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田姓一家亲吧 关注:1贴子:12
  • 0回复贴,共1

人无完人啊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俄乌战争打了整整3年多,然而当我们回首这场震动世界的冲突时,看到的却是一幅荒诞又残酷的画面。土地归了俄罗斯,矿产资源被美国巧取豪夺,债务沉重地压在欧洲肩头,而乌克兰似乎只收获了虚幻的“荣誉”两个字。 泽连斯基在这场漫长的棋局中疲于奔命,3年的折腾到头来却像是陷入了一场利滚利的高利贷困局之中。更具戏剧性的是,泽连斯基刚进白宫就和特朗普剑拔弩张,差点没打起来,最后饭都没吃就被赶出了白宫,让人不禁感叹着乱世之中的闹剧频出,这一切的纷争与闹剧像是一面镜子,映照出国际政治舞台的残酷与现实。 而在这纷繁复杂的世界局势背后,中国的身影显得格外清晰与坚定,有人不禁发问,为何中国总能在风云变幻的国际局势中,每一步都走着精准而稳健,仿佛有着未卜先知的能力?其实答案并不神秘,因为这源自中国那段刻骨铭心的百年屈辱史,现在世界局势所上演的每一幕,其实100多年前已经在中国演过一回了。 100多年前,难道他们不也是这样想着如何瓜分中国的吗?100多年前,中国如同一块任人垂涎的肥肉,西方列强磨刀霍霍,妄图将其瓜分殆尽。这种荒诞场景在1919年巴黎和会上早有体现,当时作为一战战胜国的中国,不仅未能收回山东主权,反被英美法日秘密签订山东条约。今日乌克兰会议室里的拍桌怒吼与顾维钧说的“中国不能失去山东,就像西方不能失去耶路撒冷”的悲鸣,在历史长河中形成刺眼的镜像,山东的权益竟被轻易地拱手让给日本,那是一段弱国无外交的黑暗岁月,是刻在每一个中华儿女心中无法磨灭的伤痛,每一次回首,那血与泪的记忆都如同一把利刃,刺痛着我们的灵魂。 正是这段惨痛的历史,让中国深刻地认识到,唯有独立自主、自强自立才能在弱肉强食的国际丛林中生存下去。因此,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中国坚定不移地走在了自主发展的道路上。 当俄乌冲突导致全球芯片断供时,中国28nm自主生产线正以每月50万片产能填补缺口。当西方制裁俄罗斯化肥出口,中国建立的3000万吨钾盐战略储备让粮食安全红线纹丝不动。这背后是34个工业大类、191个中类、525个小类的完整工业体系在支撑,其复杂程度远超德国工业4.0的七大核心领域。 在军事科技领域,中国的非对称发展策略令传统霸权措手不及,东风17高超音速导弹的马赫突防能力迫使美国航母战斗群后撤1500公里。福建舰磁弹射器4秒内将35吨舰载机加速到起飞速度,技术参数超越美国现役系统15%。这些突破不是军备竞赛的产物,而是甲午海战沉舰打捞出的152mm克鲁伯炮带给整个民族的觉醒。 真正的安全从不寄托于他国善意,观察百年变局,我们始终坚信,一个国家的命运取决于三个维度。一:对历史教训的消化深度,二:对现实威胁的清醒认知,三:对技术革命的掌控能力。 中国今日的从容不是天赐的幸运,而是用《南京条约》、庚子赔款、巴黎和会等无数屈辱时刻换来的生存智慧。当某些人嘲笑我们屯粮筑墙、自建体系时,他们不懂一个曾被八国联军攻破都城的民族对“安全冗余”四个字究竟有多深刻的理解。 未来的全球博弈将更加验证,真正的战略自主从来不是选择题,而是必答题。从乌克兰危机可以看出,任何将国家安全寄托于他国承诺的行为都是危险的浪漫主义。 中国坚持的全产业链粮食安全、科技自立,本质上是在构建文明存续的诺亚方舟,这艘方舟不追求航速最快,但必须保证在滔天巨浪中永不沉没。因为我们的祖先早已在1840年鸦片战争中用血泪验证过依赖外部力量的代价,世界从未改变其丛林本质,中国今日的保守恰恰是对人类文明最大胆的守护。


IP属地:河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5-03-04 18:55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