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2024级的应该也有所发现,就我所看到的通信工程专业就进行了班级的“技能大赛招募”(我编的一个名字)。
现在比赛也已经结束了,闲着无聊,就给不知道这件事来龙去脉的人讲一下。一下纯属我的观察哈,全是胡诌乱编,读者自行辨别。
和传统学校大赛培训人员招揽模式有显著不同!原本的大赛项目培训室再招人的时候,往往是靠各个专业的专业课老师在好的班级进行观察,觉得有合适的就举荐给某个大赛项目培训室的负责老师。这是一种最典型也最常见的情况,可以称之为本质逻辑就是“举荐”,筛选出了人有明显的特征是:
1.往往是在学习上优秀的,或者有自主学习性以及有目标有向往的。
2.一定也只会是本专业的学生!!!(这是重点)
然而这一次比赛,一个有趣的现象是,任何一个想要参加培训的,只需要到老师那里报名,报名后进行筛选即可,不限制成绩,不限制专业。这只是对人员要求的改变,还有一项改变,是每一个在参加培训和准备参加培训乃是以后新生准备参加大赛培训都要关心的——比赛赛制的改变。
我们原本原本的技能大赛有两个大板块,也是两个舞台,这里只对名字进行指出,
一个的全名叫:“世界技能大赛WorldSkills”可以自行搜索访问其官网。
另一个如今叫:“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World Vocational College Skills Competition”原名叫:“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ChinaSkills”
没有改革前,相信从名字也可以看出二者的特点。很明显,世界技能大赛WorldSkills哪怕到现在那也是我们技术的最高荣誉殿堂,其含金量是超乎你想象的,可以看上一次喀山比赛完中国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发出的这份文件,这里只截取了一部分:

可以看到,其含金量不言而喻。当然,选手索要面临的难度和需要的时间也是同样令人感人,我的建议是三年制在高一没有达到全市一等奖的水平就不要想了,光是培训所需要的时间你三年读完估计都还要倒欠学校几个月(具体看你实际情况哈,这里纯属是我打趣)。
说到这里我们来讲一下这个(原全国职业技能大赛ChinaSkills)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是怎么回事。
这里先看一下原本的样子哈(官网截的)。
然后是现在的样子(同上):

这个比赛原本可以说是和刚才讲的世界技能大赛如出一辙,只是在含金量上有所差异,大家可以看一张图:

这是我在网上搜到的一张2022年比赛的一张图,可以看出,那时的比赛模式,就是传统的实力至上的比赛。
选手们在参加比赛前会进行加密,现场裁判谁也不认识(话是这么说),做到了一定程度的公平性(理论上讲)。比赛的时候,都是主办方出题,然后选手就开始操作,就和我们考试一样,做得出来就是做得出来,做不出来你现场认主办方当干爷爷也没用。那些看手上功夫和脑力工作的比赛,你就是说不了话,断了一只胳膊,从小严重烧伤,只要你做的出来,都不影响。
然而!
然而!
然而!
2024年上半年,那个时候我高一,参加了当时的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2023-2024重庆市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职组“电子产品设计与应用”赛项。这是当时的照片:

