我倒数第二个大题并没有做(是一个充分必要的题目,正常都可以做出来一半)。所以我认为大家一定不要老是研究难题偏题,一定注重基础和计算。
其次我说一下我的数学时间安排:(1)3-5月初:我进行基础学习,我是张宇老师和武忠祥老师都跟,因为我没课就去自习室,所以我有很多时间加上前期我几乎每天都把所有时间都给数学(大家还是自己合理安排,我是错误示范),资料我是做张宇的一千题、金榜时代的历年的真题(都是198几年的真题选择和填空部分),还有660,还有汤家凤老师的1800,我做的确实很多,我的建议是做1000题和1800并且一定要总结,你可以做的慢没关系但是错题总结➕回顾很重要。(2)5-6月底:我进行线代基础学习我是跟着张宇老师和李永乐老师并且做的相对应的练习题(3)7-9月底:我将数学强化结束(因为时间有限我跟的武忠祥老师,没有时间跟两个老师了)相应资料是《高等数学辅导讲义》《线性代数辅导讲义》,做的题有严选题,330,我又重新做了一遍660并且做了一小部分的1000题提高篇,线性代数后面的课后习题。(4)10-11月中旬我开始了做模拟题,我是从2002年开始做的(我个人感觉有点没有必要,大家可以从2012年开始做前提是吃透真题,明白每一个题目的思路)
* 最后附上求臻的一段话送给大家,与大家共勉:星光不问赶路人,时光不负有心人。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5-03-06 20:46回复
    坚持择优录取的原则。在复试环节中,不存在院校歧视或刻意淘汰一志愿考生以招收调剂生的情况。建议考生注意以下几点备考要点:
    1. 初试成绩需达到基本要求线;
    2. 系统复习复试要求的专业基础课程知识;
    3. 认真梳理本科阶段的核心课程、科研实践及项目经历;
    4. 面试时保持从容自信的态度,充分展现专业素养。
    只要准备充分、表现稳定,通过复试的几率很大。学校期待招收专业基础扎实、综合素质良好的优秀学子。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25-04-10 21:3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