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在百度上发贴子吧 关注:1,896贴子:8,870
  • 0回复贴,共1

一审、二审后仍未能伸冤时,可以尝试以下途径继续寻求维权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一审、二审后仍未能伸冤时,可以尝试以下途径继续寻求维权:
一、法律途径的进一步尝试
1.申请再审
根据《民事诉讼法》第199条和《刑事诉讼法》第252条,若发现新证据或原判决存在重大错误,可向上一级法院申请再审。
2.抗诉或检察监督
根据《人民检察院组织法》第20条,若认为判决不公,可向检察机关申请抗诉或检察监督,要求重新审查案件。
二、常规情况
我国实行二审终审制,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八十六条、《刑事诉讼法》第二百四十二条,二审判决/裁定自送达之日起发生法律效力,原则上不可上诉。
三、例外情形
若存在以下特殊程序,可启动救济:
1. 再审程序(审判监督程序)
▪ 条件:有新的证据/原审违法/适用法律错误等
▪ 时效:判决生效后6个月内申请(《民诉法》第二百一十二条)
2. 检察院抗诉
▪ 适用于:法院裁判确有错误时
▪ 启动主体:上级检察院或最高检(《民诉法》第二百一十八条)
四、特别提示
刑事案件的死刑判决需经最高人民法院核准(《刑诉法》第二百四十六条),此为特殊救济途径。
1、核心原则:终审裁定生效后不可上诉
我国实行两审终审制,终审裁定自送达后即生效,无法再通过上诉程序推翻(《民事诉讼法》第186条、《刑事诉讼法》第242条)。
2、法律救济途径
途径1:申请再审(审判监督程序)
适用条件(需符合至少一项):
✅ 有新证据足以推翻原裁定;
✅ 原审程序严重违法(如未回避、证据伪造等);
✅ 法律适用明显错误。
操作指引:
向谁申请:终审法院的上一级法院或原审法院(《民诉法》第212条);
时限:裁定生效后6个月内(特殊事由可延长);
材料:再审申请书、原裁定书、新证据清单。
途径2:申请检察院监督(抗诉或检察建议)
适用条件:
法院裁定存在重大事实或法律错误;
可能损害国家/社会公共利益。
操作指引:
向谁申请:作出终审裁定法院的同级检察院提交监督申请;
效力:检察院审查后可向法院提出抗诉或检察建议(《民诉法》第218条)。
⚠ 途径3:特殊程序(刑事案件专用)
死刑案件:终审死刑判决须经最高人民法院核准(《刑诉法》第246条);
法定刑以下量刑:需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核准(《刑诉法》第268条)。
五、关键行动建议
1. 立即核查时效:确认是否在再审申请6个月期限内(2025年8月21日前);
2. 专业文书准备:委托律师撰写再审申请书,聚焦“程序违法”或“证据漏洞”;
3. 同步多线救济:可同时向法院申请再审、向检察院申请监督,提高成功率。
六、风险提示
❗ 再审启动率不足10%,需提供强有力证据或程序瑕疵;
❗ 超过6个月未申请再审,原则上丧失救济权利(除非有新证据或法定特殊情形)。
(本答复依据2025年现行有效法律规范)
< 处理建议 >
建议携带判决书原件,向作出生效判决法院的上一级法院申请再审,或向同级人民检察院申请检察建议。建议委托专业律师制作再审申请书,重点梳理原审程序违法或证据瑕疵问题。
(本答复依据现行有效的2025年法律规范)


IP属地:山东1楼2025-03-01 16:38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