这里是重庆市渝北职业教育中心。与我们一同前来的还有南校区计算机专业参加“大数据应用与服务”的队伍。
我永远忘不了这个地方,算是一个人生转折点,发生的相遇有点多,同时这个学校不管是哪个去了估计都会记住他很长一段时间(后续细说)。
很遗憾,最后我的队伍以一分之差,输给了九龙坡职业教育中心,当时的规则是一等奖晋级参加国赛。一等奖有三个,九龙坡第三名,我们只低一分第四名。比赛前我们还在跟九龙坡职教的在聊天。
不过胜败乃兵家常事,更别说当时我刚上高一,这还是我的第一场比赛,我并没有放在心上。后续下来还跟九龙坡职教那一队的队长发生了意外相遇,留了联系方式后耍的挺好,也算是朋友一场了。
之后我们两个还意外的在一个群里认识到了但是我们学校另一组大数据那一队的其中一个人,三个人的相遇可以说是真的缘分在作祟。
到了2024年下班年,这个时候我也已经高二了。有一天,他们两个突然给我说起,他们的比赛变成吹Nβ大赛了😂。我最开始还不理解,什么叫“吹Nβ大赛”?
经过交谈才得知,比赛改革了!
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改名为“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吉祥物是一只很像牛的龙。比赛形式变成了,由赛方出一个主题,参赛队伍自行决定项目,以创新为基础要求,比赛时参赛队伍结合PPT对自己参赛的项目进行介绍和讲解。(这是我介绍的样子,还没听懂的可以上哔哩哔哩搜索“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冠军总决赛录播”观看了解。)
没错!这就是事情的大致经过,也是一切的原因。
(一下均是我的个人感受,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在此之后,我们所指的国赛市赛彻底变成了所谓的吹Nβ大赛,PPT选美大赛,演讲大赛,校企合作方背景大赛,指导老师实力大赛,校领导人脉大赛。
学校航空服务(好像是这个名字)赛项回来后直呼被黑幕,物联网专业回来知乎败给了资本。说好的会有加密,九龙坡职教赛区才裁判看到本校队伍来了交头接耳提醒“本校的来了”;该有的比赛场地,梁平职教两个队伍同时开比,中间只用隔板隔开,某一队面临的对手是隔壁的拖拉机项目,响起来耳朵都听流血。赛场外一个抽粪机全功率运行,你讲一句它讲一句。
整体来说,比赛改革后可谓是大大降低了参加比赛的额门槛。比赛更注重选手的表达能力,需要你讲出来给裁判听而不是自己低着头干。在本次比赛中,财经一班就只剩几个人在班上了,其他的全都被拉来加入了各个项目的队伍里成为了主要的发言人(我们这些大老粗可干不来)。
同时,难度的降低也意味着一些原本死去的项目得以重获新生。就像这一次,PLC以及物联网项目就在这次比赛的背景下重新打开了大门。那么以后同学们进入培训室的机会也得到了提升。
不过……
这一切还值得吗?
……
我还记得那是一个下午,当时我高一才进来没多久。那时的气温不是很热,夕阳被一层密不透风的云层遮住,阳光被扯得支离破碎。我躺在操场边的阶梯上,一旁几个打篮球的高个儿把篮球不断向篮筐砸去又蜂拥而上前去争抢,我只觉得烦躁。戴上耳机,开始播放《Welcome Home, Son》——我最爱的歌。
进入高中后,我一个朋友也没有找到。尽管我已经尽力在做了,也认识了一两个可以来往的人,但是,他们始终都达不到我的要求。我原本以为我初中时的样子就已经足够冥顽不化了,知道来到这里,我才见识到了什么是来自灵魂深处的低贱。我看不惯班上那些人麻木的样子,所有人都是。他们仿佛没有梦想,没有向往的地方,没有一个学生的样子,在我眼里更是没有一个生而为人该有的灵魂!他们如同在泥潭中起舞的疯子!有的人,或许曾经生性顽劣,不服约束,不服管教,但是尽力过失败,掉进这泥潭后也就知道自己错了,也就开始悔改了。可是,并不是每一个人都是一个合格的人。哪怕是掉进了这泥潭,他们也没有要爬出去的意思,竟是席地而躺适应了这里的生活。更有胜者,觉得这泥潭不够黑!还要站起来把底下的淤泥搅起来,扔向其他人,让着里变得更黑!
我想这这些……
本来,我也尝试过与这些人作斗争。本来我尝试过带动班上的人一起开始投入学习当中。本来我还尝试过向班主任反应,积极加入管理班级的队伍中维持最基本的日常上课秩序。但是换来的呢?什么也没有换来……没有任何改变。
从古至今,改变自己难,改变他人更难!唯有替换,和忍受,比任何事都简单。我需要有伙伴能够懂我,能够和我一起并肩作战。这个班级……这里不是我的归属。
抬起头,对面的楼中,那里的设备,那里的人,那都是本专业中的佼佼者,是强者的训练场。
我……总有一天我会成为那里的其中之一。
不过现在,比赛变了。
其实除了世界技能大赛和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两个,学校每年还有其他大大小小的行业赛或者其他比赛,这些比赛也可参加,也能锻炼到你的技术。不过他们作为行业赛,是享受不到加分政策的(国赛获奖高考和转段考试专业课免试),所以参加的性价比大打折扣,我也参加过一些,尽管他们可能主办方有教育局,但行业赛就是行业赛,更别说行业赛有的是高职本科乃至社会人士都可以参加的,我就参加过一次,和本科通信专业打的(我打本科?!真的假的?)。
如果你的目标是为了免试,那么改革后的国赛反而更适合你,对你来说更轻松,可选择的赛事也更多,毕竟全靠一张嘴也行,技术反而是次要的了。同时这也是弊端,如果你是像我一样,参加比赛是为了获得技术和成长以及获得更高级的人际关系,那么现在还选择以参加比赛的方式的话可能就有点划不来了。很有可能一不小心就踏上了不归路,每一天都过得十分痛苦,然而也得不到你想要的东西,每天就期盼着比赛早一天到来,自己好赶快结束这一切。
好了,以上就是我的瞎扯淡,纯属瞎编哈,觉得假好笑的可以完全当个乐子看。
现在比赛也已经结束了,闲着无聊,就给不知道这件事来龙去脉的人讲一下。一下纯属我的观察哈,全是胡诌乱编,读者自行辨别。
和传统学校大赛培训人员招揽模式有显著不同!原本的大赛项目培训室再招人的时候,往往是靠各个专业的专业课老师在好的班级进行观察,觉得有合适的就举荐给某个大赛项目培训室的负责老师。这是一种最典型也最常见的情况,可以称之为本质逻辑就是“举荐”,筛选出了人有明显的特征是:
1.往往是在学习上优秀的,或者有自主学习性以及有目标有向往的。
2.一定也只会是本专业的学生!!!(这是重点)
然而这一次比赛,一个有趣的现象是,任何一个想要参加培训的,只需要到老师那里报名,报名后进行筛选即可,不限制成绩,不限制专业。这只是对人员要求的改变,还有一项改变,是每一个在参加培训和准备参加培训乃是以后新生准备参加大赛培训都要关心的——比赛赛制的改变。
我们原本原本的技能大赛有两个大板块,也是两个舞台,这里只对名字进行指出,
一个的全名叫:“世界技能大赛WorldSkills”可以自行搜索访问其官网。
另一个如今叫:“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World Vocational College Skills Competition”原名叫:“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ChinaSkills”
没有改革前,相信从名字也可以看出二者的特点。很明显,世界技能大赛WorldSkills哪怕到现在那也是我们技术的最高荣誉殿堂,其含金量是超乎你想象的,可以看上一次喀山比赛完中国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发出的这份文件,这里只截取了一部分:

