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很多吧友喜欢热议欧美的问题。但总感觉讨论不到点上。
其实欧美的问题或许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中国人并不是真的机器人。
这二十多年的欧美底层运行逻辑其实很清楚,就把中国人当成机器人,利用产业链的上下游剪刀差带来的利润差(生产一件飞机就能换回八亿件衬衫),让欧美的十多亿人口支撑起以三产和消费为主导的模式。
但中国人并不是真的机器人,通过这几十年的追赶,已经慢慢摸到了产业链的中上游。这导致剪刀差带来的利润越来越难维持欧美的消费模式了。
无论是欧美的物价问题,经济停滞,还是左右翼的纷争,根本原因还在于目前的消费模式如何运行下去。毕竟如果能扩大利润差,用沙子做点芯片,设计点包包,拍个电影就能换回几千几万倍的物资,那稳定物价拉高经济碾压政敌还是事情吗?
面对挑战,右翼保守派的看法当然是选择保守。把机器人都打压下去,并且让产业回流,让部分欧美人也回到几十年前的模式当机器人,自然所有问题就得到解决了。
而左翼的看法就五花八门了,一般常规操作是输出理念,让机器人变成人,那正常人就不会去生产八亿件衬衫,反而加入消费者模式。至于中低产业链可以扩散到广大的第三世界国家,未来还会有真正的机器人和AI,找替代还是很容易的。
目前看来右翼的观点在欧美受到更多青睐。
其实欧美的问题或许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中国人并不是真的机器人。
这二十多年的欧美底层运行逻辑其实很清楚,就把中国人当成机器人,利用产业链的上下游剪刀差带来的利润差(生产一件飞机就能换回八亿件衬衫),让欧美的十多亿人口支撑起以三产和消费为主导的模式。
但中国人并不是真的机器人,通过这几十年的追赶,已经慢慢摸到了产业链的中上游。这导致剪刀差带来的利润越来越难维持欧美的消费模式了。
无论是欧美的物价问题,经济停滞,还是左右翼的纷争,根本原因还在于目前的消费模式如何运行下去。毕竟如果能扩大利润差,用沙子做点芯片,设计点包包,拍个电影就能换回几千几万倍的物资,那稳定物价拉高经济碾压政敌还是事情吗?
面对挑战,右翼保守派的看法当然是选择保守。把机器人都打压下去,并且让产业回流,让部分欧美人也回到几十年前的模式当机器人,自然所有问题就得到解决了。
而左翼的看法就五花八门了,一般常规操作是输出理念,让机器人变成人,那正常人就不会去生产八亿件衬衫,反而加入消费者模式。至于中低产业链可以扩散到广大的第三世界国家,未来还会有真正的机器人和AI,找替代还是很容易的。
目前看来右翼的观点在欧美受到更多青睐。