可以看到,其含金量不言而喻。当然,选手索要面临的难度和需要的时间也是同样令人感人,我的建议是三年制在高一没有达到全市一等奖的水平就不要想了,光是培训所需要的时间你三年读完估计都还要倒欠学校几个月(具体看你实际情况哈,这里纯属是我打趣)。
说到这里我们来讲一下这个(原全国职业技能大赛ChinaSkills)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是怎么回事。

然后是现在的样子(同上):

这个比赛原本可以说是和刚才讲的世界技能大赛如出一辙,只是在含金量上有所差异,大家可以看一张图:

这是我在网上搜到的一张2022年比赛的一张图,可以看出,那时的比赛模式,就是传统的实力至上的比赛。
选手们在参加比赛前会进行加密,现场裁判谁也不认识(话是这么说),做到了一定程度的公平性(理论上讲)。比赛的时候,都是主办方出题,然后选手就开始操作,就和我们考试一样,做得出来就是做得出来,做不出来你现场认主办方当干爷爷也没用。那些看手上功夫和脑力工作的比赛,你就是说不了话,断了一只胳膊,从小严重烧伤,只要你做的出来,都不影响。
然而!
然而!
然而!
2024年上半年,那个时候我高一,参加了当时的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2023-2024重庆市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职组“电子产品设计与应用”赛项。这是当时的照片:

这里是重庆市渝北职业教育中心。与我们一同前来的还有南校区计算机专业参加“大数据应用与服务”的队伍。
我永远忘不了这个地方,算是一个人生转折点,发生的相遇有点多,同时这个学校不管是哪个去了估计都会记住他很长一段时间(后续细说)。
很遗憾,最后我的队伍以一分之差,输给了九龙坡职业教育中心,当时的规则是一等奖晋级参加国赛。一等奖有三个,九龙坡第三名,我们只低一分第四名。比赛前我们还在跟九龙坡职教的在聊天。
不过胜败乃兵家常事,更别说当时我刚上高一,这还是我的第一场比赛,我并没有放在心上。后续下来还跟九龙坡职教那一队的队长发生了意外相遇,留了联系方式后耍的挺好,也算是朋友一场了。
之后我们两个还意外的在一个群里认识到了但是我们学校另一组大数据那一队的其中一个人,三个人的相遇可以说是真的缘分在作祟。
到了2024年下班年,这个时候我也已经高二了。有一天,他们两个突然给我说起,他们的比赛变成吹Nβ大赛了😂。我最开始还不理解,什么叫“吹Nβ大赛”?
经过交谈才得知,比赛改革了!
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改名为“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吉祥物是一只很像牛的龙。比赛形式变成了,由赛方出一个主题,参赛队伍自行决定项目,以创新为基础要求,比赛时参赛队伍结合PPT对自己参赛的项目进行介绍和讲解。(这是我介绍的样子,还没听懂的可以上哔哩哔哩搜索“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冠军总决赛录播”观看了解。)
没错!这就是事情的大致经过,也是一切的原因。
(一下均是我的个人感受,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在此之后,我们所指的国赛市赛彻底变成了所谓的吹Nβ大赛,PPT选美大赛,演讲大赛,校企合作方背景大赛,指导老师实力大赛,校领导人脉大赛。
学校航空服务(好像是这个名字)赛项回来后直呼被黑幕,物联网专业回来知乎败给了资本。说好的会有加密,九龙坡职教赛区才裁判看到本校队伍来了交头接耳提醒“本校的来了”;该有的比赛场地,梁平职教两个队伍同时开比,中间只用隔板隔开,某一队面临的对手是隔壁的拖拉机项目,响起来耳朵都听流血。赛场外一个抽粪机全功率运行,你讲一句它讲一句。
整体来说,比赛改革后可谓是大大降低了参加比赛的额门槛。比赛更注重选手的表达能力,需要你讲出来给裁判听而不是自己低着头干。在本次比赛中,财经一班就只剩几个人在班上了,其他的全都被拉来加入了各个项目的队伍里成为了主要的发言人(我们这些大老粗可干不来)。
同时,难度的降低也意味着一些原本死去的项目得以重获新生。就像这一次,PLC以及物联网项目就在这次比赛的背景下重新打开了大门。那么以后同学们进入培训室的机会也得到了提升。
不过……
这一切还值得吗?
……
我还记得那是一个下午,当时我高一才进来没多久。那时的气温不是很热,夕阳被一层密不透风的云层遮住,阳光被扯得支离破碎。我躺在操场边的阶梯上,一旁几个打篮球的高个儿把篮球不断向篮筐砸去又蜂拥而上前去争抢,我只觉得烦躁。戴上耳机,开始播放《Welcome Home, Son》——我最爱的歌。
进入高中后,我一个朋友也没有找到。尽管我已经尽力在做了,也认识了一两个可以来往的人,但是,他们始终都达不到我的要求。我原本以为我初中时的样子就已经足够冥顽不化了,知道来到这里,我才见识到了什么是来自灵魂深处的低贱。我看不惯班上那些人麻木的样子,所有人都是。他们仿佛没有梦想,没有向往的地方,没有一个学生的样子,在我眼里更是没有一个生而为人该有的灵魂!他们如同在泥潭中起舞的疯子!有的人,或许曾经生性顽劣,不服约束,不服管教,但是尽力过失败,掉进这泥潭后也就知道自己错了,也就开始悔改了。可是,并不是每一个人都是一个合格的人。哪怕是掉进了这泥潭,他们也没有要爬出去的意思,竟是席地而躺适应了这里的生活。更有胜者,觉得这泥潭不够黑!还要站起来把底下的淤泥搅起来,扔向其他人,让着里变得更黑!
我想这这些……
本来,我也尝试过与这些人作斗争。本来我尝试过带动班上的人一起开始投入学习当中。本来我还尝试过向班主任反应,积极加入管理班级的队伍中维持最基本的日常上课秩序。但是换来的呢?什么也没有换来……没有任何改变。
从古至今,改变自己难,改变他人更难!唯有替换,和忍受,比任何事都简单。我需要有伙伴能够懂我,能够和我一起并肩作战。这个班级……这里不是我的归属。
抬起头,对面的楼中,那里的设备,那里的人,那都是本专业中的佼佼者,是强者的训练场。
我……总有一天我会成为那里的其中之一。
不过现在,比赛变了。
其实除了世界技能大赛和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两个,学校每年还有其他大大小小的行业赛或者其他比赛,这些比赛也可参加,也能锻炼到你的技术。不过他们作为行业赛,是享受不到加分政策的(国赛获奖高考和转段考试专业课免试),所以参加的性价比大打折扣,我也参加过一些,尽管他们可能主办方有教育局,但行业赛就是行业赛,更别说行业赛有的是高职本科乃至社会人士都可以参加的,我就参加过一次,和本科通信专业打的(我打本科?!真的假的?)。
如果你的目标是为了免试,那么改革后的国赛反而更适合你,对你来说更轻松,可选择的赛事也更多,毕竟全靠一张嘴也行,技术反而是次要的了。同时这也是弊端,如果你是像我一样,参加比赛是为了获得技术和成长以及获得更高级的人际关系,那么现在还选择以参加比赛的方式的话可能就有点划不来了。很有可能一不小心就踏上了不归路,每一天都过得十分痛苦,然而也得不到你想要的东西,每天就期盼着比赛早一天到来,自己好赶快结束这一切。
好了,以上就是我的瞎扯淡,纯属瞎编哈,觉得假好笑的可以完全当个乐子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